聽說這裡以前是個繁榮的聚落,伐木最盛時,區內聚集了4、5百戶人家,2千多人口,並設有幼稚園、小學部、醫務室、福利社、米店、洗衣部、理燙髮部、消防隊,還有運木的小火車,放電影的中山堂等等設施。
在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終於洗盡鉛華、回歸自然,時過境遷,但林田山的美仍舊保留,由於景色與九份有類似之處,因此,林田山也有「花蓮的九份」之稱。
--------------------------------------------
斑駁褪色的木板路標,彷彿來到時光隧道的入口

懷疑了幾秒鐘,到底路的那頭真的有我們要找的林田山嗎?

終於看到了建築物,一整棟檜木的日式平房,也是昔日的中山堂
當時的屋舍全部為日式木造魚麟黑瓦房。由於全採檜木高腳式建築,
所以通風良好,採光也很明亮,即使面對台灣潮溼的氣候,也不易腐爛。
林田山被稱為「小九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裡保留了許多日據時代保留到現在的木造平房,和九份的景色十分相似。

伐木最盛時期,中山堂裡頭還有兩部電影放映機,每個禮拜,居民都有免費電影可以看,名氣大到連附近光復鄉與鳳林鎮上居民都會騎幾個小時腳踏車特地來此開眼界。
如果您造訪該地,別忘了跟門口的阿姨買杯熱呼呼的仙草茶,便宜好喝喲!

當地小販在中山堂門口販賣的山蘇以及手工編製的掃帚


沿著中山堂的階梯往下走,木製的古典路燈,運載鐵道,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

注意看它們的軌道,森林鐵路的軌道比一般鐵道的軌道窄了許多!。

階梯的盡頭,保留了一個廣場,堆著巨大的檜木,重現當時的伐木場景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