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中橫高速公路之所以無法實現
主因是因為能高隧道及建設經費過高所致
所以小弟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那就是野心不要太大
首先, 先開一條快速道路從埔里, 武界到奧萬大, 海拔約1200公尺
後半段再用一般道路的方式開到花蓮
以目前開路的工法, 例如阿里山公路車子就很好開
那中部到花蓮至少省1個小時以上, 且台8線交通也比較順.
開路容易維護難
在山區
要怎麼防激烈氣候的落石及其造成的意外
尤其是路變寬車流量變多之後
問題會更嚴重
應該不只造路這麼簡單

leecheelin wrote:
開路容易維護難在山...(恕刪)

是沒錯啦
不過此法對花蓮人或西部人都有交代
CHEN.SOLONG wrote:
首先, 先開一條快速道路從埔里, 武界到奧萬大, 海拔約1200公尺
後半段再用一般道路的方式開到花蓮,...(恕刪)

從武界到奧萬大,會經過仁愛鄉的親愛部落,那裡有幾條小路
,可以到達埔里,不過,最好問問當地人,路是問出來,在山
裡迷路,摸黑很危險,用嘴指引路線的人,看起來也不少啊!

leecheelin wrote: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中橫高速公路之所以無法實現
主因是因為能高隧道及建設經費過高所致....


你錯了
無法實現的原因是在於環團
第一個就來抗議


這些年都有人在討論國道6號延伸至花蓮的可行性

應該有天會吧 只是前期規劃得花不少時間 施工又得搞的十年吧

應該與雪隧一樣採用TBM打通方式吧
其實海洋國家的台灣
可以多利用海運,不用一執糾結陸運

一艘郵輪可裝載的小客車和大車數量,可以舒緩交通流量
多幾艘船,應可適度解決。

而船運的後續維護成本不大。比陸運少很多,特別是在多震帶區域。
花蓮人口若有200萬,
不要說一條,兩條都蓋給你。
沉靜1234 wrote:
花蓮人口若有200...(恕刪)

唉, 假定有200萬人
海拔就算有4000也早就開出來了

kenhugh wrote:
應該與雪隧一樣採用TBM打通方式吧...(恕刪)


您誤會了,雪隧其實是傳統鑽炸法打通的

TBM...是策略性兼試驗性質,結果GG

還為了救TBM耗了不少工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