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經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整修為步道。
合歡越嶺道修築完工於1935年,是日治時期的橫貫道路之一。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是走在古人所走的道路上頭。
在這次旅行之前,原本期待走步道是比較"涼爽"的行程,
沒想到天氣非常的熱,以致於原本安排一小時的行程只花了40分鐘就走完,
我們後面的行程也跟著提前,考驗領隊的智慧。
在綠水合流步道,小朋友們輪流拿了環景攝影機拍攝整條便道的影片,已經上傳到YouTube,歡迎大家來欣賞!
在台九線上的橫綱餐廳簡單用餐後,向中橫東段轉進。

橫綱餐廳的團體菜色,簡單來說是及格的。在趕時間的狀況下,有這樣的菜色算是不錯的。

吃飽後,朝太魯閣出發了。
在遊覽車上拍到中橫的入口牌坊。
在小時候,如果能來花蓮玩,一定要在牌坊前拍照留念,現在已經不時興這套了。

大約過了40分鐘,到達綠水管理站暨地質地形展示館,位在步道的入口旁。
我們到達的時間是中午休息時間,所以這裡關門休息,只得直接爬上步道了。

離步道入口不遠的位置,大家魚貫進入步道,同時也走進自然與歷史當中。

沿途經過的小溪。

沿途經過的吊橋。

走著走著,看到一座山洞。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中提到這座山洞並非古道的一部分,而且裡面漆黑一片。

這座山洞內部並不長,稍走一小段就看到光線了。

走出小山洞,可以看到位在下方的中橫公路,以及一旁的立霧溪。

在這個位置可以見到立霧溪的曲流及河階地形。

立霧溪曲流,往綠水管理站的方向。

從這裡可以明顯的看到立霧溪畔的河階地形。綠水管理站就是位在河階上。

仔細看還可以看到一道小瀑布。

這段步道是從斷崖上橫切而過的,所以可以見到岩壁上漂亮的岩石紋路。

岩壁上漂亮的岩石紋路。

再往前走會見到弔靈碑,上面刻有四名日本警務人員的名字,應該是紀念當年殉職的警察。

步道的後段不再像前段那麼狹窄,應該是後來開闢的道路。

已經接近步道的出口。

這時,全團只剩我一人在後面趕路。
不知為什麼大家都走這麼快??
是天氣太熱嗎?
9月中旬的花蓮,還真是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