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這裡是規劃之外的停留點?因為原本的停留點是月洞遊憩區,但我們到達時,參觀月洞的遊客已經相當多,排隊排到5點半之後了,所以只得草草的拍了幾張到此一遊照,然後速速離開該處。但在沿台11線北上的路上見到拙而奇工作坊,於是突然想到要欣賞藝術品而轉進造訪,但他們即將打烊,因而不再接受遊客。於是當下再決定停留在附近的石門遊憩區稍作休息,沒想到卻成了寫生作業點。這要說世事難料嗎??
至於位在花蓮的這個「石門」,和北海岸的石門一樣,都是海蝕洞。這座海蝕洞是由集塊岩所構成,為火山爆發,岩漿噴出快速冷却後所形成,而後經日積月累的海蝕作用,而形成這樣的洞穴。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座海蝕洞形狀頗似小汽車March,所以又被稱為「麻糬海蝕洞」,只是我很懶得走進洞裡往外拍,不然就會看到像網路上的分享照片中的「March海蝕洞」了。在海蝕洞之外,週邊的火成岩海蝕地形相當發達,所形成的奇岩怪石頗有可看之處,而大浪打在這些怪石上所形成的巨大浪花,值得和怪石一同細細欣賞。
我們到達石門遊憩區時,原先的目標是參觀拙而奇工作室,在這裡休息、看海,欣賞藝術品,然後讓兒子和老婆畫張寫生畫。

拙而奇工作室內是藝術家甘信一的創作空間,內部展出許多他的創作。
但這裡只營業到下午5點。因為我們到達的時間已近休息時間,所以他們不再接收客人造訪。

工作室的門口,可以見到內部的創作,但時間已晚,就下回來花蓮再訪吧!!

無緣欣賞藝術品,看看庭院中的椅子,-也會感到十分有趣。


回到台11線路邊的涼亭,從這裡往下走就是石門遊憩區,心想即然來了就下去走走吧!

路旁不知名的花。

往石門洞的樓梯,往下走可是別有「洞」天的。

由木樓梯向下走,變成了水平的木棧道,可以沿木棧道欣賞海景。

走到樓梯的一半就看到這個大大的海蝕溝。

近看海蝕溝,頗有一線天的感覺。

在另一側的賞景涼亭,景觀不錯。

從涼亭內向外望,火成岩海蝕地形非常發達,形成許多奇岩怪石。

往木梯另一邊走,可以走進海蝕溝當中。

走出海蝕溝,就可以見到火成岩海蝕平台,以及其上的奇岩怪石了。
- 照片1

- 照片2

- 照片3

在海蝕平台旁又有另一個海蝕溝,看來是拍照的好場景,許多人忙著在此拍打卡照。

但是同行的家人中,只有老狗一人走下來,所以找到空檔拍張空景照。
天氣好的時候應該可以拍出水面映射藍天的美麗照片。

在老狗所站的位置旁就是被作為地名的「石門」了。
網路上說要從洞裡往外看,才會見到像是March的洞口造型。
但光從這個角度看,洞口造型就已經像是從車尾看過去的March照片了。

老狗所站位置的另一邊,可以見到許多長年經海蝕的奇岩怪石落在火成岩平台上。

至於同行的家人呢?在涼亭裡開工,開始畫畫了!!
- 照片1

- 照片2

老媽也陪著動手,畫起素描來。

從涼亭往外看會看到什麼??還是這些奇岩怪石。
- 照片1

- 照片2

- 照片3

照片右下方呈微傾斜排列的石塊,據說是火山頸殘留。

遠方的漁船。

遠方的台11線公路。

在涼亭中等2位家人畫畫,閒來無事練習拍攝遠方的浪花。
由於今天天候不佳,海邊時起巨浪,湧入海蝕溝時常會激起巨浪。
- 照片1

- 照片2

- 照片3

- 照片4

- 照片5

在等待畫畫的空檔中,再沿著木棧道向外走,看看會見到什麼不一樣的風景。

遠方海中有由火山岩構成的礁岩。

這兩人終於畫完畫,可以來去覓食了!!


看完自然的,來個人工的…石雕,也算是花蓮名產啦!

臨走前,來個路旁花卉特寫,雖然老狗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但一直覺得它很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