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旅行可說是自去年2月過年前經由花東回臺南老家之後,再次踏上花東縱谷。
事隔1年半,經歷COVID-19疫情的「蹂躪」,好不容易找到時間安排這次的行程。
不過由於這次旅遊的主要標的是進住知名的「花蓮五星級親子渡假酒店」—翰品花蓮酒店,
以使用飯店內的設備為主,因此對於花蓮景點的安排,
就偏向離翰品距離短,過往不曾或鮮少造訪,以及知名賞景秘境為主。
這篇所分享的「花蓮最美祕境 景觀玻璃屋 」,
就是老狗花了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找到的景觀秘境。
雖然也有分享文章介紹,但名氣遠不如其他知名網美景點!
「花蓮最美祕境 景觀玻璃屋 」據說原本是棟民宿,
或許是因為地處海岸山脈高點,視野瞭濶展望好,後來改為開放給民眾參觀賞景。
雖然是私人產業,但屋主最初只收75元門票,
還提供咖啡飲料和餅乾小點心自由取用,可真是佛心來著。
現在雖然門票改為100元,咖啡飲料還是無限取用,但點心則改為裝好的一包。
可能是之前有奧客拿了又不吃,在疫情當下只能丟棄,主人感到浪費才會限制吧!
雖然門票漲了,但區區100元可以一眼賞遍花蓮山海美景,老狗個人深感划算呀!
週六一早,老狗和老婆兩人離開夏菫民宿,來到了玻璃屋門口。
由於玻璃屋的開門時間是上午9:00,所以我們在門外等了一會兒。
進入停車場後把車停好,先幫辛苦帶我們2人爬上山的阿塔控比和玻璃屋合影留念。

這次的旅行只有老狗和老婆2人而已,家中2個小子因為要準備考試,所以在家修行中。
話說這回旅行不是要住花蓮翰品的嗎? 為什麼這天的前一天不是住那裡?
因為前一天工作到下午5點才離開臺北,
到花蓮都晚上9點了,住5星級飯店不是浪費錢嗎???

話說回來,景觀玻璃屋其實不難找,從台11線上就開始有指標。
順著指標走,經過夜總會和遠雄飯店,就會看到這最後一個指標。
向右轉就到了。

這棟房子號稱玻璃屋,窗戶還真的很大。
可以想像屋內景觀、視野應該很不錯。
屋外有好幾個拍照用的造景,應該是遊客們的最愛!
來到這裡,目的不就是和花蓮山水合照嗎?


所以,立馬爬上去這座時鐘造景。
相片主角說把FB頭貼換成這張,按讚數在1天後飈到新高呀!

坐著拍或躺著拍,都很合適,一點都不違和!
背後就是一望無垠的太平洋,全臺灣去那兒找第二個類似的地點?
可惜的是早上來這裡是十足的大逆光,沒有內建HDR的微單在這裡吃了很大的虧。
後面再放上蘋果哀鳳13號Pro的照片,
相較之下就會深深的感覺到旅遊攝影已經是手機的世界了!

至於人怎麼上去拍照? 當然是主人提供了梯子呀!
老婆有175cm的身高,沒有梯子同樣爬不上去!

除了大鐘之外,還有其他5個造景,在山頂平台邊一字排開。

旁邊這個月亮也很好拍,要加點動作就是了!

由於逆光又沒有反光板實在超難拍照,於是決定換個方向。
以玻璃屋為背景,順光拍過去,O記藍天就出現了!

這鞦韆是拍攝用道具,可別真的給它盪下去…


站在純白鋼琴旁看海,挺有意境的呀!
當然,想要喬裝成以山海為帷幕的鋼琴演奏家也不是不行,反正拍照不會紀錄聲音。


用蘋果哀鳳13號Pro拍的照片,相對比之下就知道現在的一線手機有多強大…

- 時鐘(1)

- 時鐘(2)

- 愛心

- 鞦韆

- 月亮

就算沒有人物,光是這些道具和中央山脈的全照,也夠吸引人的!


換個方向和太平洋合照,一望無際的視野作為背景,令人心曠神怡。




站在這山頂平台的邊緣,向北方看可以見到整個花蓮市區、花蓮港和七星潭。
據說天氣好時,連宜蘭南澳的烏石鼻都看的到。
這天能見度沒那麼好,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外面的平台看的差不多了,到玻璃屋裡躲太陽去!

玻璃屋果然名符其實,窗戶就是特別大,大到一樓挑高大廳的整面牆幾乎都是玻璃。

主人在屋內放置的梅報,這裡也是看新年煙火的好地點!

週邊各地標解說,花蓮和吉安的主要地標幾乎都看的到,除了被鯉魚山擋住的鯉魚潭外。

挑高大廳佔了近一半的面積,另一半是有二樓的,可以上去看一看!

大廳的上方是很漂亮的天花板,相對位置就是在外面看到的八角塔。

二樓的海報,簡單介紹玻璃屋。
不過老狗看起來覺得很像售屋廣告…


因為我們來的早,所以外面的造景隨我們拍。
不久之後,一部部的9人座小車團,陸陸續續的上來賞景拍照了

剛剛比我們稍晚到達的一車年輕人忙著拍照中。
這大鐘正好是示範公主抱的好道具。

二樓面山的房間裡,竟然還有這個?
當紅的玻璃球…


室內沒有反光板、沒有燈,對沒有HDR的微單而言,除了後製疊圖別無它法。

另外還有這一副大型樂器,當然也是拍照用的道具。

這個…應該真的可以睡吧?
只是現在玻璃屋已經不做民宿了,應該也淪為道具之一。

透過二樓玻璃窗,可以看到和一樓相似的景觀。

走到外面的陽台,看看一樓平台上的人們在忙些什麼…


爬到屋頂上的景觀台,
往下看,果然有人現場彈起鋼琴來…


由於屋頂的平台有360°視角,因此可以往縱谷方向看。
東華大學、理想大地,全在腳下。

仔細看就會看到東華大學的校園,一片很新的建築物。

這個方向看到的是來時路,我們就是從眼前這條小路上來這裡的。
遠方平地有著錯落有致的道路,就是吉安鄉之所在。
至於棋盤狀的道路規劃,大部分是日本人留下來的。

細看可以見到遠方山腳下的木瓜溪、銅門山與銅門峽谷,往內走就是慕谷慕魚。

這個方向就是花蓮市區與花蓮港了!

仔細看,可以看到花蓮港防波堤、美崙山、奇萊鼻與遠方的七星潭。
近處的紅色屋頂就是遠雄悅來飯店。

往東看,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至於來拍照的人們呢? 好像換了一批。這表示我們兩人在這裡逗留太久了。
原本這次花蓮行的旅程規劃就是悠閒玩,因為不少景點受疫情影響不開放呀!

回到一樓,看著窗景享用自帶的燕麥片與豆漿。
對了,玻璃屋是可以帶外食來邊賞景,邊享用的。
不過室內沒有空調,熱了點…



最後,把主人提供的點心與飲料杯合照留念。
現在要取飲料由專人服務,點心則是分裝成像這樣一袋。
沒辦法,為了防疫和對抗奧客,主人只得把原本的慷慨收起。

「景觀玻璃屋」在那兒? 遠雄悅來飯店再過去幾分鐘車程而已。
Google map設定「花蓮秘境」就可以到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