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FIT購車研究首部曲:國產Honda Fit和進口Mazda2怎麼選?內有Honda Fit & Mazda2澳洲規格比較分享

FIT購車研究2部曲
FIT購車研究三部曲(國內外配備差異比較)
FIT購車研究四部曲(試乘比較篇)含小車保養比較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我即將和交往八年多的女友訂下終身大事
本來結婚就是件花錢的事,所以本來暫時不打算花錢在車上,因
為小弟本來就有買一台Mazda5代步,只是上台北工作後,考慮到
每個月停車費用加上油錢加上台北特別容易中罰單,所以就暫時
騎摩托車上班,Mazda5就留在台中給老爸使用,Mazda5使用到目前無論
是產品本身或後續的維修保養都相當滿意,但現在女友考量到若結
婚,兩個人住一起,甚至以後還有小孩,汽車仍是必需的,所以
跟女友開始擬出一些需求和必要條件來選車,以下是我和女友共同
訂出的需求:

1. 空車價60萬以內-差一點點無妨
2. 車長4米以下-女友的要求,她說不想也不大會開大車
3. 油耗漂亮-主要用途是市區,週末偶爾會出遠門玩
4. 後座空間不能太小-至少後座乘客腳不要頂到前座
5. 車高盡量不要超過1.5米-之後購屋的機械車位考量
6. 好開-這點我跟女友的認定不同
7. 基本安全配備-ABS/EBD/2SRS (我不是死忠六氣囊的人)


因為第2點和第5點,Colt plus和SX4直接被淘汰了,也沒去試乘
因為第6點,這點一開始我女友跟我有爭執,他覺得Yairs不錯開
不過在開完Swift做直接比較後,我們就達成共識了,Yaris的懸吊太軟太晃會暈
Swift可以說是口袋名單裡最可惜的,因為第4點和第3點,所以最後還是淘汰

PS. Swift & Yaris都是借朋友的車來開,所以都各開超過兩天,淘汰比較沒有懸念

最後試了Mazda2,基本上試完車後,Mazda2在我們上述的七項需求,算是全部合格
我們最後的口袋名單是Mazda2 Sport版,當然在第一項價格的部份算超出預算一些,不過反正住一起應該是農曆年後的事,所以也不急,一月再來跟業代談,加上得知Honda Fit 馬上要上市的消息,去年在英國的時候就很常看到這台車,總覺得不先試試Honda Fit再做決定實在說不過去。


進入正題,既然有考慮Honda Fit,所以我做了一些功課,以上市規格論,澳洲的Fit和Mazda2的規格應該跟台灣的規格應該最接近,所以我參考了下面兩個網址
http://jazz.honda.com.au/range-pricing.aspx
http://www.mazda.com.au/Models/Current%20models/Mazda2/Specifications.aspx

我比較的車型是Fit (Jazz VTi-S) Mazda2. Genki
兩者同為Sport版,配備部分也差異不大,下面這張是我整理的規格比較表

規格 Mazda2 Sport版 / Fit Sport版
車高 (mm) 1475 / 1525
車長 (mm) 3895 / 3920
軸距(mm) 2490 / 2500
車寬 (mm) 1695 / 1695
淨重 1045 / 1125
馬力 76 kW @ 6,000 rpm / 88 kW@ 6600 rpm (單位跟國內不太一樣)
扭力 137 Nm @4,000 rpm / 145 Nm@ 4800 rpm (單位跟國內不太一樣)
變速箱 4-speed / 5-speed
前懸吊 MacPherson strut / MacPherson strut
後懸吊 Torsion beam / Torsion beam
安全氣囊 6 / 6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兩台都有
EBD 有 / 不確定
BAS 有 / 不確定
輪胎規格 195/45R16 80W / 185/55 R16
喇叭 4 / 4
Price(澳幣) 22495 / 23920

更細的規格配備部分可以看那兩個官網連結
下面是我自己在Honda Fit上市前的一些個人意見和疑慮,對Honda死忠Fans若有得罪,請不要批我
批太兇,先感謝,也希望大家能給些意見,理性討論

1. 車高 : Fit車高超過一米五比一般轎車和小車都高,我的兩點擔憂
a. 市面上一般轎車、跑車車高均在一米五以下,主要理由是動態操控表現較佳,車身的重心可以應對較極端的駕駛,車廂不會輕易晃動,安全性較佳。因此若碰到天候狀況不佳,或路況不良的情況下 (如最近的颱風天或行駛高速公路上),底盤小車身又高的小車(EX: Solio、FIT),就如同小箱型車一般,加上車重又比多數箱型車或SUV來的輕,這是我在安全上的擔憂。

b. 許多機械停車位均有車高限制,1.5米可能超過某些機械車位車輛高度,我們擔心會不會造成之後買房子時的困擾,或需加價買特殊規格的機械車位

2. 車重 : 比同級小車重約80公斤,相當空車的情況下,就多載了80公斤的大漢: 我和女友的主要用途就是市區使用居多,關於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 FIT市區油耗(11KM/L),跟過去考慮的小車比起來,是最差的,看到Ucar公佈的這個數據時,真的嚇一跳。參考資料: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7981

3. 引擎馬力&扭力:同級車中Fit兩者數據皆為最大,但我的主要用途是市區駕駛,Fit的引擎設計似乎延續Honda一貫的高轉速設定,最大馬力的轉速需求比同級小車高出10%,而市區駕駛中扭力數據影響程度比馬力數據更大,同級車最大扭力輸出都約在4000轉,Fit需到4800轉才能輸出最大扭力,是否意味著Fit若要像其他小車一樣能輕盈且迅速的起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要重踩油門拉高轉速,那油耗肯定不漂亮,即便Fit是五速變速箱,但市區用車是否真能用到第五速?

4. 價格:以目前台灣市場小車來說,我個人覺得Swift、SX4、Mazda2都算是相當合理的價格(當然車廠還是要賺錢啦),要舉個最不合理的價格(賺太大的),我覺得是Yaris,但這篇的重點是Honda Fit,先回歸正題,所以我下面大概推算了一下Fit國產後比要合理的價格

FIT價格目前還不明朗,但是我推算國產的FIT合理價格帶計算如下
1. 進口車完稅成本=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2. 進口稅=完稅成本×進口稅率(配額內稅率20.3%、配額外稅率30%)
3. 貨物稅=(完稅成本+進口稅) ×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CC以下者、30%:排氣量2,001CC以上者)
4. 營業稅=(完稅成本+進口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5. 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成本×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

以小車的CC數來按步驟推算
進口車:
1. 進口車的完稅成本約是FOB的1.06倍:假設說國外以100元賣給台灣廠商,運到台灣港口(還沒課稅之前)就變成106元
2. 進口稅=106*20.3%=21.5
3. 貨物稅=(106+21.5)x25%=31.9
4. 營業稅=(106+21.5+31.9)x5%=8
5. 推廣貿易服務費=106*0.04%=0.04元

從以上可以看出來,進口車最主要多出來的成本在於進口稅20.3%,這個數字稍後又在貨物稅和營業稅的加成下變得更大
20.3% x 1.25 (貨物稅) x 1.05 (營業稅) = 26.6%
這個26%多就是進口車多出來的成本

假設大家賺一樣的毛利潤,同配備國產車的價格大概要約在進口車的75%-80%左右 (超過85%實在就貴的離譜)

用進口Mazda2 sport版來當計算基準,mazda2 Sport的建議售價為63.5萬,推算 Fit sport版的合理定價應約在47萬~50.8萬之間 (空力套件和雙氣囊和配備不要拔太多),這也是我會說國產小車裡的價格,Swift最有誠意的理由,畢竟他的定價最接近這樣的價格,另外如果台本FIT開放選配氣囊,那建議加一顆加一萬吧 (colt plus低階的兩個車型沒有氣囊,若選配氣囊是2顆2萬),雖然澳洲加四顆只要1000澳幣(大約兩萬六),但這是台灣,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

總之希望上市後的試駕和車主的實際油耗經驗可以解決我上述的疑慮
也希望台本這次Fit的定價不要讓大家失望,想想CRVIII的情況吧
市場銷售一枝獨秀的時候或許可以定個超高價格然後不折價一樣大賣,但一旦有強敵(RAV4 & Ootlander)以合理價格和配備出來競爭時,折6~9萬讓檯面下的價格回歸正常價格也不見的能像以前賣的那麼好了
以現在小車市場已經百家爭鳴的情況下,台本高層是不是該考慮訂個較合理的價格,還是要訂個高高的價格,然後像CRVIII一樣讓市場機制來運作,等到不得以時折價的方式來換取訂單呢?



毒舌但中肯車評請看http://badman520.pixnet.net/blog
看您的文章都一面倒想買Mazda 2﹐ 連馬力比較大﹐性能比較好﹐變速箱是5速都快要變成缺點了。

就直接買 Mazda 2巴。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看完前半段,我會說:買馬2就對了。

看完後半段,我會想問:大哥是業代嗎?
小車最好的是三菱的小可吧= =

買車這麼挑

條件好像為某車設定而已

fit的油耗標準好像比較嚴苛

跟其他車的標準不一樣
我也是看到文章內容一面倒MAZDA2...

不過還是建議試乘過FIT在下定論吧!

多看看多比較不吃虧!
請問大哥真的要訂婚嗎
感覺上好像是業代在寫引導式文章
如果是要結婚那真是恭喜啊
艾力 wrote:
但這是台灣,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恕刪)


但這是台灣,還是以TOYOTA YARIS價格為指標比較好


以Y車車價為比較基準(OUTLANDER、RAV4還不是會以CRV為參考~)

加上品牌形象綜合考量

FIT的價格跟配備、定位也剛好而已..


至於馬2 vs FIT 哪個好?

喜歡就好!



不過我個人認為..馬2油耗會比FIT差哦

理由1: 經濟部公佈的油耗~前者為美規~後者為歐規 (兩者差異請自行爬文)

理由2:馬2在Go車誌節目的油耗實測..可是比Accord 2.0還差哩~同樣採ivtec引擎的FIT應該不差!
是我的話,既然有銀彈那我會選擇Fit
好開省油又漂亮,當然是本田囉!!
還是等Fit上市以後,

價位規格都公布,

預約試乘完以後再來做最後的決定吧,
我就直說好了@@"...

光看到馬二的後輪是鼓煞...就讓我完全打消買的念頭了!!

是要怎麼開???怎麼開???都什麼年代了~搞個碟煞有這麼困難嗎??

不然開發碟煞系統要幹麻???馬二根本是走回頭路!!

就連SPORT版的馬二都是鼓煞版本...要怎麼改???要怎麼改???先扣20分...

都什麼年代了~幹麻要買20世紀的車~~已經21世紀了耶!!

太沒誠意了吧!!


都說到這了~~答案很明顯吧XD..唷呵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