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有同樣的經驗, 有時回堵的很嚴重, 明明就沒有事故, 但過了某個地方又豁然開朗, 真不知道回堵的原因. 某天堵車的車陣中, 小弟終於想通, 為何有時明明沒有事故, 但車流量會慢或停下的原因.

原來應該是有某台車破壞動態平衡, 以致整個系統使用時間來當作能量, 恢復建立新的動態平衡. 說的好像很玄, 就讓小弟分析給大家聽.

高速公路最佳狀況, 就是所有的車都同速同方向前進, 沒有人出入, 也沒有人轉彎, 這樣車流量一定很順, 但事與願違, 小弟舉例如下:

1. 龜車在內線: 若龜車用100公里開在內側, 若以三線道來說, 會嚴重影響內側, 與中間車道, 當車由後方內側車道切出, 會影響自己10秒, 若高速公路不堵, 則對系統影響只有10秒, 但若高速公路流量本來就多, 加上每個人開車遇到的狀況不同, 比如有人剛好旁邊有大卡車, 所以需要20秒才能反應. 若高速公路本來就車多, 那真的有可能因為有人剎車或龜速, 造成後方嚴重回堵.

2. 跳躍車: 此車在外側伺機而動, 一般換車道都是狠狠的逼車, 所以一般人為了安全起見, 開始剎車, 有機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大當機.

3. 為何有時回堵後, 過了某個點, 發現根本沒有事故, 並且很好開, 可能就是已經通過之前混亂的引爆點.

所以車多不是問題, 有沒有人引起連鎖反應, 才是回堵之原因.

高速公路之堵車........之我見
外線90公里合理,中線90公里免強,內線90公里好樣的....

三個同時發生(內線的駕駛又重聽)就等於......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
這種情況也有人稱為蝴蝶效應,所以在路上開車還是要保持安全距離,這樣有什麼狀況也比較好有反應時間。
newshunshan wrote:
我想大家都有同樣的經...(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提出..
如果採用自動駕駛..可以讓車流量提升2~3倍阿..

看看google的技術何時成熟嚕..
這在運輸工程與管理的相關學術研究裡都有詳細且多面向的探討
車流的速率變化都可以找出原因的
版主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看
甚至有些科普書籍是以平常人可理解的淺顯易懂文字來介紹

newshunshan wrote:
我想大家都有同樣的經...(恕刪)


把內線 的限速 提高到130 km/hr

不然一堆人 開內線 又怕超速被照


crazychen wrote:
把內線 的限速 提高到130 km/hr


還是會有人龜在內線
我倒認為不是龜車...........
龜車不大會造成回堵
是排隊下交流道
像往長庚醫院的兩個交流道啦
或是上下班時間只要有一堆車要下交流道
最右邊兩側車道幾乎都會回堵很嚴重
趙靈兒低頭吟唱著: 既不回頭 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 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 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 君已陌路
正跟我想的蝴蝶效應一樣...
na0316 wrote:
這種情況也有人稱為蝴蝶效應


我看到的是有人在行進間 無意識或者是稍微踩點煞車(但事實上 完全不需要煞車狀況)
造成後面的也以為前面的路況需要煞車 也跟著煞車
當下車流依然順暢,但是往後10 20公里以上 也許就會造成塞車

追根究底的原因 其實前面也根本沒有任何事故 只是單純有人踩了煞車罷了
其實高速公路會堵車,原因粉多但除車多外,我認為最糟糕的是任意變換車道,及在內線車遁未依最高速限行駛,
還有沒事就愛踩剎車的用路人,或是情緒不穩亂亂開之人.
行駛國道最可怕的時段,是午夜至零晨及假日全天,上述最糟糕的駕駛人也都會全員出動,你不起瘋都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