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廠做召回的情況有兩種,
一種是已經出事了被抓包,被政府機關強制要求召回,這種是被迫的召回;
另一種是自己發現問題把車召回來檢測或更換零件,這種自主性召回是負責任的召回

零件本身的成本依據每次出問題的地方不同,貴的很貴小的則小到可以忽略,
不管如何,有一條絕對跑不掉
那怕就算召回來做完檢查之後什麼都不需要換,光只做"檢查"
但技師是賣勞力吃飯的,賣的是汗水,該發給他的薪水一毛都少不了
美國技師的工資每小時80-100鎂,
台灣原廠工資的牌價通常是每小時600台幣,
(sum保修加盟店等級的工資報價一小時大概也在400-500台幣左右)
極端一點的召回例子,例如2011年 mazda6 引擎活塞c型扣環的召回為例,
那個C型扣環零件成本可能不用30元,但要拆下更換的工時需要10個小時
傳送門
光工資就要6000元/台

假設哪一天需要被召回的車子是yaris,受影響生產區間是2015全年,
那就總共要有15000台要召回檢修,
車子上大部分零部件的檢測當然不用像C型扣環這麼久,
但即便最簡單的召回只需要花半小時,那工資成本就是300元/台,
才一萬多台,隨便乘一下就是幾百萬飛
更別說美國那種動輒百萬台的召回事件... 金額非常嚇人

召回工資要由誰來給呢? 簡單一句話個人造業個人擔
意思就說看這是誰的責任,如果是組裝場的責任,那就組裝場負責,
如果是零件場的責任就是零件場的負責,以此類推
以mazda6那個例子來說,如果是C型環的材質問題那就C型環公司吸收
如果是引擎組裝問題那就日馬自己吸收。
你可能以為技師很喜歡賺這種錢,老實講不見得,
除非他那個廠本來就很閒...
台灣大部分汽車保養場,除非口碑很差的通常工作很滿常得超時工作,
你叫技師加班他寧願下班玩寶可夢,
說到底單從錢來看,召回對誰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是,能有人持續在大後方把潛在問題挖掘出來令人感到安心,
前幾天一則討論串讓我覺得現在01網友的素質提高很多,
早幾年大家聽到召回都還聞聲色變,到現在逐漸有鄉民認同召回代表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這個消費者認知狀態的改變,01和臉書社團的良性討論環境扮演了重要功勞 (保大腿可以獲得一點積分打賞嗎)
謝謝各位看倌
文章關鍵字




看完終於知道為什麼台灣有一家國際大廠
他的零件常常獨步全球
永遠不需要召回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不管是什麼品牌的汽車,其實他們上游的零件供應商都是同樣幾個巨頭
因此,一個問題件往往不只有影響一個品牌不只一個國家


消費或醫療用品也常做召回,
舉強生這家公司,這幾年在美國做過的召回就有五十次以上
有趣的是在台灣賣都不必召回,我猜測台灣人可能比較耐命
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是今年星巴克在全球做了一次召回
跟一支不鏽鋼吸管有關,連中國大陸都召回了,
不例外的,台灣人比較耐命所以也不需要召回

不竟然吧,只有比較平價的品牌才做召回


賓利、法拉利有召回過嗎

安哥龍捲風 wrote:
看完終於知道為什麼...(恕刪)


你知道的太多了

敗犬海倫 wrote:
不竟然吧,只有比較...(恕刪)

如果我告訴你賓利、法拉利、瑪莎拉蒂、都召回過你會不會對他們崩潰
車神比客蘇 wrote:
你知道的太多了



以後看到主動召回的廠商,再也不會胡亂扇人家巴掌了

安哥龍捲風 wrote:
以後看到主動召回的...(恕刪)

保育類動物要愛護他們

車神比客蘇 wrote: 如果我告訴你賓利、法...(恕刪)



車大~~ 我罰跪

敗犬海倫 wrote:
車大~~ 我罰跪...(恕刪)

沒事沒事~~開玩笑的啦~~
其實現在分工這麼細,上游的供應商就是那幾個,幾乎每一家都會躺著中槍

被叫回去檢查,是有點麻煩
不過小弟確實沒有比較耐命,如果有幸叫到我一定會乖乖配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