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報上看到

<<聯合報報導電動公車是綠色運輸趨勢,前景看好,但第一個全面啟動免費電動公車的新竹市,營運4年「已沒了半條命」,當初20條路線只剩3條>>

我想知道新竹市的電動公車是向那一個國家進口的?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已沒了半條命」?
是電池退化嗎?替代電池太貴嗎?

好像買之前沒有評估過的樣子。


文章關鍵字
有許多都改成用陸製電動公車了,耐用度佳

JJ-fr wrote:
日前聯合報上看到<...(恕刪)


BYD 對岸生產
銀噹•馬汀 wrote:
BYD 對岸生產...(恕刪)


我們的使用上有狀況,那大陸的BYD公車又有解決的方式嗎?
還是同樣的半條人命。
EV電動巴士使用的動力電池大致上為對岸生產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芯居多! 這種單顆Cell 提供小電壓大電流輸出100~300Ah有優秀的低自放電性,無記憶效應,單位能量比高,製造成本低,充放電效率高,使用上也比特斯拉上的鋰三元電池芯安全。為何國內電巴電池衰退那麼快?滿值得研究探討
使用上整個電池組的組裝方式像是串並聯極耳上橋接板阻抗,組裝品質不良在長時間振動下使得外部阻抗的增加導致的高溫熱效應!當高溫無法釋出造成電池芯內部化學材料的衰退嚴重到內傷。就算外部的BMS有再好的主被動平衡管理系統也只會托累其它顆正常電池芯?久了整個電池組都充不滿充不飽續航力打折扣。另外電巴瞬間加速或急煞產生的大電流如何抑制?也可能傷到電池芯內部!超級電容也許是不錯的法。另外電池芯最怕的就是過充,過放,過溫在使用上需特別注意。這些動力電池正常使用3-5年後也許仍有70%容量可轉汰役電池芯做儲能方式運用是另一種商機。當儲能站利用幾年剩下的50%轉一般日常照明設施到不足30%最後回收分解!
civicvai wrote:
EV電動巴士使用的動...(恕刪)


你的解釋太專業了。01的朋友真的是臥虎藏龍啊!
銀噹•馬汀 wrote:
BYD 對岸生產...(恕刪)


因為是對岸生產,所以新聞裡
市府人士才說,電動公車的問題出在前端的產業面,政府與其補助後端的使用者,不如輔導前端的研發、設計、製造...
答案應該是因為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