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總算,各項安全法規向來慢歐美先進國家一大步的台灣,成立了第一座實車碰撞實驗室(Crash Test Lab),地點就在鹿港彰濱工業區的「車測中心(ARTC,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裡面,昨天(1月14日)正式開幕,不消說,當天當然是冠蓋雲集,最大的官就是行政院長游錫堃,接下來是經濟部長何美玥,與車輛相關的單位,像是汽車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嚴凱泰等人也都來了,最重要的是,活動場合向來少不了的秀角:立法委員,也來了好幾隻(抱歉,說不出名字,因為可能平常院會時較少出席,曝光率低了點兒,這種立委很多的,大家應該很清楚啦…哈哈!)

大家一起插鑰匙,象徵實驗室正式運轉(看起來有點蠢…)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非常可笑的是,由於碰撞實驗室呈狹長狀,左右的幅員很窄,所以媒體記者全部都被放在撞擊點的左後方,也就是我拍攝的角度這裡,結果就是…..根本看不見車頭碰撞時的壯觀場景,ARTC說是因為會有四散飛濺的零件碎片,為了媒體安全,所以……云云,但是以小弟我在國外多次參觀實車撞擊的經驗,當初在設計時其實就應該把這個部份考量進去才對吧,總之,拍攝的角度很鳥,請大家多包涵…

準備等待中…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車子來了…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車子過去了…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車子即將撞擊…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車子撞擊的一瞬間…(行李廂鎖被力道震開,所以廂蓋開了…)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一堆長官們立刻圍上去看,各位可以看到游院長凝視撞爛的車頭若有所思(設計旁白:這,這,難道是對我前途的一種暗示嗎??)....也可以看到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正在斜睨口沫橫飛地講解這車子有多勇多勇的某立委(設計旁白:有沒搞錯啊?老子玩車幾十年,你算哪顆蔥啊?)…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車上的Dummy看起來很無辜的樣子…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小弟並不是真正的技術專家,但是從這輛Mitsubishi Grunder撞擊之後的情況來看,車頭潰縮區(Crumple Zone)顯然發生了很好的作用,因為座艙的完整度很高,車門的開啟狀況…小弟有偷伸手去拉開車門,都還可以開,但是得要施較多的力道,這在撞擊測試中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車內乘員必須要能順利救出,萬一車門被夾爛或卡死,人員營救就會出問題,這樣的車子就會在評點上被記不良,當然,規範中不是以手去拉開車門,而是以一個特殊的、可以測量拉扯力道的機具來進行量化測試。

那麼,至於這〝台灣第一撞〞為何是由Mitsubishi Grunder拔得頭籌?目前大家的私下非官方說法就是ARTC的成立,「裕隆中華」出錢出力甚多(這從廠區內的工作車很多都是Mitsubishi或是Nissan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所以它們出線自然較為合理,但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撞完之後如果成績很難看怎辦?所以,手上沒有世代夠新的新車款推出的車廠,自然就不會強出頭啦!根據資料顯示,爭奪〝台灣第一撞〞榮銜的廠商有兩家,一家就是Mitsubishi Grunder,另一家則是Ford New Focus,前面是標準的2004年式(原廠2003年底推出的)美規車款,後面則是當紅的2004年式(原廠2004年初推出)歐規車款,其實撞起來的結果應該都很漂亮才對,但是….總之….最後是由Mitsubishi Grunder拔得頭籌,而聽說「福特六和」對此相當的不爽快

至於這一撞,則是採用美國聯邦標準(FMVSS 208),採用車頭100%接觸式撞擊,並非偏置30%到45%的Off-Set撞擊,時速則是30mph(約合公制48km/h),至於EURO NCAP的標準,車速則是拉高到64km/h,若以Ford Focus來看,歐洲原廠則是宣稱它可以通過5顆星的最高標準。撞擊測試車並不是以本身的動力移動,而是固定在台車之上,將台車以鋼索拉動、加速至測試速度來接受撞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地上有一條台車軌道。

看來,台灣的汽車消費者有福氣了,〝理論上〞可以買到安全的車子啦!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嘿嘿….我是很悲觀的,因為我們的政府現在也〝預定要在民國97年(2008年)開始要求小客車應符合實車碰撞要求〞,法規在哪裡?時程真的會照走?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這實在很不合理,放眼台灣,現下有哪一輛車是真正100%台灣廠商設計製造的車體結構?除了進口車之外,又有哪一輛車不是用國外母廠生產的車輛加以修改(甚或根本不改!)來在本地投產製造?如果是這樣,有什麼理由要多保護這些車廠達3年之久?最扯的一件事情就是,ARTC相關主官在專訪時宣稱,ARTC只是單純的接受委託測試單位,碰撞結果相關資料不能主動發布,這其實也就是意味著,當車廠撞完了新車之後,只會報喜不報憂,誰要把很糟的撞擊測試結果公佈呢?這種觸人霉頭、但是攸關消費者權益的事情,當然就是要由號稱是〝科技、公正、服務〞的ARTC(台灣也沒有第二個單位有這個財力來做了!)來執行,ARTC也理當仿照EURO NCAP、US NCAP、JAPAN NCAP、IIHS、NHTSA等歐美日單位,推出屬於自己的NCAP規範與測試,就是說,在政府提撥預算的前提下,由ARTC隨機、匿名、不定期在市面上購買新車來進行撞擊測試,並將撞擊測試結果(包括車輛結構的受損狀況,以及最最重要的:Dummy的相關感應測試結果!)評等公佈,這才是消費者的福氣啊!看看人家EURO NCAP撞擊測試最近公佈了驚人的結果,那就是BMW最新款5系列(E60)的整體評量只有4顆星,而且還是前後受測兩次的加總平均結果,而BMW除了表明立場與看法之外,其他的一切也只有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這才是真正的正道啊!而對於能否成立真正的Taiwan NCAP檢核標準,ARTC的回應則仍舊是官腔官調:一切要看政府主管機關的法令規定.....

以上看法單純代表小弟個人的言論,還請諸位相關的前輩(我知道Mobile01的網上夥伴有很多都是車界中人啊…)多多海涵!但無論如何,ARTC總算走出了保障台灣汽車消費者安全的第一步,還是值得高興的!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不錯不錯…好一個實車碰撞實驗室~~

看來三菱Mitsubishi Grunder的安全性還算不錯

原來是用鋼索帶動,不是引擎,難怪之前有聽到說,成立碰撞實驗室後~不是撞一台就報廢一台了

現在了解嚕~~
看樣子2008年以前還是買通過安規較高的進口車比較安全, 不過國產車外觀設計上實在乏善可陳, 每一台看起來都好像是同一個模子開出來似得....
不過我看國外NCAP的網站上他們好像都是做左半邊或是右半邊的測試
並不是這網頁中的全正面碰撞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差別??
Grunder 測試時是多快的時速去撞的?

引擎室裡有安置引擎嗎?
墨菲 wrote:
至於這一撞,則是採用美國聯邦標準(FMVSS 208),採用車頭100%接觸式撞擊,並非偏置30%到45%的Off-Set撞擊,時速則是30mph(約合公制48km/h),至於EURO NCAP的標準,車速則是拉高到64km/h,若以Ford Focus來看,歐洲原廠則是宣稱它可以通過5顆星的最高標準。撞擊測試車並不是以本身的動力移動,而是固定在台車之上,將台車以鋼索拉動、加速至測試速度來接受撞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地上有一條台車軌道。

放眼台灣,現下有哪一輛車是真正100%台灣廠商設計製造的車體結構?除了進口車之外,又有哪一輛車不是用國外母廠生產的車輛加以修改(甚或根本不改!)來在本地投產製造?如果是這樣,有什麼理由要多保護這些車廠達3年之久?

最扯的一件事情就是,ARTC相關主官在專訪時宣稱,ARTC只是單純的接受委託測試單位,碰撞結果相關資料不能主動發布,這其實也就是意味著,當車廠撞完了新車之後,只會報喜不報憂,
ARTC的回應則仍舊是官腔官調:一切要看政府主管機關的法令規定.....

1.就個人的觀點來看...把測試的速度提升一些些會更安心的...省道上面速限就已經50-70km/h了...
2.有些車款的母車在國外的撞擊測試評比還不錯...但是國產化之後...不只是多了個尾巴...軸距也拉長1公分...加上我們跟對岸之前都沒有撞擊測試...因此那台車的安全性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有人猜到我在指哪一台車了嗎...嘿嘿...)
另外個人認為Nissan Teana沒有出來有點奇怪...個人對來自雷諾技術以及裕隆的車身製造水準還有些信心的...也許是該集團的商業考量吧...
3.同意樓主的看法...也希望將來能夠真正的落實保護消費者呀......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小凱 wrote:
不錯不錯…好一個實車碰撞實驗室~~

看來三菱Mitsubishi Grunder的安全性還算不錯

原來是用鋼索帶動,不是引擎,難怪之前有聽到說,成立碰撞實驗室後~不是撞一台就報廢一台了

現在了解嚕~~


是的!當然是撞一台就報廢一台,
用鋼索帶動台車來撞擊是為了要取得均一量化的加速數據,
並不是以車內的引擎來驅動車輛的!

所以實車撞擊是成本很高的,
車廠在進行實車撞擊時,事前都已經在電腦上模擬不知幾次,
實車撞擊只是用來驗證電腦模擬結果的程序而已,
但是還是有很多車廠對於實車撞擊非常重視,
像是在瑞典的那兩個汽車品牌....
厚....去參觀過他們的安全中心,
外面某處根本ˋ就像是汽車墳場啊!
MURPHY LOVE MOBILE01

blusky wrote:
不過我看國外NCAP的網站上他們好像都是做左半邊或是右半邊的測試
並不是這網頁中的全正面碰撞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差別??


是的是的,
您說的狀況就是我文章中提到的偏置式(Off-Set)撞擊測試,
這種測試的精確度以及嚴苛度要求更高,
因為受力面積只剩下車頭的30%或是45%,
而且這才是最最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車禍狀況,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試圖去扭轉方向盤來避險,
車頭偏位,但又避不開的結果,就是我剛剛說的偏置式撞擊狀況!

現在各國的NCAP撞擊測試,都是以Off-Set撞擊為主了,
台灣....哀,剛起步,又要做秀,也不好意思苛責....
但是ARTC是有這樣的實驗項目與實驗設備喔!
MURPHY LOVE MOBILE01
2008?
意思是說在這之前大家花了大筆銀子買的車
安全性如何就各憑運氣囉
身為台灣人真是一種幸福
什麼都要賭一賭
個人運氣決定一切
政府永遠跑在最後面


Hajime wrote:
Grunder 測試時是多快的時速去撞的?

引擎室裡有安置引擎嗎?


喔...這輛Grunder受測時的車速是48km/h,
是依照美國的正面撞擊測試車速要求的,
另外,要跟各位報告的是,
實車撞擊的車輛狀況必須要跟市售車款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引擎在,變速箱在,油水都在,
這樣才能模擬真實世界的碰撞情況,
以求及早發現可能的漏油甚至失火爆炸意外,
這是一定要的啦!

還有些車廠的自家撞擊測試更嚴格,
車輛撞擊時引擎是發動的喔!
MURPHY LOVE MOBILE0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