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動車接受度會越來越高,畢竟一直以來都被認定是汽車市場未來主流趨勢
想不到國外調查與原先認知大相徑庭,不考慮買電動車的人居然越來越多!?
且根據調查數據,本來有在觀望電動車的人,看起來也有不少到最後選擇放棄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再看看這些人之所以放棄電動車的主因,有以下幾個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成本太高
確實,大多電動車價格設定都是比較高價一些,先前為了推動電動車,各地政府似乎都會有相關補助政策
只是近幾年有些地方陸續取消,也導致很多電動車入手門檻突然加高,預算族群可能也因此卻步

里程焦慮
這問題打從電動車開始推廣以來,就一直是大家討論的部分
電動車相較於汽油車款,確實需要有“計畫”的使用,以至於可能在一些特定使用情境下,會比較有壓力一些

缺少充電基礎建設
這點我比較意外,畢竟國外電動車無論推廣、發展時間都比台灣要早很多
充電基礎建設相較於台灣,肯定相對完善且更為普及化一些
只是沒想到即便如此,國外消費者依舊認為相關設施不足

另外,報導最後面也提到,放棄電動車的人比率提高,但轉看油電混合車款的消費者比例也隨之提高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也不意外啦!若是考量上述三點,那些對於油電混合車款確實不成問題
以台灣市場來看,加油站隨處都有,想加油到處隨時都可以加,不用擔心等待充電、排隊充電的問題

至於購車成本部分,也是比電動車低非常多,以最熱賣的Model Y,入手門檻至少就要從173.9萬起
反觀油電混合車款,Tucson L最貴128.9萬、Rav4 Hybrid最貴138.9萬
光是車價至少就比電動車便宜3X~4X萬
那有些人會說,買電動車,就是喜歡他的電動車駕駛感受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有類似e-POWER這種純電驅動的油電混合車款可選
價格同樣是比電動車便宜了至少2X萬以上
所以,大家認為電動車購車成本太高,其實蠻正常的

台灣目前是電動車起步的時間點,看蠻多人換車或買新車都會考慮電動車
不曉得再過2-3年,台灣會不會也跟國外一樣買電動車的意願跟著降低??
以台灣目前市場來看,沒掉,緩慢上升。
但要洗牌,2035停售油車,顯然還很遙遠。

目前台灣電車保費已經訂下,相較海外友善很多,保費被壓得算低。
這對目前入主純電車主來說是有利的消息。

但電車消防、電池廢棄、回收、公設都更因應等,目前仍百廢待興。
只能說,走一步算一步。

現階段純電車如走省荷包路線,買家就規劃2~3年拋售的準備。
早點脫手,中古車價砍較小,越屆臨大電池換修,中古市值就越不值錢。
相較適合中小企業公司行號掛租賃可沖帳抵稅用。
2~3年立即換一台,開油車、電車,當然電車相對是划算的。

有概念的電車車主,超額意外險,能保高就盡量保高。
如不幸災損,一次就回來了。
如果想僥倖賭賭看,就看自己人品,出一次包,大概率就不是負債幾十或百萬能搞定的。
嚴重的,都要規劃好地下室一波帶走5~6台車的準備。
沒那個屁股,建議不要把電車跟省錢劃上等號。
BlueSky5230
賴清德:「2035年,那不是我的事了。」
JamesWK
tesla的保費算低???
等到要收稅的時候 才知誰對電動車是真愛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你確定???那是你對地球暖化無感!你搭過地鐵嗎?你能想像地鐵以柴油引擎為動力在地下運客的情景嗎??
告訴你,在北歐電動車銷售占比已經超過五成!!
inconceivability
ado016435環保騙局是要騙誰?誰得利?我想你還是先把數據搞清楚,最好附上資料來源[沒有不敬的意思],還有人在中肯的[笑到噴淚]
areay40
ado016435 發電傳輸的損失到電車26%?那到我們家用電是幾%,這損 失台電會哭吧?真的是沒讀書,笑死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以台灣目前市場來看,...(恕刪)


這樣看來目前電動車購入前需要考量的事情還是太多了
不過挺意外國外已經比台灣早開始發展這麼多年,但似乎沒有發展的很順利
studio wrote:
等到要收稅的時候 ...(恕刪)


有看到很多人討論,但應該很多都是打算等真的開始收再來煩惱
jerryho282 wrote:
你確定???那是你對...(恕刪)


地球暖化人人有感吧...不過也有很多報導講說電動車就是環保假議題
我就是根據報導就事論事啦,我也覺得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只是挺意外,沒有想到國外電動車居然不買單的比例越來越多
N!nja_Alan
熱過就會退燒[大笑]
Mike_Bear
產油國選擇油車,非產油國,發電成本能降低的,選擇電車。
不會 世界跟不上臺灣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不過挺意外國外已經比台灣早開始發展這麼多年,但似乎沒有發展的很順利


其實非常正常,不過對我來說,說句實話,我也沒想到這麼快就來到,想說應該可以撐個幾年

另一方面就是,市場是真的非常快速且殘酷,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不管是起頭難的研發,到之後產品銷售,都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且要面面俱到,一個環節出錯,連同你之前的領先優勢都會被拉下來

就像當初的第一款安卓機的宏達電那般,當時他面對的是,蘋果跟三星的夾殺

而今日領頭羊的特斯拉,想想才一兩年的事,至今也只能跟大陸電車廠一同進退而已

不討論其過程跟流程,因為結果是相同的,走的快真的不如走得遠

不過先前發生大量的歷史經驗,顯然特斯拉並沒有記取教訓,不過只要沒結束,確實都不算輸

要再度崛起還是被打趴,就靜待之後的發展的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電動車基本上就是可以當作大型玩具看待
需綁定的條件實在太多,假如考量實用性與方便性
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優先考慮Hybrid或e-POWER車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