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 HHTD25)今天於南港展覽館舉辦,在媒體日當天也獲得許多新訊息,雖然多數人仍關心Luxgen電動車的未來走向是否會在今天同步公開,但本屆科技日的主軸仍以「加速想像(Accelerating Imagination)」為主題,向全球展現其加速轉型為AI驅動科技平台服務公司的決心,開展首日包括NVIDIA、OpenAI、Alphabet等策略夥伴登台,透過論壇與展品,宣示鴻海的垂直整合實力;不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演講中提到關於「自力造車」的想法,透著集團的資源以及整合實力,可縮短生產速度並提升新產品研發的效率,這也暗示著未來推出的幾款新車,也將以鴻海自創品牌上市。

本屆科技日除了同樣由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發表開場演說之外,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意外現身,但他並沒有特別致詞演說。

這次所展出的Model B量產版陣容比去年更盛大,若仔細看可以發現外型細節與去年展出車型沒有明顯差異,包括貫穿式的LED定位燈、雙層式前保桿造型,以及具有導流功能的前廂設計等,主要差異在於推出多款新車色,還可以見到18及20吋鋁圈等不同搭配,由此可見本車距離量產只差臨門一腳,但未來會以什麼車名上市販售,在本屆科技日中並沒有詳細說明。

Model B的充電規格為Type-2(交流電)以及CCS2(直流電),充電孔外蓋為電動開啟方式,開啟後內部還會提供照明,可說是相當貼心的一項設計。

現場展示車輛共有黑色以及白色內裝等配色選項,打開車門就可以見到顯眼的15.6吋中控螢幕搭配9.6吋數位儀錶,還搭載了車內氣氛燈;坐進車內就可以發現大部分的飾板以及皮革的細節處理夠有水準,雖然方向盤與中控台上的實體按鍵的塑料質感一般,但整體來說Model B的車室鋪陳以及質感表現都還不錯,就要看之後正式上市後所開出的售價是否符合其水準。

照片中這輛展示車為運動化版本,可以看到座椅採用類麂皮材質包覆,並搭配紅色縫線點綴,安全帶也採用鮮紅色樣式。

細長造型的數位儀錶看似面積不大,但其實能顯示的資訊相當齊全,而且也不會被方向盤擋住視線。

後座配置了出風口之外,下方還有兩組USB插孔;此外,後座空間表現相當出色,除了膝部空間充足之外,下方地板也相當平坦。

近看後車門的飾板也能發現細節處理相當好,車內氣氛燈也延伸至後座空間。

Model B屬於跨界休旅車級距,因此行李廂空間就不是本車的強項,但仍可透過後座中央的穿透孔載運長型物品,或是操作後座椅背6/4分離功能擴增置物空間。

尾燈造型呼應了頭燈設計,採用貫穿式LED燈組搭配兩側的點陣式燈組造型,而尾門中央的廠徽位置則是電動尾門的開關。

趁著空擋我也去參加Model B的試乘體驗,相較於去年同樣參加試乘會的經驗,其感受並沒有差異,但這次在車內也同時操作了幾項功能,像是多媒體娛樂功能、車輛控制選單、駕駛輔助等都已經相當齊全;也就是說,現場展示的Model B就是完整的市售車型,只不過未來會以何種形式上市販售,就有待鴻海在日後適合的時機公布。

雖然Model B不如期待有進一步的消息,但本屆鴻海科技日中還是發表了全新概念車型Model A,這是一款中小型級距的MPV車款,可以根據產品及市場的需求靈活調整車內配置,從兩人座的商用需求,到適合全家出遊的七人座設定皆可調整,本車同時利用AI技術進行設計開發,以及使用通用型零組件增加生產效率,Model A將以日本市場作為首發地,也因此現場展示的概念車採用了右駕設定。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Model A採用側滑門加上對開車門的概念,帶來相當寬敞的車室進出口,但通常這種無B柱設計的車款較難通過歐洲及北美安全法規,同樣採用歐規認證的台灣市場應該也沒有太多機會見到Model A於國內上市;除了日本市場之外,也有可能在東南亞市場登場。


現場除了展示標準型Model A以外,也同時推出計程車版本的樣式,從外型設計就能馬上聯想到現今日本街頭常見的JPN Taxi,可以看到本車想要搶攻日本計程車市場的企圖心;而在動力架構部分,Model A搭載電量42kWh的磷酸鐵鋰電池,最大動力輸出為184匹,並採用400V電力架構。

利用無B柱設計的大開口優勢,旅客的行李箱可直接放入後座,乘坐空間也相當寬廣,未來是否有機會打入日本計程車市場,有待後續觀察。

現場也展示了去年同樣出現過的旗艦MPV車款Model D,以及專為北美市場開發的美規Model C,這次則是展示更多的內裝細節,包括完整的後座控制、科技氛圍鮮明的內裝設計等,也期待這兩輛新車的後續發展,尤其是Model D若能進入量產,也將成為國內少數的純電MPV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