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xx wrote:我也看過金屬削....(恕刪) 像我說的,手冊沒說要1000換油,你偏要換,手冊說不要超過4000轉,你偏要6000,有差嗎?其實沒差,車是你的,當然要怎樣弄都可以。我自己是照手冊做,1萬多才換油,但我會盡量不超過4000轉。
AlfaBrera32 wrote:https://www.aa1car.com/library/plateau_finish.htm上面這篇文章不短,介紹不少比較新的 汽缸製造技術,也有用雷射來做類似堂線的功能,這種製程,應該也會讓氣缸很接近磨合完成.. 感謝分享這種打磨類型的工作手工還蠻費時的自動化又要加很多 QA 控管還有磨壞, 磨過頭的風險, 降低良率應該是少數較講究的車種才會採用但還是蠻希望能更加普及Run in 真的很煩很矛盾誰買新車不想催個油門爽一把的...
inunu wrote:感謝分享這種打磨類型(恕刪) Plateau Honing:其實這個製程在國外的網站看到的文章至少是 2009 的事了..歐系引擎應該使用得很普及了傳統製程磨合過程會使汽缸環磨掉一部分,所以活塞環壽命比較短,新的製程在磨出膛線後,增加細磨,使表面成為高原型,而且有均勻的油溝,因此很接近引擎磨合後的結果,這種設計的汽缸環沒有初期耗損,所以壽命長,更先進的技術適使用雷射製造油溝,此表面尖凸更少,更不需要磨合,賽車會用更深的油溝(膛線),但會因此耗機油,但潤滑比較好...大部分的車主手冊都會有類似這樣的敘述:其實我認為一具引擎壽命大多有 40~50 km, 1000~1500km 在裡面算起來比例很低... 如果只是引擎轉速不要超過 4000 rpm 以在國內的速限來說,很少不夠用...引擎高轉速運轉時,因為爆炸燃燒的速率快,而且汽缸表面尚未磨合完,摩擦生熱也多,所以表面溫度會明顯上升,汽缸表面溫度高時,表面應該會比較軟,高凸被磨過頭或彎掉的機會就高像我是很要求的人,我是要求 1000 km 以內不可以超過 2500 rpm ,這樣開起來才辛苦新車 1000km 內我只跑省道, 而且減速盡量不踩煞車...為了盡快開完磨合期,我是有空就自己去開省道,我記得兩周內我就把 1000km開完,然後放寬到 3000 rpm 開到 1250 km, 然後換機油,才放寬轉速到 5000 rpm,直到 5000km 再換一次機油,然後才可以全油門到底,放寬到 6750 rpm...說實在的,忍 5000 km 才痛苦... 不過,這是我最後一部引擎車了...所以還好...----------------另外, 磨合期內,其實也可以觀察到會有少量的吃機油,我幾部車的經驗,大多 5000~10000 km 後就完全不吃機油了
oxxx wrote:這句 不科學呀點解(恕刪) 對,不科學,當作我錯就好請容我說一聲,我錯了....https://www.amsoil.com/p/break-in-oil-sae-30--brk/
訓不訓車和熱不熱車一樣.相信什麼, 就那麼做吧.. 科科當你新車申請到車牌後, 車商的處理就都一樣了啦不論是你第一天發現問題, 還是 1000 公里後發現問題.都只是修俢俢 ... 不會換一台給你, 所以... 嗯嗯 ..真的有問題, 它都會出現啦, 不用太急於一時.最怕的是原本沒問題, 硬是搞到有問題還處理不了.所以, 依手冊行事, 最安心
tjyang wrote:訓不訓車和熱不熱車一(恕刪) 確實,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 開心就好講個真事,我老婆同事 工程師,神A買5年了他很顧車,車上連吃東西都不準,且完全照表操課的性格手冊寫訓車 就完全照作,寧可不上高速公路 更不可能拉轉速5年來車車都原廠保養 車廠開的保養單從沒反對過年年都保乙式險,也年年都出險換板烤外皮 (當然是部分,每年分批進行)他前一台車開8年吧,也是一樣的操作他換車前,大家都覺得他車可接,無奈 售價就是外面車行所告知的估價數字,沒得談這樣子我沒辦法。只能自認... 佩服
oxxx wrote:確實,自己的東西自己(恕刪) 結錄一些我電腦 log 的引擎數據,這是二檔全油門加速,所以節流閥開度接近最大 85.9度的數據,加速到 大約 6000~6500 rpm 我才會升3檔.但磨合期內我決不會這樣開車...四輪驅動車,扭力 46 kg-m 左右, 低檔位全油門用盡引擎的轉速來加速,其時輪胎也不太會打滑,所以還能這樣玩...這部車原廠 0~100 4.9 秒,我改晶片後 不到 4 秒,磨合期後,不捨得開就浪費了 ...通常一段旅程 100~200km, 我全油門 加速到引擎超過 5000 rpm 都會 10 多次以上...這樣應該不算不捨得用車才對...或許大部分的車主即使過磨合其像我這樣開車的也不多.因為改車,我在尋找最合適的燃油,所以常常會抓數據看看退點火與爆震的程度.所以這種數據電腦裡很多但 1檔我就盡量不要這樣玩,畢竟改過引擎..看一些車友常常一檔全油門的,或玩彈射起步的,大約 4萬km就要花好幾萬來修四輪傳動系統...必竟原廠的四輪輪動系統不是設計來給這種引擎輸出用的...我也不想每4萬公里花 5~10萬來修傳動系統...所以沒必要這樣玩...以一部 0~100 4 秒不到的車,市區或山路,2檔全油門的加速,其實剛開始這樣開時,快到會怕...這部車我應該會開 13~15 年...我另一部 2005 Audi A3 2.0T 目前也還沒賣,給家人開,這部車跑得不多14萬公里,這具引擎會吃機油的不少...但我的就是到現在 5000km 換油時,油尺的油位高度連一小格都沒降低,也就是機油消耗低於 50cc,可以說是非常少...另一部 2016 Mazda 3 2.0原本保姆車,但現在也幾乎我在開,磨合期我一樣很堅持...但現在也是幾乎用手排模式在開車...這部車沒力(相對 0~100 4 秒的車來說是沒力,對比Toyota Altils 是還好)...但用手排保持引擎轉速不低於 2000 rpm, 市區加速還夠用.需要時就是油門踩到底,隨便他要 5000還是 6000 rpm 都沒關係---------------我對車漆的要求是原廠高溫烤漆最好,所以我都盡可能不烤漆,很不得已的小傷自己局部噴就好,幾乎所有的保養維修都自己來,原廠我大概也都只回去 1~2年而已,後面的保固自己放棄,自己保養維修就好車要賣就是看年份有行情價, Mazad 3 既然是市區代步為主,沒時間功能正常就好,我大約2年沒打蠟, 連續5個月沒洗車部車了,這幾天下雨終於比較乾淨了...漆面過度保養我覺得也是浪費,即使是 Golf R 沒遇到下雨,我大約也都 2~3個月才洗車,平常把重點髒汙用最不會刮傷車漆的方法局部清潔而已..一年打一次蠟,我看起漆面跟我以前 2~3 個月徹底一次類似小美容的壯框比況也沒差多少, 洗完一樣很亮,漆面也沒什麼顆粒...必竟兩部車幾乎都停室內,車漆其實很好顧,髒無所謂,不要損傷漆面讓漆面變質就好.---Golf R 這部車,我買的時候定價 大約 182.8萬.3年來每年保險費大約都 8000元左右,我保丙適限額車險...回原廠唯一次的保養費是換機油 6瓶,花了 4350 左右這部車開 13~15 年我想換性能電動的四輪驅動車時,能賣多少我並不適太在意...能賣行情價左右就好了
oxxx wrote:講個真事,我老婆同事 工程師,神A買5年了 這沒什麼!!!有一個同事,娶了老婆....怕老婆損耗過度.....3個地方輪流用然後又怕自己損耗過度....每次都很快,草草了事...更神奇的是....他們夫妻倆有志一同認為作太多次,會損耗過度...所以一個月只作一次....現在結婚至今,5年了....很多男同事都在等他跟他老婆離婚....因為大家都認為他老婆可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