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速公路快車道(內側超車道)...

cilen wrote:
==============================================
二、依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
規定:「內側車道為超車道,但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
得以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三、究其立法意旨,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始能以該路段之
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如後方車輛速度較快,且表明欲超車
,仍應讓其先行,至於有關該車是否超速部分,仍請交由國道公
路警察認定及取締。
==============================================
...(恕刪)
這一段還真的是要再推一下
http://ucareicare.net/song.mp3
eychung wrote:
我在大陸開高速公路也是這樣,在內線要超車打左方向燈,表示我要超車請讓開,前方內線車看到就會向右讓開,而不是用大燈閃他,這是不禮貌的...(恕刪)

國情不同方式想法也差異很大,
台灣的行駛習慣及車潮擁擠的歷史比起對岸經驗較長,
要說習慣大大去過大陸也應該明瞭哪邊習慣好,
按台灣自老輩開始就有默契是閃一次燈為提醒(曾幾何時為不禮貌可能是誤會),且方向燈及大燈為大燈較易警覺...
但連續閃燈就有挑釁的味道...包含喇叭(會連續閃並用喇叭應該是龜車不理人檔道),
家裡的女王年輕時行駛高速公路上,
每當他要超車時除了打方向燈外還外加閃一次大燈,
害我連忙問原因深怕出車禍(怕前車以為我們要超車外自己又變換車道),
一問之下結論是要提醒前車自己要變換車道...問是誰說的(同事),@#$%&
這種不正確的訊息到是會一直延續(如不加以說明的話),
所以有些女性駕駛很多不清楚內外線及超車道是什麼,
政府的交通宣導及行駛禮儀、規則還需要多多加強及製定才是。
cilen wrote:
這應該是常有的爭議吧..
之前看過PTT上面Car版的討論文章..
有人發信去問國道高速公路局..回文節錄如下

==============================================
二、依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
規定:「內側車道為超車道,但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
得以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三、究其立法意旨,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始能以該路段之
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如後方車輛速度較快,且表明欲超車
,仍應讓其先行,至於有關該車是否超速部分,仍請交由國道公
路警察認定及取締。
==============================================

也就是說呢..不論是否你在內車道已經到速限..只要後面有人想超車.就要讓人家超車
至於後面的車有沒有超速..不是由你來判斷.而是由警察判斷..

以上
...(恕刪)

這沒有爭議,條文法規依規定後者為主,條文內雖言明"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但是高速公路後來有立"內側車道為超車道"牌誌,依法"內側車道為超車道"為主,
法規就是如此訂定,再拿這條想當理由只是硬凹.

內側超車道 國道上都有宣導阿~~
不過常走高速公路的人就知道,內側有很大的機率被龜車占據
另外... 車多的時候 內側超車道就比較不適用了
因為不可能所有車都擠在中間.... XD


哀瑞克 wrote:
車多的時候 內側超車道就比較不適用了


車多也有不同情況,
有時車多, 只是因為跟在一群車陣後方, 看起來車多, 車速不快 80,90,
但是有彎道或高低差時, 會發現, 只是跟著路隊走...,
原因就是內側路隊長和中線並行, 外線雖沒什麼車, 但是還是被卡住,
沒車要突圍, 也沒車要閃燈示意路隊長讓道. 大家跟著起散步.
外線-給慢車走, 中線-依速限行駛跟上車流, 內線-超車後回中線行駛
關於限速,這個很主觀的東西,有車主認為300km/hr合理,有人認為80km/hr合理,於是產生龜車
與愛開快車兩類駕駛,就好像唸書的時候,有人17歲就可以大學畢業,一般23歲,有人就是得念老
半天才畢業,可是你要求17歲就可以畢業的人得跟你一起混到40歲才畢業,這樣合理嗎?

奇摩這兩天有兩則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05/78/23bcl.html
一個龜速駕駛人 造成80公里塞車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駕駛人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沒有車禍,但就是莫名其妙地塞車,現在英國研究人員找到這種「幽靈塞車」的原因。他們發現,塞車的主要原因莫過於緊急煞車、任意變換車道與大卡車相互超車。這份研究顯示,一個差勁的駕駛人製造的「交通海嘯」可能影響80公里遠的交通。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工程數學系博士威爾森與其數學家同僚,以英國最忙碌、長16公里的M42高速公路為例,進行開車行為分析。威爾森說,結果發現,在正常情形下,變換車道、猛踩煞車等行為都可能造成交通上的「超完美風暴」,進而導致「交通渾沌」。

威爾森利用M42的資料,建立交通流量的數學攻勢,他發現變換車道等小行為,能造成周邊車輛稍微減速,這個速度上的小差別,在每部跟在原車後的車需減更多速度的情形下被擴大。

該過程造成「走走停停波」,牽涉其中的車子被迫無法以該有的速度行進。他說︰「走走停停波是由個別車輛的極小行為所造成,在某些情形下達到臨界點,致使微不足道的小行為導致殃及數百部車、車陣綿延數公里長的大變化。」他指出︰「這種幽靈塞車的空前紀錄為80公里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06/1/23d6o.html
高速公路也有蝴蝶效應,塞車是駕駛人踩煞車?
英國數學家模擬高速公路的車流,結果發現,如果駕駛人任意變換車道,甚至採下煞車,都有可能導致後方的車流打結。對此,高公局交管組長康志福表示:變換車道原本就會導致後方車輛的車速放慢,連帶影響車流的順暢。此外,地形也佔了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康志福說:台灣地區丘陵地形的路段,例如:新竹關西,桃園林口,因為爬坡的關係,也會導致車速下降,因此用路人常常會發現:明明前方沒有路況,但車速就是會放慢。快慢落差之間,比較容易出現追撞,不可不慎。(彭群弼報導)

根據媒體報導,兩名英國的數學家,透過數學模擬的方式,發現英國一條最擁塞的高速公路,如果有駕駛急踩煞車,甚至變換車道,都有可能導致後方擁塞,模擬的結果,有如混沌理論所提及的蝴蝶效應一般,一個小小的變化會導致後方的交通大海嘯:影響距離甚至遠在八十公里以外!

對此,高公局交管組長康志福表示:觀察高速公路的駕駛行為,如果所有駕駛都保持穩定前進,並且不要任意變換車道,原則上高速公路的服務水準可以保持再最佳狀態,換言之,只要用路人踩用一字長蛇陣的方式開車,大家首尾相連,就可以達到最高時速,當然,這是所謂的超完美狀態,實務上根本不可能。

因此大小型車流的交會,快慢車速之間的超車行為,都會影響後方車流的順暢,以雪山隧道為例,為了避免進入雪隧之前,因為大型車的車速較慢,影響後方車流,因此在局部路段實施大客車專用道,一方面可以讓大型車按照本身的車速前進,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小型車與大型車的交會,導致車速放慢。康志福說:用路人的變換車道行為可能只有短短幾秒鐘,但跟在後方的車輛必須減速,每部車如果都減速,後果可見一斑。

康志福說:台灣地區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現象就是高速公路沿線的高度落差,因此常見塞車的地點幾乎清一色都是丘陵路段,爬坡與下坡之間,導致林口、關西、三義等地常常成為交通瓶頸,改善有限。換言之,除非將高度齊一,否則尖峰時間出現塞車,受車流速率不一的影響,會影響行車順暢,多少有些非戰之罪。

用路人如果發覺發現,明明某些路段根本沒有交流道上下,但就是會放慢或者突然可以加速,快慢之間的原因,搞不好只是幾公里裡以外,某個駕駛人為了閃避前方超車的駕駛,踩下煞車的後果。而忽快忽慢,很容易發生事故,用路人要謹慎注意。


以上兩則雖然是新聞,但我想重點應該在於交通塞車模式的學術研究,證實了變換車道和龜速車對交通的影響看似小但其實影響很深。在次請大家行車時,若定速行駛又沒有要超車的話,請大家儘量將內車道讓出來給有需要的人,交通順暢大家都可以省時、省油又安全。
內線龜車多,高工局也要負一點點責任,告示牌應該直接標明 內側車道為超車「專用」道,這樣比較清楚。
bmw_m3 wrote:
我們應該多學習德國的...(恕刪)


小弟也認同bmw_m3兄的說法,曾在德國開過快車,我時速150kph時,從我旁邊向「射箭」一樣射出去的人,還是一樣射回到慢車道。

快車道不一定是留給愛違規的人用,也許,他載著人性命垂危?他載著寶貝老婆快生了?呼籲大家多替別人著想,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
simonyou wrote:
小弟每天都要跑高速,...(恕刪)


小弟有個點子想要建議高工局,先在這邊請教一下各位前輩有沒有破綻:

既然很多烏龜喜歡走內線,那就想辦法讓他們「不想走」內線:將內線地面刻畫出一道一道的橫向線條,線條的深度和間距稍做計算,讓他的車體在80~120kph之間都會發生嚴重的共振,聲音大到他的音響、車內講話聲音聽不到。

這種橫線在煞車時可增加車輪對地摩擦係數、尖具排雨效果。

缺點是國家要花些錢才能全面刻畫這種線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