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一定要填充純氮氣嗎? 若填充一般空氣對輪胎真的比較傷嗎?


無[明]份的浪漫 wrote:
我打算用石油氣...對气車較好一點...咬地較好

我打算灌氫氣,
車子可以飄起來~~
99.9%跟80%差別可以很大

99.9%的酒精和80%乙,前者可以拿來刷光學儀器嗎!!?
其實輪胎充填"氮氣", 早已行之有年, 特別是飛機, 賽車的輪胎都會充氮. 原因是在類似極端的運作條件下, 充氮的輪胎, 確實比充空氣的輪胎安全得多. 至少爆胎及輪胎爆炸起火(*註1)的風險大幅降低. *註1 : 激烈的氧化就是燃燒或爆炸, 所以在缺氧的環境, 是不易燃燒的 !)

當然, 我們一般的車輛的行駛狀況, 與飛機及賽車不同. 但"輪胎充氮"確實有其作用. 拜讀了這麼多人所發表的意見, 我想澄'清一些誤解.

首先, 保持"適當的胎壓"才是王道 !! ... 這是千真萬確的. 適當的胎壓可以降低輪胎磨耗, 節省油耗, 提高安全. 這點可以參考各大車廠或輪胎廠的聲明.

問題是... 有多少駕駛真的定期檢查胎壓 !?

針對這點, 充氮的輪胎漏氣的速率比充空氣慢 (有一些研究顯示約慢 3~6 倍). 故有利於長時間維持"適當的胎壓". 因為氮氣分子比氧分子大一些(*註2), 再加上未經乾燥處理的"壓縮空氣"含有大量的水氣, 水的分子更小, 更容易穿透輪胎造成胎壓降低. *註2: 氮分子大約比氧分子大 0.02 奈米, 氮氣產生機就是利用這一點來分離空氣中的氮氣及氧氣. 我想有人可能認為從元素表上看氧的"分子量"比氮大, 而認為氧分子比氮分子大. 這是錯誤的. 氧分子確實比氮分子重, 但氧的動力學直徑比氮小.

假如駕駛有良好的習慣, 定期給輪胎充"空氣", 當然不見得需要灌氮氣.

但問題是, 一般汽修廠或輪胎廠用來打氣的"壓縮空氣", 有經過"過濾"及"乾燥"處理嗎 ? ... 答案是"沒有", 不信您自己確認一下. 而大家都知道"大氣"中含有大量的水氣 (夏天相對濕度動輒 80%, 下雨天更是達到 100%) 及懸浮雜質. 正如一些板友所說, 您所灌進去的空氣中所含的"水氣", 才是高溫下胎壓變動的元兇. 氮氣的膨脹率雖比氧氣低, 但差異有限 (請注意, 這裡的空氣並不符合"理想氣體"的條件). 大家都理解水加熱很容易產生水蒸氣.

那是否有人會問, 難道灌氮氣就不會有"水氣"了嗎 !? ... 我不清楚"氮氣鋼瓶"的氮氣有多乾燥. 但一台"正常運作"的氮氣產生機所製造的氮氣是非常非常"乾燥"的 (*註3 : 乾燥度達壓力露點 < -40度C, 如果您對衡量水的乾噪度有概念, 您會了解這有多乾燥). 因為氮氣產生機是利用"氣體分子的大小差異", 借由"碳分子篩"或"中空膜"等介質來"分離"空氣中氮氣及氧氣, 而同時因為水分子比氮氣和氧氣都小, 故空氣中的水分子更容易被分離. 因此氮氣產生機分離空氣中氧氣及水氣後所保留的氮氣是非常乾燥的.

我要強調的是, 就我所知許多車廠, 汽修廠, 輪胎廠的所謂"高純度氮氣機", 根本早就掛了 !! ... 而掛掉的氮氣機所打出來的根本就只是"空氣". 為什麼我這麼說 !? 因為前面說到氮氣產生機是利用氣體分子些微的大小差異, 以"碳分子篩"或"中空膜"等介質來"分離"空氣中氮氣及氧氣. 不管是"碳分子篩"或"中空膜"都很怕被空氣中或空壓機的"油份"所污染(也就是被油分子堵塞). 而被油分子堵塞的"碳分子篩"或"中空膜"都會失去分離氮氣及氧氣的功能. 因此氮氣機的前段一定要有精密的"油份"過濾器, 而且要定期更換濾心. 但是許多廠商並未定期保養他們的氮氣機, 包括國內一些知名大廠, 或連鎖店. 不信的話, 如果您有氮氣純度儀(或氧氣純度儀)測一下就知道. 再告訴大家一個"密秘", 有不少廠商的氮氣機上的"純度"顯示面板, 根本是"造假"的, 特別是那些顯示氮氣純度 > 99.9%, 那只是一個"獨立"的顯示面板, 只要送電就會跑到 >99.9%. 所顯示的純度根本與氮氣純度無關.

另外, 氮氣不是"鈍氣"族, 但氮氣分子很穩定, 故與其它物質反應的能力很差, 故在工業上經常稱為"惰性"氣體. 這樣的特性經常被用在工業上抑制"火災", 食品保鮮等. 因為用氮氣取代空氣中的氧氣, 可大幅降低"氧化"的反應.

最後, 輪胎充氮所需的純度與輪胎的"胎壓"有關. 一般小車的胎壓在 32 psi 左右, 充氮的純度只需約93~95%就可以. 如果是卡車或巴士等大車的胎壓(通常 8~9 kg/cm2G)遠高於一般小車, 那充氮的純度約需 98%. 飛機輪胎的壓力更高, 需要的充氮純度可能高達 99.5%. 這是與大氣中"氧氣"的"滲透壓(分壓)"有關, 前述的充氮純度可維持各種輪胎中的"氧氣滲透壓"與大氣中氧氣分壓達到平衡. 所以輪胎充越純的氮氣越好, 是一種迷思, 並非事實.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參考下述 blog :

http://tirenitrogen.typepad.com/tirenitrogen/


synthetic_lee wrote:
氮氣不是"鈍氣"族, 但氮氣分子很穩定, 故與其它物質反應的能力很差, 故在工業上經常稱為"惰性"氣體...(恕刪)


惰性氣體(inert gases)這裡有定義上的不同。
國內常見的定義是將週期表的第18族,定義為惰性氣體。
但也有化學書上將活性低的氮氣,也稱之為惰性氣體。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synthetic_lee wrote:
其實輪胎充填"氮氣"...(恕刪)


長了知識,謝謝
到頭來果然還是為了要減少氧氣(氧化)、水氣(熱漲冷縮)等雜質的影響
選擇氮氣的原因是...他是大氣中最多的氣體

對於提升性能一點幫助都沒有啊XD

synthetic_lee wrote:
我要強調的是, 就我所知許多車廠, 汽修廠, 輪胎廠的所謂"高純度氮氣機", 根本早就掛了 !! ... 而掛掉的氮氣機所打出來的根本就只是"空氣". 為什麼我這麼說 !? 因為前面說到氮氣產生機是利用氣體分子些微的大小差異, 以"碳分子篩"或"中空膜"等介質來"分離"空氣中氮氣及氧氣. 不管是"碳分子篩"或"中空膜"都很怕被空氣中或空壓機的"油份"所污染(也就是被油分子堵塞). 而被油分子堵塞的"碳分子篩"或"中空膜"都會失去分離氮氣及氧氣的功能. 因此氮氣機的前段一定要有精密的"油份"過濾器, 而且要定期更換濾心. 但是許多廠商並未定期保養他們的氮氣機, 包括國內一些知名大廠, 或連鎖店. 不信的話, 如果您有氮氣純度儀(或氧氣純度儀)測一下就知道. 再告訴大家一個"密秘", 有不少廠商的氮氣機上的"純度"顯示面板, 根本是"造假"的, 特別是那些顯示氮氣純度 > 99.9%, 那只是一個"獨立"的顯示面板, 只要送電就會跑到 >99.9%. 所顯示的純度根本與氮氣純度無關.

(恕刪)


大大您說的屬實的話
那我們就白吵了。

難怪我都分不出來。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synthetic_lee wrote:
其實輪胎充填"氮氣", 早已行之有年, 特別是飛機, 賽車的輪胎都會充氮. 原因是在類似極端的運作條件下, 充氮的輪胎, 確實比充空氣的輪胎安全得多. 至少爆胎及輪胎爆炸起火(*註1)的風險大幅降低. *註1 : 激烈的氧化就是燃燒或爆炸, 所以在缺氧的環境, 是不易燃燒的 !)


見鬼了......第一次聽到輪胎爆胎會起火的????請問你是哪聽來的??你是在輪胎裡打瓦斯還是氫氣
我以前工作是輪胎業從未聽過輪胎爆胎會起火
砂石車後輪咬死磨到爆胎也未見起火

synthetic_lee wrote:
針對這點, 充氮的輪胎漏氣的速率比充空氣慢 (有一些研究顯示約慢 3~6 倍). 故有利於長時間維持"適當的胎壓". 因為氮氣分子比氧分子大一些(*註2), 再加上未經乾燥處理的"壓縮空氣"含有大量的水氣, 水的分子更小, 更容易穿透輪胎造成胎壓降低. *註2: 氮分子大約比氧分子大 0.02 奈米, 氮氣產生機就是利用這一點來分離空氣中的氮氣及氧氣. 我想有人可能認為從元素表上看氧的"分子量"比氮大, 而認為氧分子比氮分子大. 這是錯誤的. 氧分子確實比氮分子重, 但氧的動力學直徑比氮小.



充氮的輪胎漏氣的速率比充空氣慢我還第一次聽到請問您的研究顯示是出自於那裡麻煩告知一下

水分子能穿透輪胎你想太多了如果水分子能穿透輪胎
你家的洗衣機早就漏水了因為洗衣機防水油封就是橡膠~~~潛艦也早就沉光了

輪胎會自然慢慢漏氣根本不是你講的什麼高深分子學

輪胎與輪圈咬合處,工業技術再怎麼進步也不能保證100%密合的原因才是會導致自然慢慢漏氣
的主因
還有輪胎撞擊坑洞多多少少就會移動到輪胎與輪圈咬何處一移動就會產生些微空隙讓高壓氣體
有機可乘洩漏





廠商強調的打氮氣不外乎是膨脹與胎壓問題

說句難聽點只要輪胎與你的懸吊沒有問題與正常駕駛下就算大熱天高雄跑到台北跑高雄
輪胎的溫度根本不足以加熱空氣與水氣讓它膨脹數倍

別再聽廠商胡說八道與那些不懂裝懂的人再亂掰

自己實驗最準買支胎壓計晚上打足磅數測一下記錄下來
隔天市區開個一小時測一下
高速公路開個一小時測一下
你就知道打"空氣"對胎壓的影響真的很小小到你可以忽略




derliang wrote:
He,Ne,Ar,Kr,Xe,Rn等氣體則是惰性氣體{恕刪)

我想到
害你阿哥三年(台語)
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
這些氣體很久以前提煉不易
稱為貴重氣體(貴氣)
又因為活性低(化學反應慢)又稱為惰性氣體
剩下的就要查書了

氮氣因該是化學性質穩定以及取的容易
工業以及食品業所使用的低活性保護氣體就是氮氣
氮氣稱為惰性氣體也不為過吧
輪胎打氮氣好不好?
F1也打氮氣你說好不好?
原理不贅述
但是現實無法讓你百分百打氮氣
市面上的氮氣機
說穿就是高級一點的濾水裝置
別說車行騙你
車行自己也不懂
以前有做過不客觀的實驗
用整桶純氮氣(像乙炔一樣)
多次灌氣放氣.....
出去跑一圈18標
回來量胎壓34PSI-->36PSI
有沒有效果 (一般空氣37PSI)
路感比較Q(感覺還沒胎壓明顯)
結論:有免費就打(真是氮氣嗎)
要花錢就罷(不須自我安慰)
首先"輪胎起火"確有其事. 不過可能只發生在"極端"的操作條件, 例如 : 飛機輪胎. 板友可上網搜尋下則新聞.

2010年4月14日 ... 國泰航空1架客機迫降香港機場輪胎起火8人受傷 !

另外, 大家若有疑問, 可以參考"Bridgestone"下述網址 :
http://www.bridgestonetrucktires.com/publications/03v8iss3/ra8.asp

其中說到 :

How does nitrogen help?
... It might take six months to lose 2 psi with nitrogen, compared to just a month with air.
... 用"氮氣", 輪胎約每6個月漏失 2 psi 的壓力, 而相對地用"空氣"則需 1個月就漏失同樣的壓力.

我想冗長的測試報告大家不見得有興趣, 或者有些人會更進一步質疑測試報告.

大家可以選擇您相信的. 但各大車廠或輪胎廠絕對異口同聲強調 : 保持"適當的胎壓"才能讓輪胎及車輛發揮其設計的性能. 而不適當的胎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輪胎磨耗, 提高油耗, 甚至有安全的顧慮.

不管是充氮還是灌空氣, 還是要經常保持"適當的胎壓". 而輪胎充氮對予長時間維持胎壓有明顯的幫助. 因為充氮輪胎漏失胎壓的速率比充空氣慢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