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 加上【時間觀念】的後續討論篇


Chris Tsai wrote:
我這句話是在回應你的質疑:
「話都是你自己說的 那條公式告訴你施力於地面時會大量耗損?」
而我說的「消耗」指的是引擎輸出在起步時大部分因摩擦力而轉換成熱能 而沒有完全作用在車輛上
所以就算從 a = P/mv 這個公式,v=0時也不會得到無限大的a(恕刪)

還在凹? 那個式子告訴你引擎起步大部分動能因摩擦力變成熱能? 然後 後續加速就不會變?
都在自己編故事嘛~
你連為啥車動能不能轉換成速度都不能解釋....
還 a = P/mv ,v=0有解? 引擎提供馬力是看輸出結果的喔? 自己編的公式 自己亂凹?
去看看 Bugatti的實際數據再來掰吧....

Chris Tsai wrote:
那就麻煩請你回答了
如果我們開兩輛一模一樣的市售"自手排"車(排除換檔技巧的差異)去跑直線加速賽
我是檔檔紅線讓轉速儘量維持在馬力峰附近
你是檔檔2千~4千轉維持在扭力峰附近(恕刪)

很簡單 因為同檔之下車速度正比於引擎轉速
你是在拉引擎轉速!
之所以可以拉轉速
是因為扭力已經大到可以自由推動輪胎
不然最大馬力這麼好用 不是跟所在檔次無關嘛
你幹嘛不六檔起步啊? 喔~因為沒力嘛...
懂了沒? 不懂要說阿~
Road and Track與Car and Driver集團,所測試過近三年來約120種車款的資料統計圖:

附上資料分析
0-60MPH:

0-100MPH:
壓縮米 wrote:
實際上,車子的移動行為,都是基於牛頓力學-力平衡+力矩平衡.


從能量的觀點看,車子的移動行為每個瞬間也都進行著能量的轉換。
不是車子基於在牛頓力學移動,而是車子在移動,你試著用牛頓力學去描述這個行為、分析這個行為。
物理的現象又不是只有一種分析分法,只能有一種描述方式。
力平衡是對的,難道能量守恆是錯的 ?

壓縮米 wrote:
力平衡概念的延伸就是負載的概念.才可理解,為什麼不同檔位,在同一巡航速度會有不同引擎輸出值:例如前面提的219hp 280hp.差的61hp到哪了?

標示功率值是指該轉速引擎"最大可提供"的功率,不等於實際作用功率.

同速度不同檔位,可提供的不同推力,造成不同加速度.即使不同檔位,在固定的巡航車速,所需要的推力是相同的.也就是維持巡航速度下,阻力=實際推力,和引擎可提供的推力不同.

簡單的說,車輛加速過程,既要提供推力又要提升轉速,可加速就表示:還有多餘的推力,也就是未滿載!只有達到極速時才引擎才真正輸出標示功率.


以你舉的阻力為例,車子愈到阻力 f ,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車子對外施力 f ,施力的速度同車速 v
P = mav + fv
你在力學分析所看到的力,會作功的就該加進去。用能量去分析不會看不到這些東西。
另外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微分,時間因子早就存在了,並不是功率的關係。
目前討論的東西也都是瞬間的狀態,還沒動起來。

newman1030 wrote:
Road and Track與Car and Driver集團,所測試過近三年來約120種車款的資料統計圖:

原來已經有人統計過了
幫忙解釋一下這張圖怎麼看
左右兩半分別是馬力重量比和扭力重量比 對 0-60和0-100mph加速所需秒數
分別對每張圖去做線性迴歸分析
而圖中的R平方 則是數據的相關係數 愈接近1代表相關性愈高
從分析結果可知
不論是0-60mph還是0-100mph的加速
都是馬力重量比的相關性較高
但扭力重量比也不低就是了
ACON99 wrote:
很簡單 因為同檔之下...(恕刪)

你還是沒回答誰會贏
不敢回答就說啊

六檔起步得不到最大馬力,也得不到最大扭力
要反駁也拿點有意義的東西吧

Chris Tsai wrote:
你還是沒回答誰會贏不...(恕刪)

回文 #95
裝傻很厲害喔

ACON99 wrote:
回文 #95裝傻很厲...(恕刪)


他在比同一台車的轉速區間

你拿不同車不同馬力來比

雞同鴨講

不同車也能這樣比算你厲害
壓縮米 wrote:
簡單的說,車輛加速過程,既要提供推力又要提升轉速,可加速就表示:還有多餘的推力,也就是未滿載!只有達到極速時才引擎才真正輸出標示功率.
再回到a=P/mv,馬力曲線得到的是"標示功率",既然實際作用的功率未知,所以用這式子計算加速度是錯誤的.

只有達到極速時才引擎才真正輸出標示功率? 這句話我不同意
多餘的推力=ma 就是加速度的來源,而多餘的推力等同於多餘的功率
多餘的功率P作用在質量m速度v的物體上 就會得到加速度a
而你說馬力曲線得到的是"標示功率",同樣的扭力曲線得到的也只是標示力矩啊
不管你引擎的輸出是50%還是100%,輸出多少扭力 乘上轉速後就是輸出多少馬力啊

壓縮米 wrote:
再強調一次,加速度只和所受淨力及質量有關和所處速度無關!

你說的沒錯
但是定功率下,物體所受淨力和速度是成反比的
我在時速50km/h下8000rpm輸出150hp 和 時速100km/h下8000rpm輸出150hp
理論上產生的輪上推力50km/h時會是100km/h時的兩倍,自然50km/h的加速度也是兩倍

壓縮米 wrote:
一定有人會問,用扭力觀點不也有同樣情形?實際推力不等於可輸出的推力?
等速運動是這樣沒錯.力的傳遞是這樣:(引擎扭力->傳動軸扭力->輪上推力) vs (阻力)
等速前進:可輸出推力>=阻力,輪上推力=阻力 (未滿載)
可輸出功率>=負功,輪上功率=負功 (未滿載)
加速:輪胎沒打滑的情況,可輸出推力=輪上推力>阻力,使車輛得以加速.
可輸出功率=輪上功率>負功,使車輛得以加速.
扭力和力都是力的單位,可藉由曲軸或齒輪轉換.
功率是單位時間內輸出能量的單位,無法藉由曲軸或齒輪轉換
可輸出的推力,可以由扭力值換算,而實際輸出功率(負載功率)未知,也就不能直接求得推力.
可輸出的功率,可以由扭力*轉速值換算

不管是輸出的推力或是功率,只要是超出阻力(負載功率)的部分就是做用在加速上
只要所有條件為已知,不管是從扭力或是從馬力來推導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輪上輸出扭力/胎半徑 = F = ma = 輪上輸出功率P/v, v = 胎周長*輪上轉速

式子換來換去結果都是一樣的,用扭力或功率算都可以
但問題在於引擎輸出和輪上輸出的差異
在不計車輛內部耗損的理想狀況下:

  引擎輸出功率===輪上輸出功率
    ||        ||
   引擎轉速    輪上轉速
    *        *
  引擎輸出扭力=\=輪上輸出扭力

上面講的跟是不是100%標示數據都無關,任何時刻都成立
當所有條件由已知改變為 齒輪比為單一變數的話
輪上推力和輪上轉速會因齒比而改變,但輪上功率不會
所以當多數條件都是未知時,看引擎馬力值是比較可靠的
Chris Tsai wrote:
只有達到極速時才引擎...(恕刪)

引擎輸出功率===輪上輸出功率 OMG!
#88 #95
我還找不到哪台車是固定功率在起步加速的
汽車做功路徑有瓶頸 不在動能 在施力上
如果起步功率跟最大功率不同
你的假設有啥好講的? 還可以不計能量損耗 都對哩?

使用固定扭力在起步加速的車卻是有喔

美國的警車為了起步加速 需要低轉大扭力
特別去裝[機械增壓]
而不是[渦輪增壓]

講得好像功率最重要
扭力交給變速箱就好
那怎麼沒看到全世界的車
每種馬力級數就用同一種引擎?
反正只要看功率就好阿
卡車賽車轎車通通都一樣啊
完美的能量論點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