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請先看 FerrariChat.com

Dr. Ali E. Haas (AEHaas)談機油

http://ferrarichat.com/forum/faq.php?faq=haas_articles

在從推薦機油中打(*)....從最推薦中看能挖到東西沒..


植物合成酯類才是新趨勢...



http://www.renewablelube.com/


延伸討論


http://www.bobistheoilguy.com/forums/ubbthreads.php?ubb=showflat&Number=1173821#Post1173819



http://www.bobistheoilguy.com/forums/ubbthreads.php?ubb=showflat&Number=893022&fpart=1



M3Forum.com Discussion Boards


http://www.m3forum.net/m3forum/showthread.php?t=172664



豬頭剋星 wrote:
別忘了還有台灣流行的神人手指搓揉油膜認證 ...(恕刪)

關於這一點不見得台灣才有,手指搓揉的目的是要看換下的油有無引擎不正常的磨損金屬粉
貼一下最近改換的機油~~
RED LINE 0W-40
API Service Class SM/SL/SG/CF
Viscosity Grade SAE 0W40
Vis @ 100°C, cSt 15.1
Vis @ 40°C, cSt 81
Viscosity Index 197
CCS Viscosity, Poise, @*C 57@-35
Pour Point, °C -60
Pour Point, °F -76
Flash Point, °C 218
Flash Point, °F 424
NOACK Evaporation Loss,1hr @ 482°F (250°C), % 9
HTHS Vis, cP @150°C, ASTM D4741 4
以前用AGIP 5w-40油溫很容易100度以上~~
現在換RED LINE後油溫不容易100度以上~~
以上大家參考~~
機油是暴利
teabox wrote:
***商人喜歡市場越...(恕刪)
小弟的經驗~~如果用手能摸出鐵削~~我想引擎應該早就開去了~
我的是用免洗杯盛裝機油心的舊油來看~~鐵削一定有~~多與少~~但都是非常細小的~~

瘦瘦龍 wrote:
貼一下最近改換的機油~~
RED LINE 0W-40
API Service Class SM/SL/SG/CF
Viscosity Grade SAE 0W40
Vis @ 100°C, cSt 15.1
Vis @ 40°C, cSt 81
Viscosity Index 197
CCS Viscosity, Poise, @*C 57@-35
Pour Point, °C -60
Pour Point, °F -76
Flash Point, °C 218
Flash Point, °F 424
NOACK Evaporation Loss,1hr @ 482°F (250°C), % 9
HTHS Vis, cP @150°C, ASTM D4741 4
以前用AGIP 5w-40油溫很容易100度以上~~
現在換RED LINE後油溫不容易100度以上~~
以上大家參考~~


請教一下,油溫容不容易100度以上,
是看你貼的這些數據中Red Line的VI值比Agip高嗎?
VI值高油溫就不容易超過100度,是這樣嗎??
很好奇,VI值要多少以上才算耐高溫...
這是官網的數據~~
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
但實際使用就是這樣~~
aztt wrote:
VI值高油溫就不容易超過100度,是這樣嗎??
很好奇,VI值要多少以上才算耐高溫...


我開始文章內容就有提到VI值部分,跟所謂耐高溫無關喔!

VI值越高,代表該油品在引擎高低溫工作環境的流動性差距越小,也就是引擎工作環境較低溫時,機油不會太黏。

也就是說,除了看機油VI值(黏度指數),如果市場有一種油品(假設)是0W-60,因為要保持高低溫差下的流動性變化不要太大,一般VI值也不會太低。

但以上均反應任何油品的物理特性,高溫下越黏的油通常低溫會更黏,要克服就是要加許多添加劑改良,或所謂VI指數提升劑。

其實機油也是油品之一,基本性質特性都一樣,只要大家觀念不要想複雜,過度神化或追逐某一特規,其實機油的選擇也可以很簡單。

永遠記得,凡事有一好沒倆好,不要自己高估了人類所謂的科技。
那請問大大
目前口袋名單有2個選擇
1.SELENIA 20K 10W-40
2.Shell Helix Ultra 5W-40

一公升都約在250~270之間
我的車是03"現代COUPE2.0里程105XXX
目前用飛寶5W-60油耗為10.5km/l 開車習慣市區:高速約3:7
有時候會大腳拉轉

那請問一下20k真的可以撐到10000km再換機油嗎?
或Shell Helix Ultra 5W-40會比較適合我的車呢?
希望引擎運轉可以順一點,目前的飛寶5W-60拉轉不錯
不過引擎聲有點大,油耗好像也不是挺漂亮
大大說的5W-30是節能機油吧?
不過對於老引擎而且我有時候還會拉轉來說
5W-30會真的適合嗎?預算1公升300元以下
不會有斷貨之虞的產品,想拿一箱以上持續使用


麻煩大大可以給我建議了~~~感激不盡

skylinegtr73 wrote:
1.SELENIA 20K 10W-40
2.Shell Helix Ultra 5W-40
...(恕刪)


我只用過SHELL HELIX 5w40....沒用過SELENIA 20K 10w40

以認證來說 SHELL等級較高.....MB229.5
1.SELENIA 20K 10w40 半合成
ACEA A3, API SL/CF, FIAT 9.55535-G2, VW 500.00-505.00, MB 229.1
2.SHELL HELIX ULTRA 5w40 全合成
API SM ACEA A3/B3/B4 BMW LL01 MB229.5 VW 502.00/503.01/505.00

讓我選 我會選SHEL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