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全,買尾巴短的小車請考慮潰縮區.

我覺得拍郎說的有道理.

國外大家習慣保持行車安全距離,有充分空間可以抵銷追撞,還有煞車距離大可以減低撞擊力,
但是國內行車習慣喜歡咬屁股,空間相對縮減。

另外國外大卡的行車習慣比較不會變換車道,咬小車,這也有關係,一般轎車追撞破壞力應該還好,後車急煞點頭,反而自己潰縮。

如果要做後撞測試可能要國內自己做,符合行車環境。

拍郎 wrote:
遭後撞時若是被夾在中...(恕刪)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對我的定議,Lupo, Yaris, C2, SWIFT,Vios,March不管有尾沒尾都是小車吧!!
TEANA,Accord,Camry,A6這類的才算有尾的大車...:P
如果有後座乘客在的話,我覺的這類的大車,對我來說比較有保障!
純屬個人觀感!
被後撞應該是還好吧

頂多是被推著跑@@"

除非前面沒路了...那真的慘了

iunknown wrote:
5. 至於潰縮區要多大,似乎沒有公正單位給我們答案。


既然沒有答案~為何會有你標題的請考慮潰縮區?哪台小車會椅背直接貼後門的
這很沒根據就下的結論~終究只是感覺罷了~
只要有行李空間有備胎室也一定會有所謂的潰縮空間小如SMART也有30CM的行李箱深度
萬一公正單位實驗出來只要10CM以上潰縮就安全無虞~那你這篇的意義何在??
但既然你自己也是憑感覺做出的結論~就不應用肯定句說


這種標題跟
[要安全 請買歐洲車別買國產車]一樣
5. 至於國產車安全還是歐洲車安全,似乎沒有公正單位給我們答案
所以要安全 請買歐洲車別買國產車
(用感覺下標題人人都會)

後撞我覺得車體剛性還比較重要
有台國產1.6低速擦撞我家的VOLVO 760屁股一邊~
大燈破葉子凹引擎蓋翹~760連漆都沒掉保桿染上他的漆而已
拒買三星.拒買htc
國家地理頻道有撥出過德國的高速公路
路的厚度是美國州際公路的兩倍-->非常平坦
維修的踏實
先進的管理科技
全國有三十六台直升機隨時待命
要讓高速公路上面出車禍的人可以在15分鐘內送到醫院
很大的轉彎半徑
4%以下的坡度,etc
每年還是會死掉6000人左右
Why?
裡面有好幾個場景
不管是BMW或是benz
時速超過兩百多 一失神
就是死. 安全氣囊一百個也沒用
我想 遵守台灣現行的法規 別亂開
有定期保養 愛護車子
正常情況下大概什麼車都安全^^
行駛中備後車追撞,傷害是比較小的,因為被撞的車能量會轉成向前,但如果停止時車尾被撞
,那傷害很嚴重的(因為停止時,煞車是踩住的)
之前就有則新聞,一台賓士車,在停紅燈時,被一輛箱型車撞上,賓士車被撞到只剩車頭.
greatjms720925 wrote:
而且大大舉的例子有點奇怪,當然任何車子跟大卡車(海龜蛋)碰撞是一定輸的,但是你怎麼不說有包海綿的蛋跟沒有包海綿的蛋同時跟海龜蛋撞呢?
在固定的受力中,包有海綿的蛋跟海龜蛋撞如果受力的話海綿會形變,但是蛋可能平安無事。
那沒有包海綿的蛋一定會比較吃虧的。
(恕刪)


我沒有把卡車放進比喻內....(比較好簡化說明).

海龜蛋指的不是卡車或有尾無尾, 只是說明車室剛性,
A蛋和B蛋都是小汽車.
比較弱的用雞蛋來比喻,比較強的用海龜蛋來比喻.
一樣強就雙方都是雞蛋或都是海龜蛋.
雞蛋海龜蛋都可以是有尾或無尾小車, 差異只在於設計時對車室剛性的要求.

應該是說有尾比無尾可以多吸收一些撞擊能量
沒有尾巴潰縮去吸收能量, 表示較多能量會傳遞到車室剛體上.

假如兩顆蛋追撞的能量是100,
首先海綿(潰縮區)強度比較弱的那一方會先形變並且吸收了一些撞極力, 假設剩餘能量是80
另一方的海綿(潰縮區)也開始形變並且吸收了一些撞極力, 假設剩餘能量是60
海綿都扁了,剩餘的60的能量就會施在兩顆蛋的蛋殼,
這時跟海綿已經無關了, 假設兩顆蛋殼都能擋住70以下的能量.
兩顆蛋就彈開........當然重量輕的可能彈比較遠.不過雙方蛋體都沒事.
只有海綿變形而已.

假如雙方或任一方蛋殼受不了60的能量, 這時就是比誰的殼(車室剛性)比較強硬
蛋殼弱(車室剛性差)的一方應該會先裂掉甚至變成潰縮區.
變成海龜蛋把雞蛋撞濫........這時雞蛋就沒辦法靠被撞走來消耗能量.

連續追撞其實也是一樣的. 還是靠被撞走把能量傳到最前面一顆蛋.

海綿的功用是吸收能量, 海綿越厚當然越好.如果雙方海綿厚到不行, 能量幾乎不會傳到蛋殼上.
不過當撞擊能量超過海綿能吸收的程度時, 誰的蛋會破跟他有沒有包海綿沒關係,
而是要看他的蛋殼夠不夠硬. 海綿包的厚的不一定是較安全的一方.
殼硬到能擋住撞擊不破裂的才是較安全的一方.
不過海綿包厚一點可讓雙方都有好處, 起碼撞擊能量被吸收掉不少.

所以沒有尾巴的車, 車室剛性要設計更強一點才行

如果是被砂石車高速追撞. 對方動量實在太大了,
光是潰縮區能吸收的能量應該很有限 ,
對一般小汽車而言, 直接看車室剛性區域能否完整不變形比較有意義.
不要像是被撞破爛的雞蛋,車室當場變成潰縮區,
只是車體輕微變形被撞飛算是最理想的情形了.



PS:大家車頭都有設計潰縮區,但是彼此潰縮區強度有差異,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雖然潰縮區本來就是用來撞濫的, 但是強度太弱也很尷尬....對方鈑金凹陷我方車頭全毀

剛性結構先崩潰的那一輛車應該會吸收比較大比例的能量,
畢竟它的部份車室變成對方的潰縮區了.........
潰縮區就是用來吸收能量的.
iunknown wrote:
1. 從善如流,改了標題,因為我覺得該網友的建議很有道理. 討論的是潰縮區,這也是我的本意。(

既然如此, 那你這一段話也可以順道刪掉了:
iunknown wrote:
但是後撞幾乎沒有,連氣囊被動保護也沒有

請問一下, 再汽車遭到來自後方的撞擊的時候, 哪一顆氣囊應該要爆? 還是說氣囊應該要裝在哪裡, 才可以達到 "被動保護" 的作用?


這個版還真是充斥著一堆似是而非的言論......
人生?大哉問!
我想不管大車或是小車…先從『安全』這兩個字的定義開始!

是乘客毫髮無傷、還是一般的輕傷、還是可以救得回來的也算

最近不是有很多車禍新聞...看看是那些車比較嚴重的變形

從後面撞上去好像還沒一輛,還是很完整的。幾乎都是

潰縮到一堆廢鐵了。所以啊...開車要小心!管你是大車還是小車
---------------------------------------------------------------------------------------------------
最後,無論此文章起先的用意為何?! 看完的感覺,並不是很中立。結果就是提醒你小車,如果從後面撞"一定"是不安全的!!!這樣子的觀念,我不認同。網路上是大家可以"討論"。而不是為了其他人的回覆,然後在標題、或是一些內容上,下一些較重的字眼或措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