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西歐部魯斯 wrote:
感謝回應 我看懂...(恕刪)


感謝你的理解。

我先是有一台98年GTI VR6,而是目前還在保存的車。

後來買了台二手K6主要是為了要跑金卡那與比賽用,車便宜,但是花了很多錢修與改裝。

而當時K6故意設定的太過滑溜,跑山路險象環生,加上老婆懷孕,後來就放棄賽車並賤價將K6賣掉了。

GTI VR6則是保持原廠,沒有什麼改。

討論歸討論,總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我不覺得這算有任何爭執。

要討論才會有反應,有反應內容才會更加精彩,最好是多種不同經驗的人互相討論,針對事情的優缺點做攻防。

跳開所謂的偏見與成見,完全就事論事的討論,發現自己的意見錯誤時,反而學到更多的東西。

我自己之前也是使用跟趾,後來跟老師學習後發現一些跟趾的問題,而在不斷的練習下,發現我的能力還無法克服跟趾的缺點 ,後來就戒掉了。

但是跟其他使用跟趾的人討論後,有些不同意我的說法,而且還反應蠻激烈的,所以我這邊會用比較溫和與複雜的方式希望能夠讓人清楚了解。

或許我真的想太多,或是文章中不想得罪任何人,反而讓懂的人誤會了,我這邊跟大家道歉。
Com!c wrote:
沒想到小弟的這篇文章...(恕刪)


所以你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如何最短時間過彎?
如何讓乘客暈車地過彎?
如何舒服想睡得過彎?
如何省油過彎?
如何輪胎機雞叫過彎?

問題沒講清楚
答案反而狂冒十多頁
這挺神奇的
oddchung wrote:
感謝你的理解。我先是...(恕刪)


不敢當,別這麼客氣,你選車的邏輯很一貫呀
個人誠心建議,下次有機會換台長度四米以上的四門的FF
離hatchback越遠,你越能體會FF那種先天彎道無力感(去瑞典版看saab就知)

至於手牌要怎麼開??哈哈
我現在是自排一族
忘光光囉...
Com!c wrote:
沒想到小弟的這篇文章...(恕刪)


哈哈哈,不用擔心這個吧,網路生態不就是這樣。

結果答案你老爸之前已經跟你說了喔。

轉彎就專心轉彎,煞車就專心煞車,沒力就專心降檔。

最不花俏的方式最有效。



克雷西歐部魯斯 wrote:
不敢當,別這麼客氣,...(恕刪)


不瞞您,我現在最常開的是四門的FF,自排的3.0七代雅歌。

手排車偶爾會碰,但是根本沒時間,反而是我老爸沒事會呸那台GTI VR6。

老實說,彎道無力感是蠻重的,尤其當前後重量比是68:32的時候,後輪原廠camber又大於前輪,前雙A只能剛開始幫一下忙,多一點就推到不行了。

但是FF四門加上過重引擎,還是有其樂趣在,而且這代Accord的五速自排減速的時候會自動降檔,雖然要真的很慢才會降,但是對我來說真的蠻夠用的。

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玩得比較兇。

有年紀跟家庭後,家庭與現實都是我這階段的第一考量,目前也只能打打嘴炮自我安慰了。

oddchung wrote:
不瞞您,我現在最常開...(恕刪)


變速箱我不懂
不過以雅哥這將近五米的身材來說
靈活度已經讓我感動到不行了....

我之前的FF前面camber 2.5度....開起來一個爽
輪胎跟不用錢一樣的磨 也很爽
誰沒年輕過咧
跟趾只是為了讓 剎車時 降檔銜接順暢而已

檔位的選擇跟跟趾沒有關係 因為不跟趾一樣可以進彎前降檔 所以不跟趾當然也可以引擎剎車

跟趾使用時機就是要邊剎車邊退檔的時候

對於單圈上的優點 基本上是沒有

還有不能把駕駛的失誤當做跟趾的缺點 能做的好的人一推

還有在進彎前重踩剎車的G值 並不會因為有引擎剎車就比較高 輪胎抓地力是固定的 現在剎車的力道都足以用盡輪胎的抓地力 因此剎車G值取決於輪胎抓地力
Jaku 峠
u31158 wrote:
手排車要入彎前.就先降至合適的檔位....(恕刪)

嗯~入彎前就要進到適合的檔位!!
不然彎過到一半,或者出彎再放離合器!!
檔位要是不對,很容易被引擎拖住,或者出彎無力!!
Jaku wrote:
跟趾只是為了讓 剎車...(恕刪)

JAKU大每次講的話都有可以偷學的地方
像我還傻傻的以為跟趾可以利用引擎幫助剎車讓剎車點延後呢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Com!c wrote:
繼上次小弟問了一個h...(恕刪)



雖然我每天開手排車 也幾乎每天要過九十度大彎 可是我卻無法很清楚我的動作順序到底是怎麼開的




勉強去回想 好像是入彎前 先減速 退檔 然後 踩離合器空檔入彎 如果速度太快再放點離合器 作引擎煞車

過半彎時 再放離合器 補油門 加速離去 (該車道沒有旁車時)

有旁車好像就規規矩矩 入彎前煞車 降檔 入檔 再依照速度 加減油門 慢慢開過去


明天上班時 再仔細看看 是不是這樣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