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車禍了,車真的要買好一點的呀~~

kgy123 wrote:
兩個問題點....
1. Grunder在ARTC的那一撞, 為何是48km/h.....而不是NCAP的標準64km/h?
在官員.媒體之前的安全展示, 以64km/h下去撞..當然更有賣點, 更有說服力~
Grunder卻選擇了48km/h撞擊
2. 今天這台以時速40幾公里撞賓士車門的altis, 如果換成時速60幾公里..賓士車門換成堅硬的障礙物..
不知Altis會潰縮到哪裡?
Grunder的ARTC第一撞似乎可以告訴我們..以時速48km/h & 64km/h做撞擊測試, 結果.程度是有差別的
那現在這部以時速40幾公里撞擊賓士車門的altis, 車頭已經潰縮成這樣("幾乎"快全毀)那換成時速64km/h呢??
再者....賓士車門還算是可變形的緩衝區, 如果賓士車門換成堅硬的障礙物呢?
今天版主這個主題. 似乎可以想像.推論...
Altis以時速64km/h 做標準安全測試......................結果會如何~


全毀?? 有嗎? 好像到水箱再進去一點,不知有沒壓到進氣岐管....潰縮程度還沒讓前輪向駕駛室壓吧...
[報歉喔..引用一下圖片,方便大家比較]



下片的NCAP撞測才像是潰縮量比較大的吧..
http://www.euroncap.com/content/safety_ratings/details.php?id1=2&id2=222

http://www.euroncap.com/content/safety_ratings/details.php?id1=2&id2=204
kgy123 wrote:
那現在這部以時速40幾公里撞擊賓士車門的altis, 車頭已經潰縮成這樣("幾乎"快全毀)



請仔細看照片,Altis哪裡有幾乎全毀?明明才潰縮一小段而已,不要只看到引擎蓋就以為快全毀了。
atoss888 wrote:
全毀?? 有嗎? 好...(恕刪)


您引用的圖是偏40%撞
只有一邊大樑承受撞擊

atoss888 wrote:
全毀?? 有嗎? 好...(恕刪)


還好小弟有加了幾乎

沒有啦..還是感謝指正

只是希望國產車能做好一些 & 2008聽說ARTC要強制所有車廠做安全測試....

但現在又好像沒下文了...

發發牢騷..請見諒~
Accord7th wrote:
您引用的圖是偏40%撞
只有一邊大樑承受撞擊


非褒揚該小黃安全性...只是純脆比一下什麼才比較像全毀..
.....出車禍了,車真的要買好一點的呀~~

其實我覺得開版的大大,如果標題改成....

出車禍了,車真的要買"安全"一點的呀~~

或許就比較不會有爭議了!!
~心隨雲舞~
平埔番 wrote:
其實這個例子我看到的...(恕刪)


又是牛頭牌的護衛隊。

撞擊瞬間雙方承受的力量是相同的。因為S350結構夠強,才讓反作用力道直接回饋到小A的車頭上,這不是潰縮了得,而是雙方結構天差地遠。
換成去撞一堆棉花還會這樣嗎?別老是去合理化一些理由!!甚至無形中誤導別人~~

kgy123 wrote:
之前有網友PO出X-...(恕刪)


哈哈~真的是句句命重要害阿!!
就簡單的肇事責任歸屬來看
小黃是左方車,應在無號誌路口放慢或停止禮讓右方車通過,
所以小黃應該是要負較多責任
但是,就撞擊點來看,位於M.Benz S車的B柱之前,小黃司機可能會說S車忽然出現於路口
使其雖注意到但"無法進行有效"閃躲來規避責任
所以這類型的車禍(就是撞擊點在B柱之前,但是為左方車撞右方車的)常常就是50:50的責任
畢竟很難釐清之間的責任,那就一人一半吧~~
-------------------------------------------------------------------------------
其實從撞擊情況和S Class最後停的地方來看
撞擊速度應該就大概像原PO講的大概是40km/h左右,畢竟S Class車沒有很長的煞車距離
很多人說Altis狀的很慘
但是對手幾乎是他的兩倍重,而且潰縮情形也還OK
不應該說很慘吧???
其實國產車安全性受到質疑這都要怪車商明明同樣的車在國外安全配備都是相當的好
結果納入國產後那些配備都不見了如果台灣的國產車能依照國外辦理的話我相信國產車一定會賣得更好
天空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gtr11082002.htm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