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國父孫女坐的是VOLVO 對方是MARCH


japanbike wrote:
個人以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要在(對於)“不同一個物體上”才成立,這裡說的是“兩部車同速對撞”,跟“ 一部車撞靜止的牆”,不適用於一根被拉伸的彈簧


車撞牆(剛性物體), 車頭在碰觸牆的一瞬間就已靜止, 車身受力來自於車輛質心在車身潰縮時間內的負加速度x質量.
而兩輛車對撞要等於撞牆的條件就是兩輛車一模一樣(剛性一樣, 車重一樣), 速度一樣, 正面對撞, 才能兩輛車在接觸的瞬間, 潰縮速度相同, 動量抵消, 車頭接觸點才能靜止, 形同撞牆.
若兩輛車質量相同, 但剛性不同, 或質量不同, 就不是這種情況.
回復一下我發起了立法通過後座繫上安全帶的活動,請大家響應這個活動讓大家注意這一個訊息,讓立法諸公能通過此方案.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72276812807945&num_event_invites=0#!/event.php?eid=172276812807945
支持.
前天家裡也是兩歲娃娃上車後吵鬧不肯坐安全座椅.
( 原因很簡單, 女王寵壞了. 一上車老要抱抱, 老婆心軟也沒堅持. 所以小孩習慣不易養成 )
惱得我火氣值上兩萬
不知行還是停.
我想如果真的立法後
會影響很多人的用車習慣
對行車安全更有幫助
其實如果開的不是VOLVO可能反而不會傷這麼重

原因如下:
很明顯從照片看來,車艙完全沒變形
所以很明顯傷勢是因為震盪太大加上沒綁安全帶(後座在台灣一般是都沒綁)
所以此時volvo太硬的外殼反而加重了震盪的力道
如果開的是一台日系車說不定傷勢反而比較樂觀
因為衝擊力大部分被潰縮力道抵消了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吧
向來只有最安全的駕駛,根本沒有最安全的車
車輛的安全係數是在同樣的駕駛條件下才會有比較結果
若是整天飆車,安全係數再高的車還是會掛點的
遵守交通規則再加上防禦式駕駛,不管你開什麼車相對來說都是安全的

無料動画 wrote:
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恕刪)


可以這樣比喻嗎?
之前的十次革命失拜 陣痛
辛亥革命 子宮收縮
開國記念日 完成接生 開立出生証明
希望這件事可以有兩個重大影響:

1. 後座乘客繫安全帶,不管立不立法,國產車請先完整配上全車三點式安全帶
目前我所知國產車只有下列幾台有全車三點式:

1. Camry
2. Teana
3. Accord
4. Mondeo
5. Santa Fe
6. ix35
7. Corolla Altis
8. Fotis
9. Mazda 3



2. 希望有警惕到有習慣一直佔著內側車道開車的用路人請大部分時間走中線相對安全。
(雖說和本案無關,且建高也非國道,那邊也只有兩線道)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dor123 wrote:
富豪甚至在廣告中提出這樣的口號,自從VOLVO問世以來,尚無人因乘坐VOLVO在車禍中喪生
volvo .... 沒想的那麼好吧!!

這句話一聽就是商人的口號
反正不會有人查證

volvo的安全性或許不是無敵的
但是以安全性的cp值來說
他應該是最高的

kdg wrote:
其實如果開的不是VOLVO可能反而不會傷這麼重
原因如下:
很明顯從照片看來,車艙完全沒變形
所以很明顯傷勢是因為震盪太大加上沒綁安全帶(後座在台灣一般是都沒綁)
所以此時volvo太硬的外殼反而加重了震盪的力道
如果開的是一台日系車說不定傷勢反而比較樂觀
因為衝擊力大部分被潰縮力道抵消了


看到大哥寫的我忍不住笑了...
那請教對面有綁安全帶的
"潰縮"march上的人死亡
要如何解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VOLVO車主買了VOLVO保了自己的命,只受了輕傷!
只是沒提醒乘客也綁安全帶造成了遺憾
記得之前看過黛妃坐M.B. S600在巴黎Pont de l'Alma隧道的車禍,被拍照狗仔PO出當時的死亡照片
後座的黛妃與男友沒綁安全帶,也傷的面目全非唯一的倖存者是綁了安全帶的保鑣
所以除了買台安全的車以外,也要讓乘客綁安全帶才能更確保生命安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