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 並不比 韓國高鐵 差(有圖為證)!

lu95 wrote:
我是針對你說的插卡式...(恕刪)

現在還有很多投幣式電話嗎?
根據我之前手機掉了, 在高雄找公用電話的經驗
我找了快半個小時才找到一隻投幣式電話
我以前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但有過上次的經驗後
我現在都隨身帶著一張電話卡有備無患

我想原文的意思應該是按照目前插卡式公用電話的普及狀況下
高鐵只單一的裝設已逐漸減少的投幣式電話, 是比較不妥的
看看便利店門口, 台北機場, 台北車站, 投幣式電話的數量和插卡式的數量應該是完全不能比的吧

或許你說的心態問題可以探討
但假設高鐵的售票也單一的只收現金, 或只收信用卡
你還會摸摸鼻子的說我看過"芬蘭教育"這本書, 而毫無怨言的接受?
應該會被幹到吐血吧

以服務業的角度來看, 我覺得"只"裝投幣式電話是很蠢的一件事
轉貼一篇來自Auto-online(汽車線上)討論區的SE網友對於樓主第一篇發文的看法
----------------------------------------------------------------------------------
如果要這樣比的話,那台灣高鐵恐怕也可說是徹底擊垮德國的ICE、法國的TGV甚至Eurostar囉?

其實差別的關鍵應該是系統商本身的理念不同吧!歐洲的高速鐵路廠商並沒有特意使用可以讓車廂地面與月台高度一致的無間隙設計,但是日本的新幹線有,韓國高鐵是採用了TGV的系統,當然也就會在這方面與TGV雷同。

雖然不是很確定原因,但個人不負責任的推猜,ICE/TGV/Thalys/Eurostar之所以不使用無間隙設計,可能是跟他們的高鐵通常是與普通鐵路系統共用鐵軌乃至於車站月台設施有關。相對的,日本的新幹線全是獨立於普通鐵路(在來線)的專用規格,因此可採用比較極限點的設計而不需顧慮規格彈性問題吧!
為了讓旅客在月台比較低的台北車站也能方便上下車,所以高鐵台北站的軌道有了這種設計。
robert_ren wrote:
現在還有很多投幣式電...(恕刪)


這一點滿有趣的
原來像是關於公共電話台北跟高雄的處理方式不一樣
因為就我在台北的經驗
大概十年前左右插卡式是很普遍
大概七年前開始IC卡很普遍
但是我中間大概五年沒用
再發現幾乎都已經是投幣式了
而且公共電話的數量很少

所以有一半算是誤會吧
因為大家身邊的公共電話設置不太一樣
acer wrote:
這個觀念也要改變一下...(恕刪)

中華電信為了讓官股快速掉到50%以內,所賣掉的價格算賤價吧..國庫少收了不少錢...
光他手上的線路現值就難以估算了,同規模現在再舖一次,至少也好幾兆台幣...
股票怎麼才賣那麼一點錢...一堆人搶破頭也買不到...
至少便宜賣前也先把線路釋出吧..這可是上一代繳了幾十年的稅才有的成果...
中華電論稱斤論兩賣的話是946億.
線路釋出的問題, 是個很有趣的老故事了...
片羽 wrote:
這一點滿有趣的原來像...(恕刪)

之前到高雄只是暫時, 我也住台北....
不過我家附近的六間便利商店門口, 全都是插卡式, 甚至連網路型都有
但就是一台投幣的都沒有...

想一想, 原來這是有陰謀的啊
裝投幣式, 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 還增加換零錢的麻煩
裝插卡式, 沒卡的人就得進店買一張, 當然就增加該店的業績, 真賊...
我當時就是為了不想增加業績而浪費了半小時...

由這個角度來看, 高鐵不蠢....大無私啊....哈哈哈
robert_ren wrote:
之前到高雄只是暫時,...(恕刪)

先不管公共電話已安裝的是插卡多還是投幣是的多. 你只要看一看大家身上是零錢多還是電話卡多就知道哪一個對一般市民比較方便了.
再說高鐵沒有插卡式電話算什麼缺點? 至少還是有電話可以給你打. 那我是不是可以問高鐵上為什麼沒有電動按摩椅?
沒錯
當你身邊有卡~但是是投幣式的時候
就算沒零錢也只需要換一下就有了
花不了多少個零錢
但是身邊有零錢沒有卡
卻還要花上百元來買一張卡~只為打臨時打一通電話~
怎想都不划算
且~身上有零錢的人絕對比身上有卡的人多更多~
茶包式的留言,只是看了無言。
10多年前還沒手機時期-----大家愛用插卡式公用電話, 人手一卡很方便, 零錢反而不便
手機流行後-----插卡式公用電話先倒, 人手一機, 沒人買電話卡, 此時投幣式電話反而比較常用
外勞增加後-----他們常打國際長途, 用電話卡比較方便, 插卡式公用電話又佔上風

高鐵大概是認為外勞大概不會搭高鐵, 所以公用電話用投幣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