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昨天陸客遊覽車車禍的原因?

tw00334578 wrote:
旁邊那台白色civi...(恕刪)
那台佔用超車道的白色civic不是淡定,而是不知不覺

但此次幸好她的不知不覺,否則很可能來個緊急煞車,跟在後面就要倒楣了


雖說死者為大,但這事故也是因駕駛者處置不當而造成的
雖然不知真正肇事原因
不過就畫面看來
似乎沒有明顯的減速
鬆油門應該就可以有減速效果~

karlhsu wrote: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昨天...(恕刪)


請問網上大大

大客車有無ESP?
esp之類的電子系統不是想裝就能裝
如果原車就配有是最好的
但那就一定是整車進口嚇死人的價錢
車輛控制的系統一定有針對車的長寬高、軸距、輪胎尺寸等很多細項去做計算
如果車體規格沒統一規定
系統參數算不出來都是白搭
esp這種電控系統不是隨便裝隨便用

揪嚕揪嚕 wrote:
esp之類的電子系統不是想裝就能裝
如果原車就配有是最好的
但那就一定是整車進口嚇死人的價錢
車輛控制的系統一定有針對車的長寬高、軸距、輪胎尺寸等很多細項去做計算
如果車體規格沒統一規定
系統參數算不出來都是白搭
esp這種電控系統不是隨便裝隨便用.(恕刪)


台灣 遊覽車是整車進來?

還是底盤來改??


taiwan2008 wrote:
台灣 遊覽車是整車進...(恕刪)


台灣遊覽車只有底盤是進口的,其他都是國內組裝

搞不懂為甚麼台灣的遊覽車要做那麼高,放行李那層根本就多餘的

yaojordan wrote:
台灣遊覽車只有底盤是...(恕刪)
腦殘設計.在那高層.那麼多座位.滿載重心變高.常常翻車.若不信試把低底盤大公車開到高速公路就不必擔心翻車了.
leeghost wrote:
說到後輪大家有看過國...(恕刪)


建議大大可以去了解國內有幾家知名巴士造車廠
車價等同於進口整台車的價錢
台灣自然有比較黑心的業者,也有隨便做做
車骨結構在焊接過程與結構鐵是否一體成形
跟行車的穩定度有很大的關聯


我自己是遊覽車駕駛,也是私人靠行車
後輪設計有三輪的車款還是有。
不過通常只有volvo車系才有
而volvo車系更是貴得嚇人
最新一批460匹馬力的volvo打造到好...900~960萬(需看含不含大牌)
嗯...在眾多網友所說的ESP在歐系車上面都反映在成本上

有些偏激的論點我不敢苟同,說得好像沒ESP就不該上路似的


國光進口的那一匹確實好乘坐,但與國內用心仔細打造的車輛
會比較差嗎!?這我倒是沒聽過客人抱怨過
論隔音裝潢與底盤結構並沒有如此不堪
我的是scania 340P的歐系底盤。

一台有遊覽車分好幾個不同專業在製造
冷氣有冷氣的公司較常見的如:舒車、舒活、上濱等等..(fuso為三菱冷氣)
電機部分又有細分:電視、配電、燈系、飲水機等等..
內裝部分:裝潢、冷氣孔、支架、橡膠、皮革等等...
駕駛座各家廠商設計不同、但儀表都是一樣的
按鍵開關設置位置也不同

外觀部分:版金、烤漆噴漆、三層金油層(厚度車主跟業者協商)、車身彩繪
音響部分:重低音、擴大器、傳真喇叭、主控器、點播機
底盤部分:引擎技師、底盤技師
座椅部分:座椅廠商

歐系車與日系車好不好乘坐
可以去比較看看,有差別
但是同一家出來的歐系、日系車
穩定度上,並不會差別太大
我並沒有神化台灣的造車業
但是以一台15~20年以上的老國光來比擬現在的車種
得拿一樣的來比

遊覽車都只進口車體底盤
車廂都是台灣製造
怎麼還是一堆人認為有全部進口的!???

tsaicltony wrote:
像已前這樣的車才能安...(恕刪)


完全同意這個看法。
大家不要只看「氣墊巴士、豪華座椅......」等噱頭,大多數的遊覽車都只進口沒有車廂的裸車,然後在台灣打造所謂的豪華車廂。
慎選遊覽車......最好是找整車進口沒有經過大規模改裝的遊覽車,雖然說不上豪華,但最起碼比較安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