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抱歉~~
我說的是以台灣油商+代理商+修配廠利潤的機油
以小妹知道的價格
全合成基礎油1公斤現在的價格大約是一百多塊
基礎油再加上200~1000不等的多種添加劑最少也要一百多塊
( 現在說的是油料成本不含任何費用喔~~ )
除非國外的基礎油價格可以是我們油商成本的一半
才便宜的起來吧~~

好事多賣的價錢不需要經過代理商和車廠當然就造福了各位大大


但是機油的價值也是要換下去才知道
如果省油度和感受度和持久度可以等與你買的價錢
這樣的機油才是適合各位大大的機油不是嗎??



豬頭剋星 wrote:
costco的油就不...(恕刪)


台灣的進口商品,從代理商,經銷商,零售點,

一層一層賺下來,到消費者才手上.

COSTCO從原廠自行進口就到零售端,當然比較便宜.

COSTCO也有一些跟台灣代理商拿貨的商品

這些商品就不見得比較便宜,有時甚至比較貴

我店之前有一樣商品在COSTCO販賣

但好笑的是COSTCO的零售價=我進貨成本!!

拿出來賣也只是被比價,最後乾脆把貨退一退算了.

木村倒頭栽28 wrote:
台灣的進口商品,從代理商,經銷商,零售點,
一層一層賺下來,到消費者才手上.
COSTCO從原廠直接就到零售端,當然比較便宜.

你說的那些成本我都同意

我有意見的只是sorry3839所提的成本中,紅字的部分而已
sorry3839 wrote:
首先就要通過運費.關稅.包材成本.充填廠.自家業務.代理商和車廠的層層撥削

costco的機油售價中,也是包含這些成本的
豬頭剋星 wrote:
你說的那些成本我都同...(恕刪)


紅字的部份就說不過去!!

有的時候身為零售商

不得不抱怨一下

有些代理商真的很敢賺

利潤都比零售端到客戶來的好

整個銷售體系都有點病態了!!

PS.我不是賣機油的不要誤會我....
豬頭剋星 wrote:
包材成本.充填廠 (恕刪)


一次訂全世界的份~

降低很多
我喜歡研究車~
KHSA55 wrote:
嗯這個雜牌也不過是世...(恕刪)


真雜阿~
我喜歡研究車~
來了個誤入叢林的機油商小妹,回答問題也是避重就輕。

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許多國際機油大廠或代理為何需要進油來台灣分裝再換包裝多此一舉增加成本呢?來台灣分裝是為了添加所謂的"台灣配方"嗎?或是響應台灣的神油市場?當然不是,任何不合理的事情其背後必有原因。然後自己國外原裝的油也進來一起賣。

簡單說就是卡在台灣的機油市場特殊,為了維持台灣簽約民間保養場甚至原廠的利潤,所以大桶油來台灣分裝改包裝後跟國外自己產品做區隔(脫褲子放屁但就是事實,也造福許多台灣原油分裝調配產業)。
所以你問保養廠為何同樣mobil 或 嘉市多0W40,台灣分裝比國外原裝進來貴,保養場會跟你說因為包裝不同,有添加台灣專用配方或XX賽車配方喔~這當然也是神油~而且國際大廠台灣代理商也是這樣搞。然後搞兩面手法,原裝油就放給通路賣場去賣,如銀罐的美孚,日本線原裝嘉市多,綠色罐全合成的艾克索虎牌等等......,因為代理商也知道時勢不可檔,通路賣場或自備機油的人會越來越多,並不吃保養場什麼台灣配方神油有多好這一套~

為何小弟會注意以上這些?個人領域在醫學從業人員,跟機油產業根本扯不上邊。但小弟有個習慣,買東西都會細看產品說明內容及日期,台灣機油的那些騙騙國人的一些包裝內容,只要稍微查證一下根本經不起檢驗,台灣油商荷包滿滿見證台灣經濟奇蹟其實也賺夠了~現在才開始面對現實?

還有,不要以為台灣的原廠手冊內容可以盡信尤其是推薦機油的規格。
手冊有一種是進口車,手冊內容直接翻譯過來,這種比較不會有問題。
一種是國產車如日系車附的"台灣手冊",這就要注意了。國內某日系國產車原廠使用機油居然是5W50?其實如XW40,尤其是 XW50,60的機油國外已經很少見了,為何台灣市場這麼喜歡這類黏度機油?這部分車友也要了解~

sorry3839 wrote:
好事多賣的價錢不需要經過代理商和車廠當然就造福了各位大大


好市多現在mobil的機油也是跟台灣代理商拿的貨了~售價也調高了~這就是台灣機油市場偉大之處,連好市多都妥協了。
teabox wrote:
來了個誤入叢林的機油...(恕刪)



好市多的0W40還是維持自己直接進口~~只是前年石油飆漲之後~~"漲"聲就沒有停過!~

一直到現在!~~美國進口的潤滑油也沒有降價過!~~所以並不是妥協

不過~~~還是很便宜

還有~~要查基礎油的價格~請在YAHOO搜尋"LUBE REPORT"

一公升哪裡需要上百塊??

我現在只知道破百的基礎油

PAO 180/KG
EASTER 100~250/KG 酯類共有四種

但是~~~四號等級以上的基礎油~~很少見過添加超過50%

甚至廣高標榜全酯類的神油~~~都只有10-30%左右的添加比例
看了這樣多的討論也不免寫一些嘞
機油的番號是黏度指數, 不是黏度, 但是在引擎中黏度就是一個重要指標, teabox所稱的W20油,很早就出來了只是少人用,可能最近引擎製作技術進步了, 才在市面上出現吧

機油與引擎的特性, 年紀, 都有關西, 一般而言老引擎用10w是比較好.

價格就見仁見智了, 礦物油一瓶成本約40元 全合成(非脂類油)一瓶約70元 (小妹請不要打我 要講實話 不是一公升400元), 再來就看各位判官了 要買多貴的油?

假油??是指回收再製油吧? 現今油價這樣高, 這些油早就被當六號燃料油燒光了,不用擔心買到, 除非油價又回到一公升20幾元

teabox您是醫學相關的 就應該有學過黏度的測量吧, 黏度有動黏度與靜黏度, 流體有牛頓流體等相當多的分別, 機油也是流體, 你可以複習一下有關流體與黏度相關的書籍應該對你的論述更有幫助

不好意思, 我也是醫學相關的科系, 因緣際會在機油相關產業服務, 因為我喜歡研究機油裡面太多好玩的東西,



aapp9999 wrote:
好市多的0W40還是...(恕刪)



小妹有寫喔~~
全合成基礎油就是PAO
一公斤是要上百塊 沒錯~~


或許小妹的發言有惹惱了許多大大
在這裡先說抱歉
但也只是希望大大們不要一稈子打翻一船人
以小妹了解 業界還是有很多很好的油商


當然也有很多昧著良心做生意的商人
國產的說是進口的
進口的還要分賣場通路和傳統通路
這些沒良心的商人有各位大大的抵勵
會更進步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