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Ha wrote:
這種引擎早在三四年前就有人做出了~~但製造成本太高......等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不會吧, 會這樣作引擎問題不是成本太高, 而是這個人有病......
電力直接拿去驅動馬達不是更省? 拿去電解水之後再燒掉, 平白浪費一堆能源, 真的是有病.
冰塵 wrote:
四月份的超越車訊.......

做了 油電車(prius)、汽油車、柴油車、 RV250(機車)

由台北到宜蘭的油耗測試

最贏的當然是柴油車、數據忘了

prius 好像沒有省油到那.......也是沒超過10km/L 的樣子

可以到書局翻翻看


這篇的測試員,自己都說過了,這個測試有問題,在另一篇中有詳細討論,有興趣可以翻翻。

prius 沒有超過 10KM/L 那是非常特殊的異常駕駛狀況才會發生。(老是大腳、只計算爬山的油耗、...等等)
冰塵 wrote:
四月份的超越車訊.....(恕刪)



I have driven my 2006 Prius for three months (>3000KM), the average MPG (miles per gallons) was 43MPG ( >18KM/L). And the last tank was 49MPG (>20KM/L)

For the long term data (>160000KM) please check John's Prius


VW New Passat 2.0 FSI (汽油引擎) 售價是 128萬

VW New Passat 2.0 TDI (柴油引擎) 售價是 135萬

兩個的售價價差只有 7萬
兩車除引擎外,其餘規格配備都一樣

這樣的話選擇 TDI (柴油引擎) 的,是不是就划算很多?!

去年中看到國外的測試資料,toyota hybrid 車,平均油耗已經好於20KM/L,當時的缺點是扭力不足,最大時速 120KM/HR。優點除了省油外,另一優點就是安靜。如果是拿這種車跑山路,鐵定無法和柴油車比。也不見得省得了油。但如果一般市區上下班,相信還是這種車省油,也省很多油(和柴油比)。柴油車雖然號稱已經合乎環保法規,但油裡面的有害物,不只硫,還有鉛,....。煉油先提煉出來的是柴油->高級汽油->無鉛汽油。以煉油成本當然,柴油成本低。也由於最早提煉出來,所以有機體最高,燃燒的動力就越強。當然危害環境的因子就越多。目前都是靠車子的回收設備,做處理。只要這個回收出了問題,那整個環境就越糟糕。再加上,國人馬虎的態度,回收設備壞了不處理(反正車子還可以動),等到車檢時再去修,反正環境壞,是他家的事情,我只要省錢就好(路上有許多吃高級汽油的老爺車排放廢氣,令人難受),後果也是子孫要承擔。hybrid 車的優點是,如果將來和太陽能電池結合,平常車停外面就開始蓄電,對於節約能源不無小補。這也是為何這種車(hybrid)在歐澳洲賣得特別的好。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從節約能源的觀點,應該要支持hybrid,而不是柴油車。當然還有很多省能源的動力持續的發展。但目前hybrid算比較成熟的,否則中國大陸也不會破例讓toyota在東北設廠生產這種汽車(一般內銷都有限制,需外銷搭配)。
柴油車最近很熱,應該和三陽最近的廣告有關吧?
韓國還沒有完整的hybrid技術,只好推柴油吧?想分一杯高油價的羮吧?
Prius在東北的長春生產
是TOYOTA技術成份很高的車子、大陸要TOYOTA生產CAMRY所附帶的條件現已有大陸組裝PRIUS在路上跑了

也是TOYOTA在日本以外第一個生產PRIUS的地方

你猜TOYOTA為何會輕易將此戰略車在海外生產?

PRIUS省油是無庸置疑我們應想想我們將來汽車能源政策?
其實柴油燃燒的固體黑粒還是很嚴重的無法克服的(多環芳香HC)日本東京高速路兩旁居民因柴油卡車排煙造成居民健康的影響不得不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視

White bear wrote:
不會很難吧.... 我的 Teana 3.5 要一桶油從台北到墾丁也可以.....


我說錯了,是"台北-->墾丁-->台北"這種跑一趟,而不是只有南下這種單趟。

請問您的Teana 3.5可以嗎?

上次我看那個報導是說明明是夏天的大熱天他們也全都是台北<-->墾丁來回跑一趟,第一名回來後分享的經驗是"不開冷氣",不猛加速,保持一定的速率。

所以,他們雖然"坐在車內",但兩個人都曬成小黑人了。

這就是柴油車厲害的地方。
White bear wrote:
不會吧, 會這樣作引擎問題不是成本太高, 而是這個人有病......
電力直接拿去驅動馬達不是更省? 拿去電解水之後再燒掉, 平白浪費一堆能源, 真的是有病.


不見得是這樣.你只看到將水電解所消耗掉的能量

將水電解後所能獲得的能量只要能大於將水電解所消耗大的能量

這個方法就是可行的

簡單的說.就是產生大於消耗

為何不直接將電拿來驅動馬達?

因為電一用掉就沒了.若不考慮油電混和.那等於說一旦將電用完.就必須找地方充電

但若氫氧那招可行.只要有水.動力將可源源不絕.找地方加水就行了

因為產生的能量.一部分可拿來供應馬達.一部分回充蓄電系統.這樣就能達到循環的目的

但這樣的前提是.產生一定要大於消耗

否則免談


llll223 wrote:
這樣的講法很奇怪 ...(恕刪)


銷售汽油的價格中,原油只佔了一半的成本,另外還包含了
運輸,提煉,零售等成本,以目前油價原油每桶 $65元計算
一桶原油約159公升 (請參考中油網站)
所以概略換算 $65*32.4/159=13.25元新台幣
市售油價一公升 26.9元,這中間差價有13.65元

我想每個國家在這部份的差異是很大的,主要是人工成本差異非常大
另外還有經濟規模也會影響成本,認真算起來中油賣的價格的確偏高
碳權交易新商機 :)
猛血虎 wrote:
不見得是這樣.你只看到將水電解所消耗掉的能量
將水電解後所能獲得的能量只要能大於將水電解所消耗大的能量
這個方法就是可行的
簡單的說.就是產生大於消耗
為何不直接將電拿來驅動馬達?
因為電一用掉就沒了.若不考慮油電混和.那等於說一旦將電用完.就必須找地方充電
但若氫氧那招可行.只要有水.動力將可源源不絕.找地方加水就行了
因為產生的能量.一部分可拿來供應馬達.一部分回充蓄電系統.這樣就能達到循環的目的
但這樣的前提是.產生一定要大於消耗
否則免談

可惜, 這是不可能的. 你以為氫和氧燃燒變成水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要哪裡來? 就是要靠電, 而且電解效率不可能百分之百, 氫氣燃燒放出的能量使用率更是低, 一般內然機大約只有 30% 的效率. 所以"將水電解後所能獲得的能量只要能大於將水電解所消耗大的能量" 是不可能達到的. 這不是個人臆測, 是科學上的事實. 永動機的構想根本是個錯誤. 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你一定要從系統外或得能量.
簡單說, 氫氣燃燒後變水, 水電解後便氫氣, 不斷重複這個步驟只會消耗可用能量變成無用的廢熱, 不可能產生能量. 除非你電解後的氫氣不是用燒的, 而是用核融合. 你覺得會有人作這種引擎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