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_swap2000 wrote:渦輪車就可能必須注...(恕刪) 這樣的測試沒有什麼不好,機油在超高溫狀態的一種多樣化的資訊 ....渦輪殼或排氣管頭的高溫又沒有機油潤滑散熱,而引擎工作溫度還未達到 380 度時早已縮缸 ....也有機車只使用礦物油超過 10 年或 10 萬公里,頭好壯壯沒事的,反觀近期機車的品質 ....像我們對機油特性認識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網路資料及熱心的網友提供了專業的,或多樣性的使用經驗資訊分享都是增進認識的來源 ... 當然也需要概略整理一下渦輪殼溫度會有誤導情況,先道個歉 ^^
這罐同時擁有4大車廠最頂級認證的頂級金,看到機油X生一系列的影片,忍不住去敗了一箱gt1 pro c3 5w30不過不是跟機油x生買,而是跟更便宜的賣家買,法國製,特價中一罐150原價170還是180 忘了網路上很少看到這罐機油的使用感覺,請問有鄉民用過嗎?可否分享一下這頂級金的使用感覺小弟蠻好奇,為何這認證已經最頂了,卻賣的比德國龍還便宜,同個賣家,德國龍賣到250 認證也一般般最基本的而已。而這gt1 pro c3 5w30認證已經最頂, 只賣150....
王下七五海@@ wrote:這罐同時擁有4大車廠(恕刪) 機油的配方 都隨的新的添加物研發出來 所以不會單一個商品。10年或是20年都沒改過。更何況VHVI跟GTL或是PAO基礎油的等級 一直在進步。油廠也不是佛心企業。都是用最好的然後賣給你最便宜的價格。
王下七五海@@ wrote:這罐同時擁有4大車廠(恕刪) 賓士原廠柴油機油,229.52認證比229.51貴約30%以上,229.51的舊產品在促銷吧!歐洲新機油應該都會標示低硫配方。價格都較硬。我自己用的RAVENOL SSO 0W30,市面上少(之前沒有),雖是長效機油可是台灣都還是早早就換掉,自己測試使用到14000公里,都沒衰退,就放心大膽用,固定12000公里以上再換,現在已經使用150,000公里,狀況良好。缺點:價格貴很多,所以不推,自己用就好。
Dijker wrote:Redline不是滿(恕刪) 運動競技的機油 添加物多。保護性相對比較好。還不說用少少的添加物,或是使用比較純的VHVI。或是GTL基礎油。越複雜的東西。成份 在高溫下。反應狀況當然不同。一般機油 都只是看SDS 閃點。hths 標準溫度都設定在150度加熱380。根據在哪?!何不加熱600度。機油送驗 VOA UOA。化學的東西 還是回歸化學。 引擎只是純機械。沒有數據 也能說好壞。
https://youtu.be/05mIPPeSjfA 好奇這支Gt1pro c3能力,特別去找來跟鄉民分享合成Gt1 pro c3 5w30 抗剪能力還不錯同樣頂級認證的美孚全合成esp 5w30 測試結果抗剪力似乎差 Gt1 pro 5w30 一點https://youtu.be/_jdWNzqgBbM同場加映摩特300v 5w30.https://youtu.be/cROdz24_ax0Gt1pro 5w30. 抗剪力似乎還比較好PS, 音量請調最小加快轉看結果。許久沒來01發言 影片如何上傳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