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台灣的車庫法-車庫稅。

這樣我家就可以出租車籍了
一台車一個月一千就好
以台灣人的個性, 我們就天天去立法院抗議

很多政策做不到是因為, 台灣人真的不想要

之前郝龍斌在公館辦行人徒步區, 因為當時有民調顯示, 改成徒步區對消費者有保障

結果台灣人根本不想, 只想開/騎車到攤販前, 偷偷臨停一下買個東西就走

怎麼不是政府花錢蓋地下停車場
像台南海安路一樣的車位??
民眾可以跟政府租阿
蓋一個停車場可以營利30年跑不掉
所以??
政府不想解決~而只想用課稅處罰來解決
人世間有很多問題~都不是用逞罰與謾罵來處理
而是用付出與用心來解決問題
知道現在大學~高中職~國中小~都面臨學童不足嗎
很多地方可以讓百姓停車~所以政府作為在哪?

邱育賜 wrote:
住鄉下或領牌地是鄉...(恕刪)


不難啊⋯

配套措施就是,以後不再有免費停車的公共空間,停車格、巷弄、家門口道路,一律全天收費
你要將車位買在鄉下,在都市停車就是一分一秒都要收費!

國情不同 價格不同 怎麼有辦法跟日本相同法規比勒.......

國情不同在於台灣法規老舊跟不上時代 法規老舊看看現在建築法規 應該立法新建案加設公有停車場其收入皆有全體住戶共享每小時不得超過30元再來非商業區不得對外營業 眼看全台只要是路邊的房子管他是否是住宅區或商業區都叫店面1 點管制都沒有並拉高了所有房價 若政府法規規定好 只有商業區違停機率高 其他地方就會降下來

價格不同看看日本1台車賣多少台灣1台車賣多少 車庫稅等於是懲罰稅
爛透了.....
阿雷固 wrote:
國人對汽車違停的情...(恕刪)
這個主題我就想到柯市長之前提的巷道淨空,立意良好但不切實際,汽車退出巷弄其實本身也不會改善巷弄的問題,因為機車本身的長度幾乎和汽車等寬。結果汽車沒了變成機車霸佔,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改變。況且政府已規劃公共建設為主,應該在公有地廣建立體停車場一方面解決國民停車的問題二方面又可以增加國庫或市庫的收入,而不是公有地就賣給建商養地蓋豪宅賺取一次性暴利。這些都改善了才可能推車庫稅。而且車庫稅不能只針對四輪的,二輪的也要管,台灣的交通又不是只有四輪的,兩輪的也占用多數。四輪的霸佔不少道路用地兩輪的也不見得有少,中南部縣市人行道已經不太容易看到了,有時候就算有人行道也被四輪或兩輪的擋住出入口妨礙行人穿越。
不過按照台灣的習慣,縱使有車庫,違停依舊
看樓主有幾層樓的發言感覺是不管違停只要有徵車庫稅就好(不知道有沒有看錯),按照台灣人的個性搞不好就想說我已經繳了車庫稅,所以我更可以任意違停
其實對付違停還是先交通大執法,加強違停拖吊開罰為主,否則台灣人一堆為了就近,哪裡都可以亂停。且人行道騎樓應該也要優先開罰霸佔的車輛或攤商。
車庫稅真的有了,有錢人應該就不會炒房而是炒車庫(反正車庫也是擁有者繳交),兩坪大的車庫在台北就可以賣個3~400萬或更高等同豪宅單坪售價而且又簡單成本更低,租人家一個月4~5000也是暴利
在台灣我個人是不相信繳了車庫稅就不會有違停
邱育賜 wrote:
住鄉下或領牌地是鄉...(恕刪)


這就是動產跟不動產的管理方式會有爭議的地方,
我是覺得這篇的樓主所有回應都是兩手一攤,所以很難討論下去,
索性就不想回了XD
會反對的當然是都沒有車位的人跟車商,一旦牽涉到很多人利益時,樓主被砲是正常的
政府因為會被這種言論綁架,就不敢去處理
其實重點是

"然後呢?"

用重稅讓人們不買車了

車子減少了,違停少了,塞車時間少了

然後呢?

生活就會更好了嗎?


就像前面有人說的

重稅只是讓10%的金字塔高收入者

去享受大多數的道路使用權而已

課稅或使用者付費的本意是維護國家支出並促進社會公平

但若課過頭或費用高過頭了

反而就會造成分配不平等了

用重稅來減少各種土地或資源不足的問題

往往都是最下下之策,只能因急況而偶爾為之,能少用就少用

上策應該是發展或尋找替代資源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