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觀念?極速看馬力 加速看扭力


White bear wrote:
.....扭力還要...(恕刪)

那只是一種易懂的說法
但是不包含時間因素
鳳翎 wrote:
那只是一種易懂的說...(恕刪)

不只不包含時間因素,還不包含位移,所以才要加入轉速啊。
以直線來類比,一塊一噸重的石頭放在地上也有很大的力啊,對地有一噸的力量耶,但是作功? 哪來的做功?
White bear wrote:
不只不包含時間因素...(恕刪)

功一定會有位移
沒有位移就沒有做工
所以你自己的提的角位移是正確的
扭力乘以2π就是引擎轉一圈所做的功
乘以rpm會變成功率
原來這篇還在討論

我們先跳脫扭力馬力(功率)

來就最基本的物理來看好了

速度是什麼概念? 我們要讓物體得到速度,需要對物體作功,功是能量,作功是靠施力

但我們怎麼評估作功這件事? 再回到速度的概念,當我們對物體作功,把能量傳遞給物體

這個物體得到能量,是以動能的形式表現,動能Ek = 1/2mV^2,m是物體質量,不會改變

因此我們知道,讓物體加速,實際上就是把能量施加在物體上,這個能量不會消失(不考慮摩擦力的話)

會以動能的形式反應在車身的速度上


讓車身加速,意思就是對車身作功,使車帶有的動能增加

想要加速度快,就是要在相同時間內讓車累積更多動能(動能就是速度)

所以用來評估加速度能力,是看累積能量的能力,也就是功率(功率 = 功/時間)

功率越大,就能在短時間內把能量推給車變成動能



所以更仔細的說,推動車身加速是靠力(扭力產生力),但評估車身加速能力,是用功率(馬力)

這樣有比較清楚?




對呀這篇怎麼還在討論


簡單說,不管要討論極速還是加速度

都是看馬力



兩台一模一樣的車,一台扭力大、一台馬力大,怎麼知道哪台加速快呢?

不管扭力幾公斤、不管時速多少、也不用看引擎幾轉,看它當下的馬力哪個大就對了


哪台馬力大哪台就快,就是這麼簡單

yagami7215 wrote:
原來這篇還在討論我...(恕刪)

您的物理解釋相當棒,淺顯易懂

其實扭力曲線圖
就是比馬力圖更容易看出
引擎全油門時從低到高轉速的動力特性
這顆引擎偏向經濟的房車或是動力取向的賽車
也可以看扭力曲線圖檢討如何改善
施力於活塞上的制動平均有效壓力
比如正廠配置可變進排氣門正時或行程
或是可變進氣岐管等等所造成扭力增加的成效
因為扭力 = (制動平均有效壓力bmep*排量容積Vd ) /4π
同一顆引擎扭力值的高低
就是取決於制動平均有效壓力的高低

所以我認為加速也是看馬力
不過在起步或低速時
需要看低轉速區間的馬力曲線
等換檔之後
就只要看引擎高轉速區間馬力曲線



In my opinion good torque engines can let you feel quicker during daily drive because you don't need to down shift to lower gears all the time. That's why I prefer Nissan to Honda.

So both are GOOD. Good horsepower cars are faster but good torque cars are easier to be driven...

直接用Z4 M40i看吧,美規歐規同扭力,但美規馬力大了將近50hp,這也直接影響到0-100的結果,多了50hp的馬力讓0-100少了0.4秒。

鳳翎 wrote:
您的物理解釋相當棒...(恕刪)


其實我覺得看馬力(功率)曲線圖比扭力曲線圖更直觀

因為實際評估作功能力仍是以馬力為準,所以直接看馬力曲線最直接

你說到一個重點,當車從低轉速開始加速,要看的就是實際在哪個轉速下的馬力值,這是完全正確的觀念


JV1080 wrote:
馬力是功率P..
功W=Pt,功率P並沒有時間因素,功W才含有時間因素….(恕刪)


你倒果為因了

W是功,功是能量(焦耳)

P是功率,作功的效率,單位是瓦(Watt),瓦的定義是J/s (焦耳除以秒)

能量沒有時間因素,功率才有。你的公式原形是P = W/t。移項不影響計算,但不能移項後把邏輯的因果關係顛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