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已發表的並且接單生產的混合、純電車,
不全然是一線車廠的作品,
也不是來自歐美主要大國車廠,
這代表台灣也可以這樣搞!
台灣廠商應該是有能力開發的,
當年Tesla就是來台灣找廠商,
才開發出最關鍵的電動馬達、控制模組,
但為了爭取美國政府補助,得提高在美國的生產率,
只好把相關的生產線移回美國,並取消台灣訂單,
Tesla在美國上市,台灣廠商淪為為人抬轎的悲慘命運
廠商願不願意投資的問題罷了,
自掏腰包辦獎學金,保障就業,
IC的人才那麼強,分一些來傳產也是嚇嚇叫,
電動車技術台灣很多廠商跟學者都有能力,
而且專利問題也相對少很多,畢竟這是個新的產業,
世界各國紛紛起步,競爭還未明顯,
但沒有廠商支持,連個概念車都不可能提不出來!
個人積分:154分
文章編號:42381089
個人積分:5分
文章編號:42381439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15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