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慢又貴的燃料電池機車 ?

  時速五十公里其實夠用了,畢竟電動機車不是要取代全部的機車,而是在龐大的機車消費群中爭取一席之地;對於機車只是短程代步的人(像我就是),最高時速五十公里很夠用了,我有一台去年新買的150,八成以上的時速都只在四十左右,九成以上的時速在五十以內.

  反倒是續航力,充電時間,電池壽命這幾項我比較關注:

1.續航力:希望充飽電可以撐一百五十公里以上,或至少一百公里,不想兩三天就得充一次電,那太麻煩了.

2.充電時間:希望能在半小時以內,而且現在可以充電的地方不多.

3.電池壽命:好歹也來個兩萬公里吧(大約我兩年的里程數),多多益善,換電池連工帶料希望在兩千以內,最多三千.






shishimaru wrote:
對於這個研發暨生產成...(恕刪)

同意shishimaru
文章多是非理性批評 卻不是介紹燃料電池機車優點

1.低價高速機機車成凶器,使用者的好與壞無差別

2.在某次展覽中一位外國朋友這樣問我,他說”這部燃料電池機車要賣多少錢?”我回答”經過我們精確的計算,在某個量產規模下,一部售價低於2,000美元”他聽到後不可置信的告訴我”我家裡那部多功能越野腳踏車就要5,000美元了!!”

這段話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我只能說我只能買的你所說的低價高速機機車凶器
如果功能和50cc機車一樣而價格卻比較貴燃料又不好買
請問他的市場在哪裡?

現在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氫氣是從天然氣分解來的,若以燃料價格和里程來計算
會比汽油機車來得划算嗎?

個人一直認為甲醇燃料電池會比氫燃料電池好用,至少儲存容易很多
還可以像加油一樣直接到入油箱

maumi65 wrote:
如果功能和50cc機...(恕刪)

電動車現在還是很貴,那市場在哪裡?
依據商業的說法是「當使用多製造成本就會下降」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也沒有一個比較可以說服別人購買的燃料電池產品出現
那就更別談數量可以增加

燃料電池原本較蓄電池有個優勢
就是使用方式和汽油差不多
差在現在加油,燃料電池加氫
所以在蓄電池充電時間無法所縮短時
使用便利性是燃料電池的優勢
不過現在大家都在努力研發快速充電
應該比較少人注意燃料電池

之前BMW用7系列發展出以氫為燃料的內燃機汽車
為的就是先以內燃機使用氫氣
讓大家習慣使用氫氣
並且可以讓氫氣製造、運輸等相關設備的設置和研發有個緩衝
如果氫使用已變為頻繁
最後就可直接將電動車以燃料電池行走
當然這只是構想
最後那些昂貴燒氫的7系列好像都只是租給企業使用


看完本文只覺得只有在誇讚該產品而已,連時速50公里也能優點化?

也能拿生命當只能跑50公里時速的理由,一般道路機車上下班時60公里時速就已經很慢了

何況50公里?就算在擁擠的都會地區,也不可能永遠都是50公里,

更何況其他非都會地區?一篇非理性的文章不會讓人有興趣甚至會對該產品產生質疑

這部車我看起來其最大的用處也只有在風景區當代步休閒車使用而已

要當內燃機型式機車的替代交通工具還有段距離
Howard1223 wrote:
又慢又貴的燃料電池機...(恕刪)


這種車當都市內的車不失為一個好的代步工具
不過 1.載重 2.能源補充速度 3.壽命 是會不會廣為接受的項目

我有同事兩個加起來將近200Kg 他們常雙載 用125cc來回民權大橋
都是短程使用(其實很多瘦子騎車載滿東西...也是超過200KG啦, 這也許不正常..但是內燃機的引擎還是可以撐得住)
這車.....耐的住這樣的使用嗎?
補充一下他們兩位之前都常駐大陸 大陸電動機踏車是蠻普遍的 他們之前也騎過沒啥稀奇的
只是..上橋or騎遠一點 電動車的缺點就一覽無疑了(上橋爬不動,騎遠沒續航力 充電要幾十分鐘)

樂見燃料電池的開發或許有機會解決充電機踏車的問題 仍然給予開發廠商掌聲..
但實際需求仍然要考量大家的使用習慣囉.......
Blackhair in Taiwan....
給你們鼓掌,加油!
氫氣燃料,個人覺得一定會成為末來新能源燃料,
畢竟現在要找到更好的燃料又不傷害地球很少,
氫氣是未來的趨勢.

你們是台灣之光.
首先,恭禧完成此項壯舉.
希望台灣產業能盡速走出一片天, 不要再只是代工與cost down,
應是創造品牌價值,並追求100%以上的利潤為目標.

再來呢,僅單以行銷觀點來說,
1.極速多少,這或許真是個問題, 但個人認為現階段這是"行不行"與"能不能"的問題,
想請教, 跟上現在機車的速度, 對你們目前而言, 是"不行"還是"不能".
2.很主觀的,車子的外型與銷售量有相當大的影響,
想請教, 單就車的外型, 你們真的認為很有賣點嗎?

環保第一
環保第一
台灣加油
台灣加油
"希望台灣產業能盡速走出一片天, 不要再只是代工與cost down,"

贊同這位大大的觀點,
台灣該走出自己的路,
代工只是做別人,
為何不做做自己,
雖然這路走起來會很辛苦,
可是只要堅持,
未來就會有更多的路,
而不在是走別人的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