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回堵原因之我見

回堵.


一般來說跟慢車無關..

是車太多了..

這有點像水管裡頭的流水效應.

2個水管的水入1水管.車潮一多必堵.


而慢車就像水管內的堵塞物.只附著3分之1時.

後方回堵.但是一過障礙物以後(例如超車).

水流速會比原本更快...

而把原本平均時速拉高.直到遇到另一波車陣.


如果未來技術純熟.足以縮小車距以及增加行駛速度.

對車流量是有很大的幫助..

有點類似上高速路形成火車列車的感覺.(掛車廂)


光目前提高速限.對於提高車流量一點幫助也沒有.

因為所需的安全距離會更長..

未飽和狀態會減少在高速公路上的時間就是了.
應該是交流道附近居多
不排隊,4線道直接從中外側插隊
後面自然就跟著慢

就算每個人都排隊
大車為了要避開外側下匝道的,就會轉到中外線或中線
自然而然就塞了
慢車自以為安全~其實不跟上速度才是最危險的
(最奇怪的是慢車都不承認自己慢~非得要佔據車道~不去外線道慢慢欣賞風光~)
這道理偏偏都被十次車禍九次快這種傳統印象打敗
高速公路啦~雪隧啦~大多是這樣
平常道路上也會遇到~
最討厭那種慢慢開(搞不好還跟你說市區不要開那麼快~危險唷!)~
但是遇到要變燈或是快變紅燈就會突然加速衝過去(衝過去才不用等紅燈麻~)
是在開賽車嘛?看到燈號才有反應?

這些老問題都是解決不了的啦
唯有自己想辦法脫離烏龜陣~
追上下一波烏龜~再超越烏龜陣~這樣比較實際啦!
(不知道會不會被說成飆車~反正這年頭看起來比烏龜快的都算飆仔!)
通常塞車有 98% 都是因為路隊長...

不相信? 看看平日上下班的車流量 跟 假日的車流量 大概就可以知道了...
天天都在跑高速

大概遇到90%的狀況都是龜車龜在內側車道導致塞車

一種是自以為安全時速80KM在內側慢慢開

一種是拖拉庫開在內線,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

只覺得有不少駕駛人很自私

只顧自己好就好~

別人在後面塞住是他家的事

自私
根據本人職業駕駛十餘載經驗 , 樓主說的都對...其他大大的回文也都正確...

其實無事故回堵你會發現大多都在交流道 , 再者仔細觀察結果 , 國道一號的林口到楊梅幼獅段 , 就是如此 ,

因為有工業區 , 又有兩條橫向的快速道路系統 , 加起來共有七個交流道 , 車子上上下切來切去.........

短短的20多公里(40k~68k)...車多起來時就堵堵堵堵啦......所以現在也正在擴建這段的高架段啦...

跟一二十年前的五汐高架段俗稱18標這段意思一樣 .....

再往南走就是...湖口到竹科段...竹科段雖以增設交流道...但每天上班還是塞到9點半左右

再來應該就是到台中大雅到龍井.....都是車多交流道造成 ....

再來就到高雄段啦....

總之就是到比較繁榮的地段...車也多..交流道也多...當然開車技術X的也比較多...所以還是保持距離比較保險啦..


除了路隊長以外

還有很大一部分

就是很多駕駛是快到交流道才從最內側往外切

或是一上高速路就不看後方的往內切

真的是會害人害己
那我就台提供國道10號的問題吧

在翠華路上去到接國道1號跟之前的路段會塞

很多是駕駛人太聰明,走內線要切外線接到國道一號,造成內側車道塞車

然後烏龜一直讓人插隊

你先拔到獅子的鬃毛.......你的電腦就會比別人快.........
高速公路回堵原因之我見

交流道尾就有紅綠燈...
很多交流道尾端就有紅綠燈, 而車流大的時候, 就一路回堵了... 這個很常見

車流匯入的原因...
像彰化的埔鹽系統匯入國一北上, 一到下午, 甚至假日的下午一定堵
原因是只有戰備道給車流匯入, 而且一些人不守秩序, 把車從內側開到最外線而且開很快, 所以一堆車卡在戰備道尾端慢慢匯流
後面車速就慢了下來, 甚至定點...

舊的測速點的原因...
像北上快靠近彰化交流道前, 常常會莫名奇妙的堵車, 而過了就比較順暢
那是因為那邊原本有一支測速桿, 已經移到彰化系統交流道那裡去了
可是一堆地瓜機在那邊說有前方有測速照相, 一些快車到那邊還會踩煞車, 就造成蝴蝶效應了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大家的見解都不錯
我覺得回堵的原因是交流道底端都有紅綠燈....秒速還不少
尖峰時期加上一般用路人跟機車騎士都匯流在一起[不塞也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