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6/10/13 07:00 記者: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政府明年調降2,000cc以上小客車貨物稅5%的好處,國內汽車製造廠「看得到、吃不到」,面對廢車處理費暴增、每家車廠數千萬元的空污費、車身烙碼防盜費及來自國外原廠調漲進口零組件費用的要求,明年國產車有極大的漲價壓力,漲幅最高可能達5%。
政府從明年元旦起,將2,000cc以上小客車貨物稅由35%降低至30%,預期明年2,000cc以上轎車將有降價空間下,消費者已產生觀望心態。
汽車業者不滿地指出,調降貨物稅一事已非新聞,但政府稅捐單位卻在目前車市不景氣之際,大肆宣揚「德政」,讓消費者產生所有小客車都會降價的誤解,對車市更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貨物稅調降對國內汽車製造廠貢獻極小:超過八成的國產車,引擎排氣量低於2,000cc;多數國產休旅車,適用客貨兩用車15%的優惠貨物稅率,都不在這次貨物稅調降範圍內。
車輛公會無奈地表示,台灣汽車貨物稅高達25%至30%,使車價遠高於其他先進國家,若政府有心要幫助台灣的汽車業,就應該檢討取消貨物稅。
車輛公會指出,明年汽油改徵能源稅後,需要繳貨物稅的,將只剩下汽車與水泥。汽車早已是民生必需品,但還被課象徵「奢侈稅」的貨物稅,實在不合理。
國產車業者說,貨物稅調降果實沒吃到就算了,政府明年還大幅調高其他費用,等於變相加稅。包括廢車處理費由每輛965元大幅調高至2,939元;汽車廠納入空污費開徵範圍,每家車廠每年恐將增加數千萬元的負擔。
警政署明年起實施車身烙碼防盜政策,每輛汽車估計至少將增加3,000元的成本,讓國產車業者苦不堪言。
業者表示,今年國內新車市場規模意外大跌,讓許多車廠今年初對國外原廠承諾的新車銷售目標無法達成,甚至遠遠落後,不利於明年度零件供應價格談判。
此外,今年以來石油、鋼鐵等原物料價格飛漲,國內汽車零件供應商勢必會反映在明年度零件報價上,明年車廠要求協力廠降價的空間勢必大幅壓縮。
種種成本激增下,汽車廠為維持獲利,很難不在國產車售價上反映轉嫁給消費者。有車商預言,明年國產車售價將會上漲,業者可能會透過小改款、加配備的方式調整售價,將衝擊降至最低。
Level不用高, 只要跟賣了十幾年的march一樣就好
但是價格能壓到30萬以下
包準賣的很好
而且許多國外車廠早期都是經營機車起身的
像是BMW, SUZUKI, 還有與Yamaha技術結盟的Toyota
他們能推出自主品牌汽車, 為甚麼台灣不行? KYMCO, SYM, PGO難道就賣的不好嗎?
說穿了, 台灣的企業領導者, 沒有創新與冒險的勇氣
整天都在說研發, 設計, 創新這些字
但是卻又擔心企業因投資失敗而血本無歸
所以墨守成規, 每年都讓中國, 韓國, 印度, 泰國一點一點的追了上來
難道我們的子女長大後都要去當台勞不可嗎? (不要懷疑, 現在街頭的外勞以後可能是你的主管)
甚麼企業精神, 甚麼研發創新, 都是喊喊口號, 騙騙員工而已
很多台灣企業只會一種產品, 過了快十年還是只有一種產品,
那天新世代產品出來, 倒的倒, 沒倒的模仿, 模仿又爛, 繼續倒
相信我, 這就是台灣企業領導者通病, 怕麻煩, 怕浪費, 老掉牙的審美標準, 還有耍耍嘴皮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