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開FIT,高速公路定速下坡(三義路段,很陡的那個),定速100,從沒超過110,通常大概快超過5公里時就會開始擋煞了,基本上電腦都是先降一個擋位,如不足會再降一個擋位(簡單判斷,由擋煞時引擎所產生的聲音就可略知一二了),等時速降下來至100時就進擋到正常擋位(此時當然就沒擋煞了,因為升擋了),以此類推
所以簡單來說,報導說的大部分是早期或自行改裝定速的車子(非原廠),因為是拉鋼索方式,所以電腦不會去做擋煞動作,因為沒人告知電腦要擋煞,不過好像有早期原廠車或自行改裝的定速是拉鋼索,但有晶片接收配合行車電腦去做剎車判斷的動作來減速,不過小弟是聽來的,到底是如何就不清楚了,因為自己開車經驗也才12年而已,90年代以前的汽車科技資訊就不清楚了
wenwenwen wrote:
可能寫文的人跟我一樣...(恕刪)
我同意你的經驗~
小弟的K5跟你的CAMRY算是同年代的車 也是用真空閥附帶鋼索的...
半夜開高速公路 也都整路定速在跑...
但還沒遇過長下坡時 速差會過大.....
比如我定在118 (GPS是106~107
遇到長下坡時 速度還是保持在118上下 而不會一下跳到125 130之類...
且在開始進入長下坡段時 電腦就會開始減油門 而不是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減...
也許真空式的定速反應輸給現在的電腦式定速 但 還不致於像文章說的那麼離譜....
當然 那篇文章主打的是 主動式的定速系統 (一般是被動 沒有前車距離控制..
會找一些傳統定速的缺失來顯示主動式定速的好處及優點
如果新式的主動式定速還找不到相對於被動式定速的優點 那要賣給誰XDDD
定速不是不好用 只是使用時仍要注意周遭的車況...
白天我也很少用..幾乎不用...
但 深夜十一點過後 定速就很好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