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 加上【時間觀念】的後續討論篇

glock34 wrote:
osephyen樓主獨具原創與爆炸性的理論推導實在太利害了…
不只顛覆了汽車技術書籍與相關專家常說的【加速度看扭力,極限速度看馬力】…
讓99%大眾的邏輯瞬間變成?分…
更可以說推翻了基本物理定律:加速度(a)正比於力量(F)...
可能要改寫成 加速度(a)正比於馬力(Power)了...
想必下屆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有如探囊取物…


F=ma的F是車輛受力 不是扭力~

用動能證明比較簡單
動能E=(1/2)mV^2 (同重量的車加速到同速度需要的能量是一樣的)
E=Pt (能量等於功率乘時間)
加速所花費的時間和馬力成反比 馬力越大加速越快~

這是國中程度的物理
無知就算了 還來跑出來笑別人...

CUFOX wrote:
F=ma的F是車輛受...(恕刪)

又一個來戰的
引擎動能要怎麼傳到車上啊?
CUFOX wrote:
F=ma的F是車輛受力 不是扭力~

用動能證明比較簡單
動能E=(1/2)mV^2 (同重量的車加速到同速度需要的能量是一樣的)
E=Pt (能量等於功率乘時間)
加速花費的時間和馬力成反比 馬力越大加速越快~

這是國中程度的物理
無知就算了 來跑出來笑別人...(恕刪)


CUFOX大大您好....
您所寫的國中物理公式都很正確...
F=ma
E=(1/2)mV^2
E=Pt

不過請問一下...
車輛不靠"引擎扭力"經過變速箱傳遞驅動輪胎克服阻力的話....
車輛動得起來嗎???

如果純粹就國中物理公式來看的話...
a=F/m,所以F變成100倍的話,a也會變成100倍...
又V=at...
所以P=E/t=(1/2)ma^2t => a=[2P/(mt)]^0.5
當P變成100倍的話,a只會變成10倍喔....

那麼請問加速度a跟力量F比較有關係,還是跟功率P比較有關係呢???
感謝指教喔....

ps. CUFOX大大您最後一句話的第6個字建議改成"還"...
這樣讀起來會比較順暢一點....
小弟讀到那邊小卡了一下...
用物理和數學來解釋,實在很累

加速看扭力 極速看馬力
對,但是只對了一半,話沒說完全

這句話中的"加速" 是啟動瞬間的加速,低速時的加速
距離稍微拉長,時間也稍微拉長
一切都是由馬力決定...

引擎性能數據所標示的馬力和扭力 都只是峰值
在路上要超車或是要飆一下
不管是哪種特性的引擎,都一定是全油門用力催下去
自排車的話,轉速會一直維持在接近紅線的區域
早就過了扭力峰值的轉速......

以二輪車來舉例
CB400SF vs DRZ400SM (四缸大馬力vs單缸大扭力)
CBR600RR vs 哈雷883 (四缸大馬力vs雙缸大扭力)
起步的瞬間,大扭力的車或許會稍微超前一點
但大馬力車的轉速一上來,就把大扭力車海放了

大馬力的引擎特性都是高轉速,也就是轉速範圍廣,延伸性更好
大扭力則是低轉速,速度要出來的話,必須搭配變速箱,一直換檔

看看0~100km/h的測試成績就知道
(如果把比賽改成0~30km/h大扭力車可能會贏)

那做大扭力引擎幹嘛? 大家都來拚馬力就好了啊?
話也不能這麼說...
低轉速大扭力,較適合一般市區,且不需要高速行駛的場合
油門反應好,要超車不需要退檔,油門直接補下去就可以了

結論,馬力越大的車,一定越快
扭力則僅供參考,用來表示這顆引擎的動力特性,及是否符合駕駛人的駕駛習慣
樓主先搞清楚力和力矩的差異吧

引擎輸出的扭力是力矩T
推動車子前進的是輪胎對地的靜摩擦力F
T = rF 和力臂長度有關
「引擎的T」要轉換到「輪上的F」
至少包括變速箱、傳動軸、胎徑等好幾種不同長度的力臂組合
所以引擎扭力要等比於加速度就必須要所有條件都相同,包含變速箱齒比

而馬力是引擎輸出的功率
如果不計引擎到輪胎間的能量耗損
依能量不滅定律
輪胎輸出的能量是不會隨變速箱、胎徑而變的

要比較不同車之間的加速度的話
就「理論」上看馬力才準
因為齒比、胎徑都不同
但實際上一般車輛使用都要從怠速開始提升
而最大馬力必須要在高轉速才能達到
因此低轉速的扭力比較接近實際使用上的加速感


...............
.................
........................
我們是在開車,又不是在研究物理
自己開的爽就好,這麼計較幹嗎
只要加上附加條件
加速看扭力 = 加速看馬力
(同引擎轉速 扭力正比於馬力)

一般來說 所謂
扭力=最大扭力輸出 一般於低轉速
馬力=最大馬力輸出 一般於高轉速
其實那句:加速看扭力,急速看馬力的話
是在同一部車上比的!!!!!!!
不同車拿來扯,沒甚麼意義

EG:燒胎起步 低轉速不就沒啥路用
EG2:順順開小胚 開到最大馬力前就換檔了

要拿 轉速-馬力圖 <=> 轉速-扭力圖 上的兩個最高點
是看不出真相的!!!!
最大馬力和最大扭力 只是部分性能
真正的比法:
1.理論:個個元件的阻力-轉速圖 配馬達特性下去解
2.真正開車跑一次
假設兩車的重量相同的話
又都是手排<~~相同換檔方式
大扭力車不見得會輸
大家一直討論在柴油車
確樣了汽油車也有重是扭力的引擎
美式的大排氣量OHV

加設一台M3跟一台野馬 兩車都用增壓器增壓到500匹上下

一起跑0~100KM/H 野馬的轉速低啊 可是卻不見得輸啊
因為野馬手排的變速箱第一檔是專為0~100的比賽設計的
相對省下一點點的秒數

現在因為環保意識抬頭 使用增壓引擎已經算是常態了
不同的引擎因為不同的需求所以需要搭配不同齒比的變速箱來配合他的用途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單方面的信奉哪一個比較強 就一定要徵到贏 根本就是庸人自擾
哈哈 看看 還是一頭霧水....還是不懂 扭力所代表的意思......
有沒有車廠 是出不同引擎 但是所有東西都一樣的車阿...
來個實驗精神吧 哈哈:P (不過這樣 可能 還會有重量不同的變數)
否則 太多變數了 不是用數字算一算就能解釋的吧...
glock34 wrote:
在josephyen...(恕刪)

小弟念書時 微積分 工數 普物 都是重修
所以如下只能以白話描述.............

轉速夠高時 車子速度較快 這是廢話....=.=

扭力夠大時 引擎拉轉較快 感覺 << 加速輕快 >> ...

夠白話吧...................了嗎?........

如下這張算是最好理解的 藍色是扭力 過四千五百轉就軟掉了

4500 轉以上扭力變差
簡單講 就是POWER / CYCLE 效率變差
所以拉轉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國民車喜歡高速開十幾格的 除了相對不安全之外
1. 風阻變大(速度增 40%, 風阻增近約 100%喔)
2. 轉速過了扭力峰值, 引擎單位運轉輸出也變差

風阻變大 + 效率變差 = 相當耗油 不環保啦....

要維持扭力高原期 大部分靠各家的進排氣可變汽門系統
當然好車還可以靠昂貴的 精密機械 跟 材料科技
像 BMW M Series N/A 中高轉速拉轉還是很順 ......

CUFOX wrote:
F=ma的F是車輛受力 不是扭力~

用動能證明比較簡單
動能E=(1/2)mV^2 (同重量的車加速到同速度需要的能量是一樣的)
E=Pt (能量等於功率乘時間)
加速花費的時間和馬力成反比 馬力越大加速越快~

這是國中程度的物理
無知就算了 來跑出來笑別人...


建議大大不用跟他們白費口舌
看來ACON99有這個開板的新朋友了
一對活寶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