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咲 七海 wrote:
腳踏車+外殼降低風阻就可以騎到100km/h
你覺得呢?
空氣力學設計的好的話,需要大馬力嗎?
需要啊!
就算你外觀製作的再流線,馬力重量比也還是相當重要的
這邊用汽車來解釋的話,你可能會陷入某些迷思中
那我們先用外型最流線的飛機來比喻好了
國產戰機 IDF 在某些方面來說,它是相當優秀的
但是為什麼性能比不上它模仿的對象 F-16 或是 F-18?
這中間最大差異點,就在於引擎的推力 ......
國產的 IDF 用了雙引擎,但兩邊的最大推力加總起來也才 84KN
這個數字還遠輸單發動機的 F-16 E/F 的 144.6 KN
所以 ~ 兩者的推重比〈在汽車就是馬力重量比〉
IDF 是 1.01:1
F-16 是 0.91:1
這樣你覺得到達相同速度的時間哪台會快一些?
哪一台的尾速又會高一些?
相同道理,運用在汽車也是一樣!
假設有兩台外型、變速箱都相同,重量也類似的車
一台引擎輸出可達 500 匹馬力以上,另一台只有 200 匹
你覺得兩台車拉出的尾速,跟達到時速100公里的時間會一樣嗎?
Moosehead wrote:
bugatti veyron 1001hp 1888kg
mclaren mp4-12c 650hp 1140kg
馬力重量比 m > b
起步 m > b
尾速 b > m
http://www.topgear.com/uk/videos/veyron-vs-mclaren-f1-part-2?VideoBrowserMode=top-rated
所以
請不要再亂傳錯誤的知識了(恕刪)
通常實驗要有參考價值
對照組與實驗組間只會存在一個操作變因,其他條件都一樣
這樣比對才有意義
影片中是兩台不同車,這個比較只能拿來看樂趣而已
如果是抓一台車,分別換上不同馬力的引擎可能稍微還有參考價值
而且只是「稍微」因為不同引擎除了馬力輸出外一定還有很多地方不一樣
另外...馬力不是一種「力」
如果確實了解甚麼是馬力,加上能量守恆與力平衡的觀念
這個問題其實沒甚麼好討論的
請不要再斷章取義了
F=ma
F與馬力相關 m是車重 a就是出來的加速度
計算時F的值還需要扣到外部阻力(風阻 機械阻力..等等)
而馬力重量比(都先假設馬力大=出力大) 從上面公式來看就是F/m
因此可以得知馬力重量比越大(F越大或者m越小)
只會直接影響到加速度a而已 與尾速v並沒有直接關係
再來找速度與加速度的關係公式
v=v0+at
v=尾速 v0=初速假設為0
所以在此公式可簡略為
v=at
由公式可知 要有很高的尾速 並不一定需要很大的加速度
也是可以用時間來換尾速(類似拖齒比)
但是這些公式還要把外部的阻力計算進去
像對於尾速影響最大的風阻 會隨著速度越快成平方倍增加
所以其實尾速最大的敵人是風阻
要有高尾速的兩個要點
1.比較大的引擎輸出
2.比較小的風阻
當你引擎出力 與外部的阻力 完全抵銷時
就代表車子不會在加速 當時的速度就是車子的尾速
所以結果來看
有高馬力重量比 就"一定"會有比較大的加速度
但是"不一定"會有比較快的尾速(是不一定不是無關)
通常高馬力重量比的車子 會同時有"大馬力"跟"重量輕"這兩個特性
但是如果比較的對象具有"更大的馬力"與"更重的重量"(重量馬力比較差)
在尾速方面當然還是會討不到便宜
所以
馬力重量比與車子尾速並不是完全無關
他們只是沒有"直接"相關而已
討論車輛性能的時候 通常都會拿馬力重量比來看 而不會是尾速
因為在駕駛的時候 加速度遠遠比尾速來的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