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多年,怎麼不見進口車價格反應呢?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不過日本的"空車價"...(恕刪)


日本空車很便宜…但是價錢是反映在油價(稅)

加上高速公路的過路費:

舉個例子:

走個跨海大橋:25000日元(約台幣8千多)。

住在台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真的

javakaka wrote:
這篇看看就好。(基本上媒體靠車商廣告吃飯,拿人手短,所以有這類文章也不意外…)

裡面用抵岸價格50萬(車商拿車價)去算,卻不敢說輸入國當地的MSRP…
想也知道車商拿車會很接近經銷商價…MSRP的8折~9折跑不掉

更何況還有很多省稅撇步…

例如有些配備用零件名義進口稅率較低,所以原車配陽春配備降低拿車的車價。
等到台灣再裝上這些配備賣人…


我同意你說的部分內容 進口車商拿到的價錢到底是多少我們真的不知道

所以他的利潤空間多少我們真的很難算出來

但是有個東西很好玩的就是你把進口車的價錢反算回去

拿掉關稅 然後去跟台灣組裝的車子比 你會發現......

台灣產的車 真的很爛 @@"

關稅先用 20%算好了

國產車 / 進口車

60 / 72

70 / 84

80 / 96


Allen Yeh
過跨海大橋要8千多

真是超乎我的想像

多數人都難以負擔的吧?
除了稅賦之外的問題
車價越來越貴的原因大概可以歸類為
1.配備升級成本增加
2.歐元上漲
3.既有稅賦並未大幅降低
4.原物料成本也上漲
5.車市銷售量低點
所以雖然加入WTO但是卻未見車價相對降低
再日本考駕照也要準備幾十萬台幣才能考
但日本加油的壓力非常大. 有一好沒兩好.
CANON 5D, BG-E4, 24-70 F2.8L, 50mm F1.4, 100-400mm F4.5-5.6L IS, 70-200 F4L
二年前問時,記得好像加入 WTO 關稅降的比較多的是 3500 cc 以上的大排氣量車款。好像從 35% 還是 45% 一年降1 %. 等十年後看會不會好一點 XD
可是進口車主力歐系車種, 歐元從2001年28漲到2007年的44, 漲了60%
關稅降一點點根本沒屁用. S320原本只要300萬現在要460萬,
當初02年買車時 E240水貨只要170萬, 現在???
CANON 5D, BG-E4, 24-70 F2.8L, 50mm F1.4, 100-400mm F4.5-5.6L IS, 70-200 F4L
glushutte wrote:
但日本加油的壓力非常...(恕刪)


我覺得沒必要用這些附屬的稅或者是加油的壓力啥的來模糊問題焦點。
現在的問題重點在於進口車是不是太貴,後續成本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感覺。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可以到日本y拍自動車去查Focus ST的價格,
然後再查台灣Focus ST的價格。
用這個比例去大概算一下,你就知道台灣的進口車價到底算不算貴。

我自己算了幾個牌子,幾乎都偏高,有些受歡迎的牌子甚至更高。
我明天再把詳細結果貼上來
glushutte wrote:
可是進口車主力歐系車種, 歐元從2001年28漲到2007年的44, 漲了60%
關稅降一點點根本沒屁用. S320原本只要300萬現在要460萬,
當初02年買車時 E240水貨只要170萬, 現在???


這個也是很奧妙的。
漲價也有漲幅,就像一碗25元的陽春麵漲價到30元等於漲價20%
但是實際上的成本上升未必如此。只是這樣跟著喊漲可以多賺些。

2002年關稅29%,2000cc以上貨物稅35%,其他貨物稅25%
今年關稅21.8%,2000cc以上貨物稅30%,其他貨物稅25%

匯率漲價60%
所以一台1萬歐元離岸價格的2000cc以上進口車,
在2002年進來成本會是1 * 1.29 * 1.35 * 28 = 1.74 * 28
如果在今年,考慮匯率因素,成本會是 1 * 1.218 * 1.30 * 44 = 2.5 * 28

今年進口同樣價格的車子,約為 1.4 (= 2.5/1.74)倍成本
所以…原本的S320只要300萬,照比例來看應該是300萬 * 1.4 = 420萬 會比較正確些。
只是不曉得歐洲的S320不知道有沒有漲價漲到10%就是了…

當然說這麼多,或許還是很多人會想幫車商說話就是了…
其實一直覺得台灣是個蠻適合商人賺錢的環境就是了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