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191876 wrote:
ディスペンサー出口温度:‐20℃以下、タンク内温度85℃以下
儲氫温度在85℃以下都行
You got it! Toyota是採高壓氣態儲氫,所以沒有BMW系統的先天問題。
要說缺點就是溫度不能太高,但或許Toyota系統也會內建洩壓閥(我猜應該會有),以避免一些意外狀況發生。
至於安全上,還需要觀察。畢竟現在還沒有實際上路的碰撞相關災害報告出來。
而且我也想知道,儲氫槽跟加氣系統部份,會不會有金屬疲勞的問題發生。這是目前Toyota沒提到的部份。
(非常麻煩的「小」問題...如果會,那就表示含儲氫槽在內的氫流管路,都需要定期更換)
另外FC燃電效率很高,除少數被轉換成熱量以外,大多都直接轉換成電能釋出。
這跟內燃機大多被轉換成熱能,再利用氣體加熱膨脹帶動活塞來產生動能的方式,效率要好上太多。
(內燃沒有Hybrid幫忙,有30%轉換率就要偷笑了!FC?隨便都有70%以上)
所以FCV比燃氫內燃機系統比起來,同里程需要攜帶的燃料要少上很多,因此氣態儲氫才能在FCV上加以實用化。
Tesla部份還要觀察看看,已開放的專利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開放的部份。
像鈉電池這一類高電容低體積重量比的玩意。
(我個人也好奇,有沒有奈米碳管電池存在的可能性??)
Tesla:有本事歡迎山寨,因為我們已經升級了 XD...
PS:EV只看續航力沒有意義,要看這個續航里程,是在多少時速下才能達成,這才是重點。
dongmark wrote:
特斯拉的電池是進口日本松下的
松下做的是鈷鋰電池
電池內大量使用稀有金屬,,這些金屬地球上只有稀土中才有
等稀土資源用完,這電池也就結束了
不可持續
還好現在產量低
如果真的量起來的話,比石油資源更短
稀土元素一點都不稀有喔!

而且說真的...
1.鈷跟鋰都不是稀土族。(請默唸這句話20遍...)
2.大家都誤傳說車用大電池會用到稀土。其實真正會用到稀土的,是永磁磁鐵做出來的馬達....
3.不管是鈷或稀土族元素,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石油?裂解完就回不去了。
最後產出的CO2,多種點樹吧...
4.車用大電池,最理想應該是要用磷酸鋰鐵或其他更安全,且高循環次數與能快速(高電壓電流充電)的電池。鈷鋰電池並不適合EV/PHV作為大電池使用。
而且實際上,松下(Panasonic)提供給車用的大電池,其實是鋰鐵電池(2012/2013 Prius PHV使用,4.4kwh)。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稀土元素一點都不稀有...(恕刪)
看來你並不太了解電動車
稀土有十幾種元素
某些元素稀有,某些不稀有
好的稀土礦目前全球是很缺的
找到稀土礦並不意味著適合開採
因為開採成本太高,是沒有利潤產出的,是沒人會去開採的
而且稀土礦太稀疏,根本也無法開採
挖100噸土出來,只能提煉1噸稀土,這成本也太高了
所以你不要看稀土元素全球多,但真正能成規模挖來用的,是極少極少的
鈷鋰電池要提高性能,不是要用更多的鈷和鋰
而是鈷鋰電池會合成到稀土中的某些元素來改善性能
如果鈷鋰電池需求量提升后,不要說稀土夠不夠用了
就連 鈷 估計都來不及供應,目前全球能開採到的鈷礦大概在700萬噸,提煉出來后還不滿150萬噸
所以鈷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價格很高
所以Tesla用松下的鈷鋰電池是不可持續的
另外像稀土中的鏑和鋱這種永磁電機一定會用到的元素
全球只有中國的稀土礦才有,而且儲量有限
不過好在一台車只需要一個電機,但一台車需要的電池的量卻非常大
另外鈷鋰電池的污染性也不可小看
一節小小的鈷鋰電池泄露,可以污染20平方公里的土壤和水源
一台Tesla總共有6831節大容量鈷鋰電池組成
這些隱性成本
根本沒人會去說
更不要說安全性和電池衰減性能了
Tesla是目前全球第一家用鈷鋰電池的車廠,已經7起自燃,再好的電池管理也無法改變易燃易爆的物理特性
電池衰減性能更無語
我朋友一台充滿電的Tesla,放車庫半個月不開,電量全部自動走完
磷酸鐵鋰電池是未來的趨勢
這是必然的
但目前日本這個領域的水準很低
真正做磷酸鐵鋰電池,全球只有比亞迪一家
松下的鐵鋰電池本來就是由比亞迪代工的,它自己並不生產,都是貼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