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哦,謝謝各位其實我也想說多收一點也沒關係,但實際上的道理還是想探究一下。我想就算錶有驗過,也不是針對一百公里以上吧。大概0-50有驗就很厲害了。比較實際可能只是抽兩個速度點,25公里與50公里看準不準
sunuplin wrote:...我想就算錶有驗過,也不是針對一百公里以上吧。大概0-50有驗就很厲害了。比較實際可能只是抽兩個速度點,25公里與50公里看準不準...(恕刪) 您看過哪一種車的里程表,時速25公里.50公里時,是準確的,然後時速到100公里以上時,里程表就開始亂跑的?相對的,如果計費表在時速100公里以上就會亂跳,那您應該早就看到滿街的高速計乘車了....兄弟,人生美好,不要鑽這種牛角尖了.....
讓我自問自答一下吧,剛剛跑去查了標準檢驗局的規範。計程車計費表是根據國際標準 OIML R21 制定的,又順便查了一下OIML R21標準中大概有幾個細節如下1. 計費錶可以接到車上使用Can bus的資訊系統,也就是說速度可已直接讀,不經過速度錶。但是這不是硬性規定2. 速度換算距離另一個重要因子是時間,計費錶的時間每週不可誤差2分鐘3. 檢驗時必須模擬至200km/h, 誤差4% 之內算合格所以應該蠻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