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_oxide wrote:主要是商標法其實這種...(恕刪) 講那麼多都沒用拉...與其在這空談 不如用"行動"來證明踢爆很難嗎? 找蘋果刊登一下... 明天就上報了!跨國際的大賣場耶!! 蘋果可說是最喜歡這樣的標題...不然爆給"秋意"也不錯拉不過他現在應該沒啥空...蘋果線上爆料~就是假貨跟水貨 大家分不清楚所以才讓一些本土機油商人有機可趁...進口一桶200L的進來分裝搞出一些"台灣"很有名的全合成賽車油
afu76519 wrote:講那麼多都沒用拉...與其在這空談 不如用"行動"來證明踢爆很難嗎? 找蘋果刊登一下... 明天就上報了!跨國際的大賣場耶!! 蘋果可說是最喜歡這樣的標題...(恕刪) 沒有用?呵~而不了解的專科/大學生說別人說的沒用?叫人找誰水果報報料.在旁說風涼話........會來的比較有用嗎?至少我自己能分清楚什麼是水貨與公司貨回覆這種議題.主要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並無義務或責任性質如果我說的沒用?那也請你提供點什麼叫做有用的資訊吧....不要扯水果報或原廠投訴電話我直接跟你講........沒有用的也不會報的比消基會還沒用水果報有稽查能力與權力嗎?油源查的到嗎?如果媒體查的到就不用組偵調會了.阿扁洗錢案也早就真相大白了呵~幾年前就很多人投過各大報了包括水果報.也沒有一家刊過媒體也不是傻瓜不名人士一句假油就衝去碰壁或亂刊嗎....那新聞就跑不完了刊出來.有法律常識都知道.被告毀謗比較快啦不要只說別人說的沒用.自己也不做要浪費電話錢與時間.請先自己身體力行我......並沒有這義務與責任請搞清楚也希望你提供你所謂"有用"的意見或是真正能幫助其它人或樓主分辨假油.公司貨.水貨的資訊後.......再來調侃批評我會比較實際也比較說的過去吧PS:進口原油分裝不論是水貨.公司貨或是假油都有.這只是其中一種做法市面上大部份品牌公司貨機油也都是進口53加侖的桶裝成品油來分裝的那是很正常的事只有極少數特定品牌高階油才會瓶裝進來
討論那麼多...還有根據一些自己打聽及相關行業朋友的講法...感覺大多數的正牌代理商對量販店的油品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所以兩年多前就不曾在量販店買過機油了...畢竟台灣這個環境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鑽...就算量販店賣的是瓶子跟內容物不同的"冒牌油"...(跟買A片一樣,常買到封面跟內容不同的...)一般的user有能力證明嗎??就算能證明,找得到適用的法條可以提告嗎 ??就算告,告得贏嗎??量販店可以推給假貨商,假貨商可以金蠶脫殼...在台灣的消費者真是悲哀...還是上網搜尋一下想要的廠牌原廠網站...打幾通電話問一下正牌的分公司或代理商...直接跟當地的經銷商買比較安心...雖然貴了點,但多了一層保障...上述的作法給大家參考看看...別再當冤大頭囉~~
Iron_oxide wrote:不要只說別人說的沒用.自己也不做要浪費電話錢與時間.請先自己身體力行我......並沒有這義務與責任請搞清楚...(恕刪) 感謝您的指教...我剛剛已經在家樂福的意見反應網站 提出發問了!並附上了網址... 希望家樂福可以給出一些讓人滿意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