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nbull56 wrote:
呆丸機油實在是太貴了(恕刪)
機油倉庫的油,我應該是 2010 就開始用在 Audi A3 了,也用10年左右了,後來這幾年,因為機油倉庫沒進我要的油,我轉向跟易油網買,也用好幾年在 VW Golf R, Mazda 3 上了
其實我用水貨油,大約 1996 左右我就一直是買水貨油了
你如果很怕買到假的,可以先跟總代理與水貨商都買一瓶,拿到實品後比較兩瓶的顏色,氣味,密度(香同體積,如 1000cc 下的重量,要用夠準的電子秤,最小單位 1g, 或是 0.1g 的更好)
通常1000cc 機油的重量差應該在 5g 以內, 仿冒油要做到 顏色,氣味,密度3 者都一樣,我認為很難
不過,即使是同一款油,原廠也會改包裝與裡面的配方,所以瓶上的標籤, 油的顏色也會改變,懷疑實可以上網 google 一下國外的瓶子標籤
如果 總代理與水貨商 的 顏色,氣味,密度 都一樣,就不用太擔心了, 最多就是使用時,注意一下一樣的油溫,引擎轉速下,油壓是否快速衰退? 只是要測這個,需要裝油溫油壓表..我 2005 的 Audi A3, 當時為了怕用到假油,所以有裝..
------------
你如果不像我指定要用特定款油, 跟好市多買應該是最保險又省事的...
但如果想用最適合自己車量的油,通常油還是一分錢一份貨, HTHS 高,添加劑成分合適, NOACK 低的油,目前我找到的還是相對高價
AlfaBrera32 wrote:
機油倉庫的油,我應該(恕刪)
日本車。歐洲鋼砲都沒被你操壞了。


要求償要舉證,大概要在他們指定的保養廠。水貨商,有些有提供這樣的服務。
不然就是要自己 換機油還要錄影....這太累了吧。


我個人拙見。台灣進口機油,應該不容易買到假貨。因為都是庫存


事實就是如此。國外官方網站 都改版了

我偏好 歐盟的德國機油品牌,要去仿冒賣到台灣。台灣市場這麼丁點。機油配方都改了好幾次。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或是稱呼SDS。有些品牌有寫。
這個好像是拿CPC台灣國營 去 加Mercedes-Benz


梅賽德斯·奔馳 官方又沒說你有送測。



就拿大家最常見的M.B 229.5 Multigrade service engine oils
日系車。如果激烈操駕,可以挑日本鐵罐。大一點品牌。日本機油還是有他獨特的地方。
要用到假油,速克達 用用看就知道。反倒是台灣一些機油



上新聞又不是一兩次了。

至於MIC 世界工廠,潤滑油,他們自己報導,都不達標準。只有大陸人 跟台灣人敢用

https://twgreatdaily.com/YOGsCXIBnkjnB-0zRwvz.html
是不是阿共的陰謀.....


https://tech.sina.cn/2020-05-12/detail-iircuyvi2658409.d.html?cre=wappage&mod=r&loc=2&r=9&rfunc=3&tj=none
HK分裝 我也怕怕。
https://ppfocus.com/0/dicecaf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