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汽油混入柴油與二行程機油

阿琨5841 wrote:
你說排氣不在你的測...(恕刪)

至於完全燃燒這件事情, 在電腦噴射系統中, 電腦會根據排氣含氧量調整噴油量
所以不論加不加柴油, 電腦都會根據模型自動調整
說加了柴油因為辛烷值降低然後完全燃燒..... 個人不以為然
根據比例上算, 辛烷值根本降不了多少... 不會有顯著差異
這就跟加了一點柴油, 不可能讓燃燒熱力有顯著差異一樣
如果要降低廢氣排放, 現代車輛的原廠數值就很足夠了
根據我20年前還在車界幹技師的時代(我的修車執照已經超過20年了)
就算是老噴射車, 在洗過噴油嘴/燃燒室/節氣門後, 排氣數據就會大幅改善, 遠優於排氣標準, 排氣管也會滴水
如果是為了宣稱的完全燃燒才加柴油, 那還是免了吧
再則就算加了柴油沒燒完被排出去, 大多HC也會在觸媒被轉化掉, 除非觸媒壞了, 不然HC要過高還有點難

我有興趣的是加了柴油之後, 為何聲音善震動會有明顯改善
一開始我半信半疑, 自己的機車加了之後也如網友所述的改善, 而且很明顯,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才引起我測試的興趣玩玩看
如此而已

Iron_oxide wrote:
我這樣+已經很久了...(恕刪)

我的機車還有發現柴油會倒流的現象
那時加到4%騎完一桶油後拆空濾的蓋子
一拆開就發現一小攤油在那邊, 如下紅圈圈處.....(借別人的圖標示一下)
而且空濾是溼的沾滿了汽油與柴油味......

shukae wrote:
至於完全燃燒這件事情, 在電腦噴射系統中, 電腦會根據排氣含氧量調整噴油量
所以不論加不加柴油, 電腦都會根據模型自動調整
說加了柴油因為辛烷值降低然後完全燃燒..... 個人不以為然
根據比例上算, 辛烷值根本降不了多少... 不會有顯著差異
這就跟加了一點柴油, 不可能讓燃燒熱力有顯著差異一樣
如果要降低廢氣排放, 現代車輛的原廠數值就很足夠了
根據我20年前還在車界幹技師的時代(我的修車執照已經超過20年了)
就算是老噴射車, 在洗過噴油嘴/燃燒室/節氣門後, 排氣數據就會大幅改善, 遠優於排氣標準, 排氣管也會滴水
如果是為了宣稱的完全燃燒才加柴油, 那還是免了吧
再則就算加了柴油沒燒完被排出去, 大多HC也會在觸媒被轉化掉, 除非觸媒壞了, 不然HC要過高還有點難

我有興趣的是加了柴油之後, 為何聲音善震動會有明顯改善
一開始我半信半疑, 自己的機車加了之後也如網友所述的改善, 而且很明顯,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才引起我測試的興趣玩玩看
如此而已...(恕刪)


好可惜! 只能 +5分 不然應該幫大大加 +100 分的

您的推論跟我很接近,以 1%~2% 的熱值或者燃燒效率,或者是辛烷值來說,根本無足輕重。

如果真能有額外的機械能產生 (所謂的省油 10%~20%) 那應該是本於摩擦力降低,或者內燃機的效率提升,可能性比較高。

提高內燃機的效率,最直接根本就是潤滑與爆炸行程時氣密性的提升。

因此先前 shukae 兄提議要加二行程機油,幾乎就是我想做的實驗,很感謝您幫忙做了對照組。

雖然實務上不可能真的加二行程機油,因為如上面其他大大的分享所言,不論在經濟性上或者排放上,二行程機油的殘留物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柴油在這潤滑與氣密性的提升有好處,但因為他的 C 分子結構 (C16~C18) 處於 汽油 (C7~C9) 與機油 (C16~C20 )間,所以本身兼具可燃與潤滑性,大部分的柴油被燃燒掉了,少部分的柴油附著在缸壁做為潤滑劑。依車況適當的調整比例,也許可以得到一個潤滑不錯,又不會「下機油」的中庸狀況。

至於擔心的咬油封,我個人不負責任的看法,由石油分餾塔的分離過程中柴油本質上很接近礦物油,本身特性上已經很接近機油,但與引擎機油的差異性在於沒有添加改良劑,以及他的碳鍵比較少,可算是很低黏度的的礦物機油。

經由吹漏氣滲入機油後,對於引擎潤滑一定是會比較差,但如果能控制在有限的百分比下 (e.g. 原本 4L 機油多了 400cc 以下的柴油,等於稀釋 10%) 可能也沒那麼嚴重。照理,對於橡膠的侵蝕性一定是高於機油,但是低於汽油才是。須留意的可能是 PCV 管路的影響,不過這部分原本就會有汽油蒸氣瀰漫,照理材質也會使用耐油管才是



我可以來試看看
老車換管之後早就沒觸媒了...
含氧也被我廢掉....

shukae wrote:
汽油混加柴油與二行...(恕刪)


不是早就有人 測試實驗了嗎?

這完全唬爛的

只會更耗油

馬力還下降
大大預設的論點一開始就有一點錯誤,忽視了[柴油可以燃燒]的效益,直接預設[柴油不可燃燒]才會衍伸出後面[殘留在汽缸壁]的觀點

現在汽車界已知的節省燃油的方法
1.提高壓縮比 (某些汽車廠正朝此方向前進)
2.控制混和比到14.7 (依賴行車電腦)
3.延長油氣燃燒的能量轉換率 (一般是添加汽油精,汽油精成分說穿了還是柴油和煤油)

火星塞無法點燃柴油,但是汽缸中被火星塞引燃的汽油是足以再去引燃柴油
同時間柴油除了增加燃燒能量利用率,也能清除汽缸積碳 (跟坊間的汽油添加劑是類似成分)

使用二行程機油只能增加汽缸潤滑(柴油車可以適量添加),沒有辦法做到柴油的效果


請參考專業部落格的文章,有介紹混油燃燒的原理
(不是FB那個推廣混油的社團文章,那個社團有些論點確實也是可議的)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 92混柴油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 再談92混柴油



shukae wrote:
在電腦噴射系統中, 電腦會根據排氣含氧量調整噴油量
所以不論加不加柴油, 電腦都會根據模型自動調整


提到這個,表示你弄錯了添加柴油的效果 (跟進排氣、噴油量無關)



shukae wrote:
總之混柴油或二行程機油, 一定會有顯著的缺點
否則賣汽油的早就先加進去了


汽油、柴油、二行程機油,都是從同一桶原油[分層]蒸餾出來的複數成分混和物
在油品提煉技術較差的年代,多多少少都是互相有微量參混的


有些商品不能賣,不一定是商品有問題,而是要避免商品不當使用出現問題

例如國外行之有年的生質柴油,到了台灣就問題一堆被迫下架
症狀是車輛的柴油濾心會卡油泥堵塞
原因卻是加油站 (很多民營加油站沒有定時清理油槽、甚至柴油賣太慢放到變質)

混油最大的問題是不能長期保存
在油箱裡混一桶用用沒感覺
但是大量混油就會面臨跟生質柴油一樣的問題(分層or柴油變質)



Iron_oxide wrote:
負壓膜老化
柴油會咬橡膠類的東西


汽油對橡膠類的侵蝕速度比柴油更快 (汽油 > 柴油 > 礦物機油)

負壓膜老化是因為汽油

否則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混柴油的車一樣會有負壓膜老化的問題

reynard wrote:
提高內燃機的效率,最直接根本就是潤滑與爆炸行程時氣密性的提升。


請看上面鄭大師的文章

提高內燃機的效率,最直接根本的方法是:
1.提高壓縮比 (某些汽車廠正朝此方向前進)
2.控制混和比到14.7 (依賴行車電腦)
3.延長油氣燃燒的能量轉換率 (一般是添加汽油精,汽油精成分說穿了還是柴油和煤油)

reynard wrote:
感謝 shukae...(恕刪)
剛回台北就看到這篇. 真巧!! 當初我真的太好奇柴油混92的績效, 正反兩者都有道理, 但 實踐是檢視真理的唯一標準!!!! .............. 所以我決定這次回鄉掃墓試驗一下. 我親身用車子試驗一下. 台北跑到屏東下交流道的高速路程. 我發現 '真的有省油'. 而且是很明顯到我無法否認. 但, 這是純高速, 市區就不知了. 我的車: 小排氣量, na引擎, 國產車, 一直用92. 大概混 1.5-1.8之間.
我要聲明: 我的車有用, 不代表別人車有用. 請不要砲我!!!! 我只用兩次, 所以長期的結果我不知, 之後, 我也不會每桶用, 以後大概只有高負荷長途我會用. 我不知道科學根據, 我知道結果就是這樣. 這車車齡已經過十年, 但里程數不高, 每次回鄉我都有注意油耗數據, 所以耗油的數據一直很穩定. 這次是歷年來最好的一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