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成任何房車(消費級房車)結果都是一樣 進口也一樣非軍用 元首部長級用或是特殊用途因為測試撞擊不是自撞牆 就是差不多大小車相撞了不起用個10噸上下的車做撞擊測試 還是空車與空車(大不了再放幾個假人)但車禍時的聯結車 還載著貨櫃 這種車隨便都是35噸位起跳噸位都是消費級轎車的10倍起跳 所以 換成哪一台消費級房車 結果都一樣相信大家也看過 不是被聯結車撞到的 也是有進口車撞爛掉的買什麼車都一樣 要有自覺 不要讓自己處在危險當中每天都有人呼籲 離大車遠一點 在高速公路上 要嘛就儘快超越不然就在後方 離遠一點 反正這種大車也很愛衝 沒再衝的 都是滿載在他前面開更危險 盡快換車道揚長而去如果結構夠硬 那硬碰硬 幾十噸的衝擊力去哪? 這比太空人要承受的G力更強大 總要消化掉 那軟的人就慘了安全帶要是斷了很慘 要是沒斷 這麼大的衝擊力 安全帶就像一把刀 卡在脖子上 也沒好到哪
ptx wrote:國產車的價位都差不...(恕刪) 車禍本來就是個案,撞擊時的速度、重量、角度等太多因素是不一樣的,完全沒有符合科學概念。只是,車體強度高,可以增加存活率,活下來的機率自然高於網友酸的鋁罐車。每場車禍都是個案,但看久了,自己心中也會有心證,自己相信哪台車就好了,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遇上大車禍,那也是自己的選擇。
kurokawa079 wrote:說啥呢按照你的說法...(恕刪) 急啥?俺有說針對啥車嗎?國產進口都一樣 沒看好文章喔?前陣子 一台6-7百萬的進口車因為沒掛大牌 被送進廢鐵廠瞬間變成一團廢鐵 那台壓廢鐵的 最多也才20幾噸真正壓下去的 沒幾噸 靠的是重力往下壓的慣性速度那超過35噸 是不是誰來都差不多 無關是不是進口或國產
tommyxie1111 wrote:個人覺得您的發文內容才像吧?!沒人說事故受難者者的不是呀!其實該車禍是有影片的!也許該狀況下大部份的車都無法保證車內乘員能存活,但車體結構設計越好越有機會存活,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樓主再發這文的用意是?!只為證明無法證明的事實 我見到有人酸說,車主省錢沒命花。所以發此文希望不要用消費別人來批評車。我認為年售量超過一定數量的車,即使進口,也應該抽查外送Euro-NCAP約聘的實驗室撞擊測試並且公開。完全杜絕暗中偷料的手段。即使因為預算,買不起Volvo,至少自己甘願,而不是被話術欺騙。藉由迅速修法立法,公正執法,提升大家駕駛安全觀念和守法,再加上消費者自然形成的購買選擇,就可以減少車禍傷亡。以前的文
yummy456s wrote:對這些交通事故的評...從國人近年來買車的要項中,安全性已漸漸被重視,T牌國產車市佔率漸次下滑等現象,這是有效的。...(恕刪) 是的,教育消費者正確安全觀念一定有用。本文也希望提醒大家,不能用個例以偏概全。可是如果類似案例偏高,樣本數足夠,當然就能得到初步的推論假設,之後用實驗室証明。美國 NHTSA 出面測試 TOYOTA/LEXUS 腳踏墊事件,正是如此。
Leonarka wrote:有嗎? 一樣都是2、3、4名加起來的量呀歷年來,平均值都是12萬輛上下,市佔%數就是個參考最高的37%,只有10萬輛,較低的28%,卻有接近13萬輛這樣算上昇還是下滑?...(恕刪) 所以我認為應該立法強制抽樣送Euro-NCAP約聘實驗室做撞擊實驗,讓消費者購買前有知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