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客貨車制度好處多多創造台灣經濟效益,反觀進口車?

像Rav4 2.5賣比同級動力的Crv貴那麼多
要買到同級動力價差竟然高達20萬
後來竟然停售

這個改用客貨車進口應該可以跟國產車一樣便宜吧
DownTown1982 wrote:
這篇可能有點逆風,但(恕刪)


看你捧客貨車認證捧成這樣是有點無言
你說解不解封沒有強迫消費者

但不解封後座椅背真的能載人?而且車評說連本來的後座椅背可調的拉柄都不見了
還真的是德政啊
aligu1869 wrote:
這個產業政府已經保護(恕刪)


用的比美、日、德還要嚴格的法規,這好像沒什麼不好的吧?
再者我也完全沒有圖利廠商跟財團這種事,開文就寫得滿清楚了
aligu1869
我完全也沒說你有任何圖利啊 ! 但是,你卻忽略了,你支持的事,偏偏就是廠商變像增加利潤的方法~
aligu1869
你的本意並沒有不好!只是觀點不是很透徹,這只是一個存在的現象,但不是必然~核心問題也不在此~
DownTown1982 wrote:
首先,車商採用客貨車認證後,比使用客車認證的車少了10%貨物稅成本,政府實際上就少了很多稅收,但這也是德政的起點,政府少收稅還要被罵不覺得政府很冤枉嗎?

政府降稅的10%其實在這個通膨的年代剛好可以抗通膨反應在車價的抑制,讓國產休旅車價格不要漲到老百姓負擔不起的價格,這是超前部署啊
類似的降稅抗通膨也不是只有客貨車的貨物稅,今年三月經濟部長也講會陸續在其他貨物降稅

當然對於進口車商肯定是要帶風向罵一下的阿,因為進口車沒辦法運用這條客貨車認證優惠規則….但網友跟著罵就真的讓人無言,有便宜大碗的國產客貨車不買,一直罵以後假如剩下貴死人的進口車可以買就不要哭

而且買國產車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台灣經濟成長,買進口車大部分的錢都是國外賺走的


省了10%是德政 你乾脆說連貨物稅都不課徵,進口關稅也免,好嗎?蔣幹畫。

另外鐵桿那段是你自己腦補,因為最根本的議題是客貨認證最大要求是載物容積,鐵桿是安全性考量必須強制安裝。載物容積就牽扯到後座的機能性,角度調整的功能被修改移除。從頭到尾那桿鐵桿根本不是爭取客貨車型廢除的重點。

有幾款新式休旅車原本的後座椅背調整設計就是被客貨車型給犧牲掉,搞到後來要私底下做違法的事。
舉例Tucson L與Sportage就很明顯。省下幾萬元是美意,也得消費者接受才是美意。有些消費者就是願意多加點成本買到更舒適的功能。
我很理性的換了角度思考樓主的觀點
但我的結論還是國產客貨車制度真的爛
DownTown1982 wrote:
用的比美、日、德還要嚴格的法規,這好像沒什麼不好的吧?


樓主,你是覺得台灣的空氣真的有比加州好?

比美、日、德還要嚴格的法規,沒什麼不好?
機車以前五萬以內,現在呢?
那些跟繞口令一樣幾期幾期,你不會認為是在獎勵優惠的吧???

你不是真的不知道
這些只是故意卡私人進口,不給發牌照的手段吧?
汽車工業沒人家發達,但會出現比人家嚴苛的法規?

我舉個例,這就好像
HTC做手機,蘋果也一樣做手機,
但是HTC說蘋果做的手機未達標準~因為他不是綠色的,一樣的荒謬跟好笑~
apqp wrote:
反正台灣車廠倒了也沒怎樣....



我是覺得不可能不會怎樣
況且每個國家國情不同,也不能直接套用澳洲的例子在台灣身上
國產客貨車制度並沒有讓消費者有較低購入成本,反而製造消費者後續改車及麻煩.
看起來比較像車廠賺到.
DownTown1982 wrote:
全面支持進口,然後一堆國產車廠或零件廠的人失業
這樣子真的有比較好嗎?



說到底,真正要講的只有這一點。

其他長篇大論都是假議題。


darkedmund wrote:
台灣的客貨車所省下來(恕刪)


本來就很難百分百回饋到消費者身上去
但絕對多少還是有抑制到一點國產車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