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能常見的車,肯定有他的原因

雖然這些也跟你活動的區域有點關係
但是主因還是因為你有在注意那幾款車
所以你才覺得路上常見
你講的那幾款我知道路上有
多不多我不知道
因為我根本不在乎
所以問題是常見不常見的話
我只會覺得有看過
但是有到很多嗎

我舉個反例
我覺得路上常看到718、911
那你沒在注意這款車的情況下
你覺得路上多嗎?

廠商基於這種原因
才會在一些地方花錢打廣告
就是要消費者覺得這個車或是這個物品很熱門

要知道客觀事實
最好還是看數據
主觀的看法講得再有道理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人的感覺如果會準
那就不需要度量衡的單位了

另一方面來說
路上多就等於好嗎?
消費者決策有很多因素
有可能是熱門
也有可能是便宜甚至是超值
也有可能是品牌形象
也有人是因為保值性佳
還有一些其他的像是省油或是耐用度安全性等等
但是這要直接解讀為好
那我只能說你中了商人的計而已
每個人對與好的定義不一樣
所以就會有那麼多不同的商品在市面上販售
如果用你的理論基礎
路上勞斯萊斯很少見
勞斯萊斯不好嗎?
路上法拉利不常見
法拉利不好嗎?

不用在網路上合理化自己的消費觀
十個人會有十種看法
熱賣的車也會有人因為不想停紅燈就變成車聚而刻意不買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有些人希望能與眾不同,
所以買車會挑冷門車款,
願意多付出一些代價也甘願,
這點我們也應給予尊重,
而非用嘲諷的口吻。
aliao
[讚]
BENZ C-300
日本路上幾乎全都是超商透明雨傘

你會想跟著買嗎?
你講得這個理論
放到任何產品都說得通
另外為何雙田賣得好
其實查一下也不難得到答案
你活在的是臺灣,才有這種錯覺.

我在歐洲,日系車是很少見的.
德國滿街賓士奧迪.亞洲車常見的反而是Kia.偶爾出現Mazda,雙田50臺出現不到一臺吧.
奧捷最多當然是Skoda.再來也是各種歐系車.亞洲車常見的一樣是kia.雙田也是少見,尤其honda幾乎沒見過.

日系車耐用那是前一個20年在臺灣累積的口碑.
就像再往前推20年,臺灣滿街跑的是福特,大家覺得耐用的昰福特.

但是到了現在,很不客氣的說.
豐田本質也許是耐用.可是日系國產車被臺灣代理後,也不知道是代理商的問題,還是日本母廠割臺灣韭菜.
溢價嚴重還強迫用車美士在安全設備上拔掉變成選配,再拔一層皮.安全配備直到現在還在擠牙膏.
CC神車還在腳踩煞車.而且有加入CC的家族就知道CC也是東壞西壞,膠條,坐墊,漏水,妥善率只是在吃老本口碑.

本田更是因為產線問題,在臺灣是用比較低mpa的鋼材.
可是臺灣人一樣爭先恐後的買.所以車商繼續維持割韭菜就好,還有一群韭菜為他們歌功頌德.

本田HRV在2020那代在大陸上市時配置跟臺灣類似, 賣15-18萬人民幣,被笑是噱凱子, 賣的差到一蹋糊塗.
接著不停釋出福利,銷量才拉起來一些. 這是2024版本東風本田的HRV.折扣後10-11萬人民幣左右可入手.
臺幣40-50萬左右就有全套level2,互聯網車機,環景.全景天窗 ,該有都有.他國事務嗎?日系車對臺灣不過份嗎?






Accounter
不要跟大陸比車價成本跟市場差太多每個廠牌的車在大陸都能壓到很低的價格
跟著別人走,只是一種放棄主動思考的怠惰。當行動成為無意識,就叫盲從。
十年前大家都搶買htc到1200元,你如果也進場就套死資產縮水30倍。
股票也好、汽車也好、選舉也好。決定任何東西,無腦都不會是最好的策略
cgbvcchao
我喜歡你第一行話
認同啊,而且不要說乘用車,就算放到商用車也是如此,路上比較多的就是FUSO Canter大台的就是FIGHTER。雖說這兩台單看規格像是油耗、馬力或者載重不會樣樣都超過對手,但跟我前面說的一樣,整體來看也肯定是最優秀的
每個人喜好收入買車用途都不同,買個車要看路上誰多就買誰???
這個論調真的怪怪的..
貨車的買家可能更重視售後吧,畢竟做生意時間就是金錢,好修好養據點多,才會多人買
其實福壽會賣得好除了耐用之外,是因為維修保養的據點也比較多,自然多數人就更願意買這牌的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