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至少還能鬧一陣子
jocomach wrote:
不會 世界跟不上臺灣(恕刪)


Taiwan no.1
kobe13794823 wrote:
其實非常正常,不過對...(恕刪)


確實啦,最終還是回歸到結果論
但如果一些問題無法解決,那麼趨勢也可能反過來走
台灣現在才剛起步,後續是朝哪方面去發展也值得觀察
想當年朋友聚餐有人很興奮的說他買了特斯拉,吃完找大家去看他表演召喚功能,結果當眾磨牆臉都綠了
上個月看他換了一台賓士CLA
國外只是為了打擊中國電動車才這樣的

其實台灣這種小國家...非常適合電動車...因為充電站真的都處都是

不像中國美國這種土地大的國家...真的會有里程焦慮
peacemaker363636 wrote:
電動車基本上就是可以...(恕刪)


從報導資料來看確實是這樣沒錯,也難怪一些大廠選擇先暫時觀望
Motor123 wrote:
至少還能鬧一陣子(恕刪)


趨勢不變,就看國外這種情況會不會只是震盪期而已
Motor123
目前電池 和 充電技術 就只能到這 不然中國品牌拼命傾銷是啥 後面就等 新技術再ㄧ波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這樣看來目前電動車購...(恕刪)


其實老百姓才不會管暖化問題,只管口袋民生需求現實問題。

海外純電車因為之前加大補助。
包含我在大陸車廠這邊現實狀況,如果沒有一定的補貼,電車純愛,現實沒幾多少。

左岸是政府介入,已經跟南韓車企一樣,發展成國家戰略事業。
25~42%一堆莫名其妙冒出頭請領補貼的新能源車企從不到200家,變到幾千家。
破產的車企,都能在地區政府介入補助下,敗部復活,又挖了數十億美元的坑來玩電車生產+製造。

這已經升級到國家戰略,不是正常自營企業能玩的產業。
原本燃油車的百年車廠,哪個不唉唉叫,這很正常的。
國戰現狀,就是你不幫我運,連運車船也自己造。
你不讓我賣,就狂輸送塞爆你家港口讓你家產品也沒辦法賣。
一般正常經營的企業,是要用哪個拳頭跟世界第二強權來輸贏,坑都坑死嚕!

國外也是相同,因為有補助,左岸新能源車接受力度就會大。
沒補助,沒一定的優惠方案,就不容易有量能。
政策因素影響太大。

現在是限制成車從左岸進口,之後是否會納入自製率管制,這發球權也在本地政府手上。
但說穿了,這跟台灣各產業的總代理與投資事業一樣。
政策只是表象,洗產地,立法的對口檯面下拐個彎搞個人頭公司洗的就一堆。
歪都歪了,要整正,以現在這個時代,那無摳零。
騙不懂行的還可以。
反正規矩就是規矩,照規矩做就對了。
沒人能知道在喊打時,後頭已經跟對方握手把自己給賣了。
現實社會,不是表面這麼簡單。

拿超徵的稅放送下去,量就會衝起來了!
Couch Patato
[拇指向上]
你想太多,說話要用大腦

世界第一的豐田不玩了???

除非章男把加藤武郎(Takero Kato)拔了,把Toyota BEV Factory廢了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電動車已退流行
小黃狗的春天
歐日車商還沒大敗之前,嘴砲自家的電動車多屌,現在輸了,為了讓自家的電動車還有翻盤的機會,才會有這種緩兵之計。
國外本來就不太適合,電車適合台灣這樣,里程不長,一直塞車的地方
Couch Patato
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