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fkR wrote:以電車的屬性我倒是希...(恕刪) 的確是時間問題像電巴跟電動貨車這幾年台灣越來越多了像鴻海的Model T、eCANTER只看台灣的老闆能不能接受並使用之前有聽人家說商用車有行駛里程的問題車子停下來對他們來說就是虧錢至於明里紬,很難不偷看吧?
KIRINJI wrote:重點還是人,駕駛素質決定安全程度就像是LV2,沒人標榜是全自動駕駛,但一堆人把他當自動駕駛這不該是車商的問題 你這只是玩文字遊戲罷了LV2確實是"自動駕駛"的其中一種等級"自動駕駛"的定義為何?"全自動駕駛"的定義又為何?簡單舉個例為何有一種法律叫"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照你的邏輯重點是人, 槍砲彈藥刀械更不是沒人使用就會自動使用的工具人的素質決定其安全程度那為何還要訂定這樣的法律?正因為人的素質不可控, 那就只能去管制工具, 來保護國家社會安全以上所以不管是加速還是自動駕駛的宣傳怎麼會不是車商的問題? 除了是車商的問題, 更是政府的問題
welsonilu wrote:其實很多電車 都刻意...(恕刪) 目前政府的說法是,預計不會使用馬力作為稅金依據所以是不用過度擔心不過你提到的特別下修動力來維持能耗,也代表他目前仍是有所保留的加上相對低的購入成本這就是為何「性能」方面,電動車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KIRINJI wrote:『一匹馬力多少錢』,...(恕刪) 樓主整理的不錯,從表格來看MG4買不到先排除150萬左右性能首選就是 EX30(預算夠往上頂個20幾萬更猛雙馬達0-100 3.5秒左右)假如有多50萬預算頂到兩百就可以多兩台選擇GOLF R或者Model3 LR
油轉電不錯~但我會想等固態電池且技術成熟的電動車~2020年左右的model 3 現在電池率退大概15~20%~電動車在台灣雖然沒有里程焦慮但會有規劃人生~但我想固態電池普及~可快充 實際續航里程可破800公里 夠安全 應該就相對完美~開過大馬力~還真的回不去~
KIRINJI wrote:追求性能,除了花大錢外,油轉電可能會是一條更好的選擇? 這要看你是追求哪個區段的性能馬達的特性,讓電車的起始加速性能遠超內燃機即便一般市售的代步電動汽車也能輕易跑出0~100K5~6秒內的成績而內燃機汽車要跑出這成績得進入跑車門檻 (8秒內跑車門檻,5秒內超跑門檻)但馬達有個先天性缺陷,熱衰竭現象特別明顯即便你在散熱下了本錢,也只能維持高速區段很短的時間內燃機汽車卻能以很長的時間維持在高速區段所以現在超跑界還是內燃機主流,沒人想開電動超跑電車起步確實迅猛無匹,但時速200K開始就是油車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