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燒話題] 中國人來了!~~中國製汽車進軍歐洲(無關政治)

對大陸汽車熟悉的業者都知道
大陸汽車是遠看很不錯
但實際操作很差
之前聽大陸三菱的業務主管說
它們當地車比台灣便宜1/4
但是當地組裝品質一直有問題
但是他開玩笑說
LANCER剛開始在大陸組裝頻出問題
遠看價值40萬台幣
走近看剩30萬
開門看剩20萬價值
實際開只剩10萬
很多大陸低檔國產車都有小毛病
如開冷氣車會熄火 有些車根本沒冷氣
一些台灣10~15年前上市的車它們還是在生產
而且很便宜 8萬台幣就可以買到全新的
所以中古車沒市場
當然別要求配備

目前大陸賣的比較好的歐洲車是奧迪
因為官方指定所以民眾也跟進買
至於東北靠韓國地區
反而是韓國車的天下
因為官方指定韓國車為計程車
不知道以後台灣買不買的到大陸的車車?
會的
現在很多台灣車的零件就是大陸製
只待政府解禁
SIG wrote:
不知道以後台灣買不買的到大陸的車車?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我們現在的評語, 大致上是15~20年前對韓國車的評價. 韓國車能, 沒什麼理由中國車一定不能, 所以一世代後才是德國車廠要接招的時候.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Iron Man wrote:
台灣夏季風力發電穩定性差且常發生無風可發電情況

麥寮和澎湖中屯兩座風力發電廠位在臺灣風力條件較佳的地點,卻還在夏季無法穩定供電,且兩座風力電廠距離已相當遠,還是常常同時無法發電,顯示臺灣夏季的風力發電條件,是無法滿足電力需求的。

台灣也是在努力發展風力發電......但是天然環境&進步空間還有待加強中
台中也要開始豎立風力發電機了.....相信台灣會越來越多風力發電的發展啦

所以才有未來發展的商機。
根據丹麥的經驗:將「風車」的機座蓋在深度約 15 公尺的海床中,由於比較不會遇到「無風」狀態,平均比在陸地上產生多出 20% 的電力。
Albert Einstein: Ich muss nicht alles wissen. Ich muss nur wissen, wo es steht.
等中國車達到德國貨現在的水準
地球上搞不好已經沒石油能用了
而且民族性差很多
說實在中國民族性沒有德國人那麼要求嚴格
龜毛 準確

Luzofan wrote:
我們現在的評語, 大致上是15~20年前對韓國車的評價. 韓國車能, 沒什麼理由中國車一定不能, 所以一世代後才是德國車廠要接招的時候.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奧斯卡 wrote:
等中國車達到德國貨現在的水準
地球上搞不好已經沒石油能用了

根據今年六月底瑞士某技術學院(Eidgenössischen Technischen Hochschule)所創下的新世界紀錄:
1.07 公克的「氫」或相當一公升的「燃料」可以讓一輛重 30 公斤(是太輕了點)的車子跑 5134 公里。
該技術學院並估計,只要八公升的「燃料」就足以環繞世界一週。
Albert Einstein: Ich muss nicht alles wissen. Ich muss nur wissen, wo es steht.
奧斯卡 wrote:
等中國車達到德國貨現在的水準
地球上搞不好已經沒石油能用了
而且民族性差很多
說實在中國民族性沒有德國人那麼要求嚴格
龜毛 準確


想當初我們那個什麼死國搞了幾十年結果呢?
那種東西可以叫做車嗎?

北極熊熊 wrote:中國人來了!~~中國製汽車進軍歐洲(無關政治)
.............
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有專家認為:在 2010 年時,中國製汽車在歐洲與德國將佔有 3%,而且中國人的「攻擊目標(Angriffsziele)」是~Kia, Hyundai, Chevrolet 或 Fiat 等「入門品牌(Einsteigermarken)」。

我想,最後這段話是北極熊熊文章的重點。前幾天買了本書名叫「十年後的台灣」,快速翻了一下真的心有戚戚焉。
為了我們這可愛寶島,大家加油!
聽說福斯汽車也大受歡迎
VW倒著看是"眾"簡體字,众; 別名大众汽車
還出國產車,進口的當然高級多了
Attitude is everything. : 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