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與渦輪增壓的差異性..........

aron.yang wrote:
.Dr.Porsch的油電車其實是電動車,只是加了個汽油引擎連發電機發電,比較像現在的BMW i增程引擎系列,嚴格說來不是真正的"混合動力". Toyota透過PSD把馬達和引擎的動力混搭,就真的厲害。.(恕刪)


"全電驅動"的油電型動力傳動系統。看不懂,還是根本沒看!

你也很混!想回應別人的po文,也不看別人寫了什麼!
hughkk wrote:
我可以100%確定...(恕刪)


aron.yang wrote:
這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恕刪)


可能我說的不是很清楚...一切都是假設
車子: 車身都是一樣的, 驅動也是一樣, 馬力扭力也都是一樣, 車身最後的總重量也是一樣, 變速箱也是一樣(齒比也是), 總成本不管他..油耗也不管...

用最簡單的方式比這樣比較好懂...都用渦輪車比好了

假設值最後出來的都是 550匹, 450磅的扭力(不管有沒有渦輪延遲的問題)
四缸+單渦, 六缸+單渦, 八缸+單渦....終尾速誰會比較快, 因該不用想也知道, 誰的引擎負擔比較小, 也是不用想也知道..
環保問題之後...超跑都用小CC數渦輪(其實還是很大)
看那些超跑為什麼不用四缸渦輪, 至少都用六缸渦輪, 比較好的都是用八缸渦輪
最後拖中尾速的時候還是要靠CC數, 通常八缸渦輪也是用最小值的CC數, 原因很簡單日後改款才能進步的空間
......................

在換個另一個假設值
四缸渦輪, 八缸自然進氣, 其他車身設定跟上面的一樣
馬力下修為400匹, 扭力300磅...180到250+ 中尾速誰會贏

但是如果換成六缸渦輪, 跟八缸自然進氣..就真的有得拼了, 因為六缸渦輪氣會比較飽(這也是四缸變六缸CC數的體質), 所以體質重不重要...當然是很重要的

舉個例子好了BMW M4 vs M3 e92 (2:09開始看) 加上看起來E92 M3是手排的, 所以也會比較慢(畢竟所有設定還是不同只能參考)

馬力多個11匹, 扭力就不說了..多很多...但是到最後到270KM的時候是一樣快的, 如果他是用四缸渦輪可能在230KM左右就被八缸的放了

六缸渦輪基本上是最好的平衡點..氣夠足..但是現實上...是不錯的選擇, 也是比較接近一般人可以玩得起的, 曲線也是比四缸渦輪的漂亮, 比較有大CC數的質感. 當然CC數越大越好(最後還是重量跟錢的問題)
.......................

說到體質這樣想好了, 兩個人跑的都是一樣快(到終點也是一樣), 肌耐力也是一樣, 但是一個人比較瘦, 另一個比較壯.
假設沒負載東西都是一樣的, 但如果都+30KG跑...誰會跑的比較快...車子也是一樣, 越尾速的時候阻力越大負擔也比較大, 所以還是要靠CC數來決定....
.......................

最後還是回歸原點...環保問題跟錢的問題...如果這些不是問題, 當然是6缸以上的渦輪, 8缸以上的自然進氣, 以一樣的馬力, 大CC數還是比小CC數開起來的爽

曾讚 wrote:
我很懷疑是這樣嗎?
...(恕刪)

...給你一個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ohner-Porsche
沒錯阿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增程電動車,跟現在的hybrid不一樣
他的引擎只用來發電,驅動完全是靠馬達而已
多作點功課吧,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阿
極速不必假設;只跟馬力、風阻係數、正面截面積及重量有關。

chousport wrote:
可能我說的不是很清...(恕刪)

你就算說清楚也沒用
極速不是用猜的, 除非車商馬力標示不實, 不然用算的就可以算出來了, 跟增壓還是自然進氣完全沒關係
開始提到極速了,那就再提醒一下

不管345681012缸還是V阿直阿轉子油電純電什麼的

尤其性能車款晶片多有設限,進而才有釋限這種問題

200跟300跟400匹馬的極速設200最多就跑200

交通規則不說,不是很高深的學問,樓下請繼續
曾讚 wrote:

我很懷疑是這樣嗎?

同樣馬力 N A在中高速是輕多了
高源馬力範圍下降時 在160時怎么再增压
很多同學喜歡弄些圖示 實際上路卻不是如

跟本不用懷疑好嗎?
台灣汽車媒體最喜歡看到黑影就開槍, 看到扭力曲線下降就說高轉速會比較無力, 完全就是在放屁
動力的感受是單位時間做多少功, 也就是馬力, 只要高轉速馬力沒有比低轉速還低, 那麼動力就不可能輸給低轉速

而扭力還要靠變速箱改變力矩才能推的動車子
道理非常簡單, 也很容易想像
試想一台車20kgm扭力才多大? 能讓一台車8秒破百? 一台車子重1.5頓耶
你的雙腿出力都不只這樣了, 給你騎腳踏車30秒有辦法破百嗎? 當然不能, 因為一般人30秒瞬間輸出功率只有0.5馬力而已

至於愚蠢的汽車媒體為什麼要講高轉速比較無力呢?
這都是相對比較的結果, turbo低轉速會明顯比較有力, 但是高轉速時再增加的動力感受並不多
不明就理的汽車媒體就會說, turbo高轉無力
舉例來說, 你先吃了巧克力, 然後再給你吃柳丁, 你覺得柳丁會甜嗎?
chousport wrote:
看那些超跑為什麼不用四缸渦輪, 至少都用六缸渦輪, 比較好的都是用八缸渦輪


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超跑了
依我看像是AMG A45就可以算是超跑,2000cc四缸360匹
Mustang 2.3也可以算吧,2300cc四缸314匹


chousport wrote:
假設值最後出來的都是 550匹, 450磅的扭力(不管有沒有渦輪延遲的問題)
四缸+單渦, 六缸+單渦, 八缸+單渦....終尾速誰會比較快, 因該不用想也知道, 誰的引擎負擔比較小, 也是不用想也知道..


對阿,不用想也知道,管你幾缸,只要馬力一樣,最後就是馬力相同,極速一樣
用缸數來評估性能非常的沒有參考性

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同樣二台F1賽車
一台自然進氣V10 3000CC(700匹)
另一台直列四缸渦輪1500cc(1500匹)

為何V10會被直列四缸電假的?


chousport wrote:
最後拖中尾速的時候還是要靠CC數, 通常八缸渦輪也是用最小值的CC數, 原因很簡單日後改款才能進步的空間

這句話完全沒有可信度
上面那個例子來講,直列四缸的f1排氣量只有v10的一半
為何可以把v10刷掉?


chousport wrote:
看那些超跑為什麼不用四缸渦輪, 至少都用六缸渦輪, 比較好的都是用八缸渦輪

多缸純粹只是運轉起來比較平順細膩,跟性能沒有直接關係
國產Galant 2.0 V6就是一個例子,無論爬坡、加速、極速都是讓很多人搖頭的一個車款

chousport wrote:
最後拖中尾速的時候還是要靠CC數


不用靠cc數阿…

↓這台只有2000c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HbY0fmUjA
hughkk wrote:
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超跑了

我是把超跑定位在Ferrari 488 GTB, McLaren 650 S這個等級的, Porsche 911 的雙渦...
為什麼他們不用四缸渦輪咧..有人可以回答我嗎..感恩

hughkk wrote:
對阿,不用想也知道,管你幾缸,只要馬力一樣,最後就是馬力相同,極速一樣
用缸數來評估性能非常的沒有參考性


手先資料來源wikipedia F1
"2006年賽季F1將再次進行規則大改動,包括引擎由已經使用多年的3000cc V10設計改為2400cc V8設計"
"2013年,國際汽聯又對比賽規則做非常大的改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發動機改為1600cc V6渦輪增壓發動機。"
當然F1的歷史跟遊戲規則真的是非常的長, 但是主要還是有一些環保的限制...

資料來源u-car
節能席捲,2013年F1將改用1.6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早期 1.6 四缸渦輪
[F1] 規則變動精彩可期,2014年F1賽季預覽 (1) <<正式 1.6 六缸渦輪 <<越來越嚴苛

所以F1設計腦子有問題, 1.6硬是要用六缸就對了(V8, V10也怪怪的, 用那麼多缸cc數那麼小是有病阿), 加上V8, V10都是當年的技術, 如果把現在的技術再放回去, 因該已經無法無天了....(以前的科技, 馬力不能代表現在的馬力, 以前的1匹不等於現在的1匹)...但是他們限制了油耗等一些環保的問題...是大大CC數無法改變的事實


hughkk wrote:
國產Galant 2.0 V6就是一個例子,無論爬坡、加速、極速都是讓很多人搖頭的一個車款

無法回答.....因為我的假設值都是定位在同個技術門檻的


hughkk wrote:
不用靠cc數阿…
↓這台只有2000cc

這就是現在的科技, 但是一樣的科技來說, 六缸會來的比四缸的好...在長時間負載的情況下, 如果以同公司出廠的同款車(但是不可能, 成本太高), 馬力重量+渦輪...什麼都一樣的話(但是科技有些還是無法突破"油耗").

假設A45 AMG...有3版
2.0 四缸渦輪
2.5 四缸渦輪
2.5 六缸渦輪
馬力重量扭力油耗都一樣(牌照稅也一樣, 價錢也是一樣, 保養不用管)

你會選哪個..??

我個人是...會選擇2.5 六缸渦輪...因為熱能的損耗跟實際的穩定性
chousport wrote:
我是把超跑定位在Ferrari 488 GTB, McLaren 650 S這個等級的orz, Porsche 911 的雙渦嘆氣...
為什麼他們不用四缸渦輪咧含情..有人可以回答我嗎..感恩羞


要看排氣量,通常引擎的缸數會盡量以每缸500cc或接近500cc下去設計
例如:
5000cc會做成10缸
6000cc會做成12缸
多缸是為了讓燃燒效率可以更好

堅持na的超跑排氣量都不小,缸數一定要夠多才能讓每缸的排氣量不會太大

不止na
渦輪超跑也幾乎都是照著這個公式下去設計

chousport wrote:
[F1] 規則變動精彩可期,2014年F1賽季預覽 (1) <<後期 1.6 六缸渦輪 <<越來越嚴苛
所以F1設計腦子有問題, 1.6硬是要用六缸就對了


詳細原因可以參考這裡
http://www.carnews.com/article-25838.html

換V6不是性能考量
而是重心、與車身結構的配置
再來是V6的轉速可以比L4高,可以滿足觀眾聽覺上的享受


chousport wrote:
.(以前的科技, 馬力不能代表現在的馬力, 以前的1匹不等於現在的1匹).


請問以前的1匹馬力換算現在的1匹馬力,匯率是多少?
「以前的馬力」和「現在的馬力」分水嶺是在西元幾年?

chousport wrote:
這就是現在的科技, 但是一樣的科技來說, 六缸會來的比四缸的好...在長期負載的情況下, 如果以同公司出廠的同款車(但是不可能, 成本太高), 馬力重量+渦輪...什麼都一樣的話(但是科技有些還是無法突破"油耗"), 永遠都是會選擇大CC數, 或是多個兩缸


此言差矣,福特目前同時發售三款Mustang,其中5.0 V8就不談了
Mustang V6 3.7na 305匹,38.7kgm →179萬
Mustang L4 2.3T 314匹,44.3kgm →186萬
這二台選的話,我會選2.3T
性能、油耗都勝過3.7 V6

chousport wrote:
假設A45 AMG...有3版
2.0 四缸渦輪
2.5 四缸渦輪
2.5 六缸渦輪
你會選哪個..馬力重量扭力油耗都一樣


當然2.0四缸渦輪

較低的保養成本
較低的稅金
較低的油耗
較低的零件費用

2.5六缸最先刷掉,多了二缸也沒跑比較快
而且2.5做成六缸,每缸平均才416cc
燃燒效率通常不會比2.0四缸(每缸500cc)還要好
同樣一個動力週期,V6要燒掉比L4還要多的油

這個在20年前的Accord 2.0(L4)和Cefiro 2.0(V6)就已經驗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