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觀念?極速看馬力 加速看扭力

bull5444 wrote:
早上起來看了你的計...(恕刪)


1.能量守恆,轉動體有慣量,直行體也有慣量。用動能守恆去解,可得前po公式,將v=πDn代入,即可得。
2.風阻力是作用在車體,輪子以軸承安裝於車體,以輪子與地面做自由體圖,即可看出。
3.以你的計算式,輪胎越扁,滾動阻力越小,是不對的。(9kg/t應是歐規c級要求),前po公式代入即得。
4.車重以輪胎作用於地面,車重與地面反作用力成同一線垂直地面,故力矩為0。(自由體圖)
5.機械效率有於excel計算式內,只是括弧錯了,111.3需改成110.7,感謝!
6.後輪與前輪同速轉動,有轉動就有動能,後輪轉動不是土地給的。



鳳翎 wrote:
看來大師還是搞不懂馬達和引擎的差別
馬達是0~2000rpm固定扭力
所以大師算出來的
扭矩加速度Ta為一個穩定值
大師要不要算看看馬達3000rpm的加速度
果然還是把引擎扭矩當成恆定力

把引擎扭矩當成恆定力不是問題
但馬力的應用在於換檔
在某個車速底下, 對映出不同的輪上扭力
無需將問題複雜化

從他的題型設計圖1 就能看出
出發點截然不同, 實無討論必要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inunu wrote:
把引擎扭矩當成恆定...(恕刪)

變速箱當然就是改變扭力
進而控制引擎在較高功率的轉速區間
但很多人都會把無論是直線運動F = m a
或是旋轉運動T = I a
把引擎拿來做恆定力的計算
來解釋引擎出力和加速度關係
扭力越大加速度越快
但是扭力功率曲線圖
拿來對照實際變速箱自動換檔的轉速
卻不是在扭力最高的轉速區間
而是功率最高的轉速區間

鳳翎 wrote:
變速箱當然就是改變扭力
進而控制引擎在較高功率的轉速區間...(恕刪)

之前就提醒過,討論引擎特性,不要把變速箱放進來了...
edwin9135 wrote:
6.後輪與前輪同速轉動,有轉動就有動能,後輪轉動不是土地給的。...(恕刪)

我倒是蠻好奇的,同一件物體,靜止跟旋轉的情況下,秤出來的重量會不一樣嗎?

bull5444 wrote:
之前就提醒過,討論...(恕刪)

那大大的高見是?
要如何判別2顆引擎性能?
願聞其詳
鳳翎 wrote:
要如何判別2顆引擎性能?...(恕刪)

我只能告訴你,扭力曲線實際上就是加速度曲線,再乘一個常數。
加速度的實際體驗就是貼背感,你若有手排車,開在固定檔位,全油門,對照這部車引擎的扭力曲線,你會發覺,扭力曲線最高點時的轉速,貼背感最強!(柴油車扭力峰值下降的比較快,所以比汽油車明顯)
bull5444 wrote:
我只能告訴你,扭力...(恕刪)

那車廠可以設計過扭力高原就可以換檔
何必要拉轉速
這實在說不通
比如我前幾樓所提skyactiv-D 2.2L
最高扭力在2000rpm
最大功率在3000~4500rpm
其燃料消耗量加倍
加速還變慢
那再請問增加這麼多燃料消耗
其能量難道都只增加熱能嗎?

再來請看看所有加速視頻
無論是用自動換檔模式或手排模式
哪個低轉高扭力引擎在扭力高原換檔的
又或者在扭力高原換檔時
其加速的時間最短
麻煩舉證好嗎

說原理說感覺,麻煩回到現實看看加速時間

同樣2台車
一台開扭力高原換檔,一台開功率高原換檔
誰被打臉結果很清楚

bull5444 wrote:
扭力曲線實際上就是加速度曲線,再乘一個常數。...(恕刪)


上面這句話並沒有錯誤,只是可以更嚴謹一點。

由於廠商公佈的「扭力曲線」,橫軸是「引擎轉速」,
因此,線上的每一點,是該轉速下的扭力輸出。
所以,整條曲線代表「引擎隨轉速變化的扭力表現」。
如果再乘一個常數,則是「引擎隨轉速變化的加速度表現」。

這些行為都是引擎的基本性能,不能把變速箱放進來攪局。
變速箱只是負責「機械阻抗匹配」,讓「動力源」與「機械負載」相互匹配,
使動力能順利傳輸。
buzzbee wrote:
上面這句話並沒有錯...(恕刪)

沒有錯
扭力曲線圖是該轉速下最大的扭力輸出
但也是引擎該轉速下其1轉的扭力輸出
因為引擎1秒做了幾十次甚至百次功
所以並不能用恆定力去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