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teabox wrote:
gonwu wrote:
例如說您說踢爆台灣神油,您並沒有具體的提出哪些是台灣神油


我前面已經有提示了~這部分議題可以討論點到,直接一一點名怕議題反而模糊,至少文章開版者不太適合,後續有網友補充OK~


標題是你自己下的~
為何不敢自己提出?
怕被告?
什麼叫"直接一一點名怕議題反而模糊,至少文章開版者不太適合"?
為何其他版友就合適?
死道友不死貧道~

從前面回答問題就左閃右閃~
只挑自己有利的問題回答~
就算沒射後不理~
這樣的回答方式也會令人不服~
要踢爆有具體實證請說清楚~
不要影射~~
提出一堆數據卻說不出哪些是神油~
這樣也讓人很難信服~
敢下這種標題就要有具體實證來指控,並指出現在台灣有哪些品牌是所謂的神油~
否則再怎樣討論也是無意義~~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gonwu wrote:
另外大大不要只回答我的問題咩,前面的海帶芽大大也提出了一些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可否也請大大說明一下您的觀點 ..


這讓我想一想好了~他的有些問題我可能要開實驗室回答~


回答你的問題比較有趣啊~因為你的疑問想法跟目前台灣許多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只是有比較堅持的部分,這些人最後只好被動的跟市場走了,在市場改變之前很難讓這些人改觀的~畢竟現在的引擎技術一般情況下會壞也很難,有些人骨子裡就是想用他自己喜歡的或所想的,但我都尊重呀~光討論這部分就有得雞同鴨講了~

小戴CAT wrote:
標題是你自己下的~
為何不敢自己提出?

因為討論台灣的神油市場是討論一個台灣特殊油品現象,為何國外機油的選擇簡單不複雜而台灣有這麼多品牌及誇大不實的神奇功效?其在台灣市場生存且有高利潤的條件為何呢^^?
T 兄, 可以請問一下您對 militec 密力鐵這東西有研究嗎?
話說這牌子還夠囂張, 我在美國一般的汽車用品店都買不到, 一定要是上網訂才可以

http://www.militec-1.com/

個人使用的經驗是用一般的機油( costco 的, 不指明哪一種 ), 再搭配 2oz 的 militec, 整體的使用感受比美國 Torco 的 MPZ ?W60 來的好多了, 引擎安靜又順

這樣下來,我不覺得花費的成本會比用哪些很貴的機油多說 ( 一瓶 4oz 台灣賣1000, 2oz 就是 500, 搭配一瓶200 左右的機油,一次換下來頂多 1100 , mpz 算起來是 2100 @_@, 且 militec 不用每次都加... )
Hi .... Nice to meet you
我比較務實,0W30的油有哪支便宜的報來用看看啦,其他的說一堆根本沒任何意義
近年來的機車設計,下面都是機油集油盆的設計居多了~

所以油無論加多加少,對曲軸來講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是油不夠的話會讓油路的油無法充份的在有油的情況下運轉.

就像吸管內有空氣一樣.. 油多的話可以讓幫浦加壓讓油送進油道

如果油量不足,會有機油卡在油道較久的情況產生.



所以機油加多會造成阻力過大,是要看特定車種比較準一點,但這個說法也沒錯,只是得看看車種.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powerkk wrote:
我比較務實,0W30的油有哪支便宜的報來用看看啦,


要不要改找5w20或5w30的呢?
一般0W開頭的油都貴許多喔~0w30是現在歐洲車廠主推的全合成油品,還是長效用油,基本上找這種油不便宜是要有心理準備的。

那台灣現在5w30的機油比較不難找了,跟其他同品牌高黏度的機油售價也差不多。
想省一點錢還可以找到"類合成"技術5w30,10w30的礦物油非常便宜喔~

現在大部分10w30的礦物油都還是有通過節能認定,我之前就在大樂買過一批賓州黃色瓶身10w30的礦物油來加,一罐69元喔~那時多買了好幾罐也給女友的小march加,因為我後來都加xW20的油品了~

煥仔 wrote:
近年來的機車設計,下...(恕刪)


回一下機油添加量的問題,機車設計部分小弟比較不懂。

那一般車廠會制定所謂的油尺上下限,就是告訴你不要超加也不要低於下限,只要在之間就可以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台灣許多保養廠為了多一罐機油錢利益,觀念有點扭曲。

甚至你可以說,只要機油不低於下限,對車輛本身都不會有問題,因為車廠會訂出下限的標準,其在各種行車因素都已經考量進去了,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例如醫師處方藥品的最高劑量規定,一定是最保守的,也就是真的有需要再高一點的劑量,往往也是沒問題,只是我們還是必須遵守相關的用藥劑量規定,這也是給病人的保障。同道理,我們也必須相信車廠訂的下限添加量要求已經把各種因素情況考量進去了~有吃機油的車友遇到油尺接近下限甚至以下一些都先不要慌,趕快補充即可。機油(尺)量本來就是要有定期檢查的習慣。

這也是為何許多日系原裝機油都是設計4L甚至3L鐵罐裝的原因,就是適合大部分日系車款的機油使用量,不會有台灣保養廠建議4.5L或3.5L的情況,只為多賺一罐機油錢。

大多數的進口機車....其實跟本沒有機油尺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煥仔 wrote:
大多數的進口機車....其實跟本沒有機油尺


那就比較簡單啊~參考原廠手冊的機油交換容量去添加即可~其實汽車也是一樣。

所以我新車的時候,油尺也都是看一下,我都是固定整數單位在加,油尺都在八分滿左右,大部分日系車加整數罐(不管4L或3L)都是差不多8分多滿甚至剛好上限,美系機油瓶如costco的mobil 0w40,每瓶容量會再少50CC左右,但這些差別我還是只會添加整數罐,不會想去多添加一瓶只使用半瓶的量。

teabox wrote:


那就比較簡單啊~...(恕刪)



你幫幫忙好嗎?
人家說沒有機油尺的背後意思你不懂也不用回應說"參考原廠手冊的機油交換容量去添加即可"還說"其實汽車也是一樣"吧
有種東西叫油量視窗,OK?
只依照機油交換容量去添加機油而不去檢查實際油量,會出包的!
你有看過醫生只接了電話聽患者講完主訴就開藥的嗎?遲早會出問題的啦!
spitire wrote:
可以請問一下您對 militec 密力鐵這東西有研究嗎?


就當油精使用吧~我前面也有推薦喜歡添加油精後感覺的車友買便宜的礦物油自行添加油精即可,比一些台灣神油省錢不少。
不過黏度高一點或添加油精後的引擎雖然感覺靜順,但實際跟保護引擎的效果無關,個人喜好問題。所以中油才有出一款5w50超靜順款。

你說的這東西我有聽過,也聽說用過"有感覺",但這東西就我所知運用範圍很廣,原本也不是針對車輛使用。

我是沒去添加這類東西過,至於有感覺,但對車輛本身用途及其成份部分為何,商業機密等等~這就無法評論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